評論深度2020美國大選

大流行病、中美脫鉤、明州抗議之後:美國想讓誰做總統?

美國今年的總統與國會大選詭譎多變。

2020年5月31日,抗議警察殺害弗洛伊德的示威者在白宮附近拿著國旗。

2020年5月31日,抗議警察殺害弗洛伊德的示威者在白宮附近拿著國旗。攝:Alex Brandon/AP/達志影像

黎班

刊登於 2020-06-05

#2020美國大選#評論#黎班

Covid19 在美國爆發之後,一方面總統川普應對失格,另一方面各州面臨嚴峻的失業、經濟問題,而從密西根州開始的反關城運動(anti-lockdown)更加劇了各州要迅速重啟的壓力;中美脫鉤隨著川普演講進入第二階段,另外五月底開始的種族衝突正在劇烈地影響美國的本土政治。美國今年的總統與國會大選顯得詭譎多變。

今年美國大選還會如常進行下去嗎?疫情、國際局勢、美國本土政治對各黨、參眾兩院的選情產生什麼影響?會如何刺激中美關係、美歐聯盟等的變化?這是關鍵而難以預測的一年。筆者嘗試在美國混亂的政治氣氛中點出今年大選的看點與政治發展。

疫情:過早結束的民主黨初選,與措手不及的川普政府

4月8日,桑德斯宣布中止參與民主黨初選,這也讓前副總統、前參議院議員拜登,成為代表民主黨挑戰川普的候選人。這場初選結束得比四年前要早很多。在2016年時,即便桑德斯輸了超級星期二,他仍然一路奮戰到民主黨代表大會(7月下旬)時才宣布初選輸給柯林頓。

其實在最早開始初選的幾個州,桑德斯都拿下了不錯的成績。但在拜登橫掃南卡羅萊納州之後,民主黨的布特恰吉(Pete Buttegieg)與克羅布徹(Amy Klobuchar)迅速決定終止選舉,並且背書拜登,被視為民主黨建制派做了要齊心對抗桑德斯——這位長期以來自詡社會民主主義者的左翼政治人物——的決定。在民主黨建制派快速歸位的狀況下,拜登在超級星期二(每次總統初選都會有一天有非常多州一起舉行初選,這被稱為超級星期二)大獲全勝,也確立了桑德斯的敗相。

4年前桑德斯一路參選的動機,就是要給柯林頓壓力,逼迫他採取桑德斯的某些政見。然而今年,因為疫情的關係,在許多州的初選被迫推遲的情況下,桑德斯沒有太多的動能可以持續挑戰拜登的政策。再加上疫情開始後,美國政治焦點全部轉向疫情,使得桑德斯難以利用媒體曝光來給拜登施壓,或逼迫民主黨建制派改變政策,只好黯然地退出了初選。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