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深度

中美脫鉤與台灣選擇,兩岸最佳方案會是什麼?

當中美面臨長期外交對抗時,對民進黨而言將是充實兩岸論述、強化現狀認同的彈性時期。

2020年1月10日,蔡英文在選前之夜造勢晚會揮手,最後以817萬票當選第十五任中華民國總統。

2020年1月10日,蔡英文在選前之夜造勢晚會揮手,最後以817萬票當選第十五任中華民國總統。攝:林振東/端傳媒

陸灣生

刊登於 2020-05-20

#陸灣生#台灣#評論

2020年5月20日,蔡英文宣誓就職第十五任中華民國總統,正式開啟第二任期。蔡英文自1月11日攜817萬票大勝以來,即遭遇肺炎危機。原本處於「看守」狀態的行政團隊立即高速運轉,台灣也最早一批進入了政府動員下的防疫機制。經過3月有餘的工作,行政團隊總體令民眾滿意,更不乏陳建仁、陳時中、唐鳳等高口碑防疫官員走向前台,使蔡英文民調再創新高。

然而,在兩岸關係方面,北京與台北並未如預期般因疫情而緩頰關係,反而歷經口罩禁令、包機撤僑、世衛設卡等多次隔空對戰,造成台海關係在選後經歷了一波緊張。如今,全球政經關係面臨「後疫情時代」的調整,各國貿易縮減,民族主義加劇膨脹;中美之間自貿易戰後進入新一輪政治對抗,美國總統川普甚至威脅要與中國「全面切斷關係」(cut off the whole relationship);距離北京拋出「一國兩制、台灣方案」也已一年。蔡英文的第二任期,將如何因應這一背景,又將如何處理兩岸關係、扮演中美台之間的角色?

「拒統」:蔡英文兩岸論述的權威化

經過四年的形塑,蔡英文的兩岸論述日漸清晰,即「拒統」原則下的維持現狀。從勝選到就職演說,蔡英文數次提到「和平、民主、對等、對話」八字方針,為其第二任兩岸政策定調。經過選票檢驗,這已成為台灣的最大公約數。

蔡英文憑藉2020總統選舉大勝和防疫期間的高民意,幾乎一掃第一任期的頹勢,甚至有望成為台灣總統直選以來第二任期民望最高的總統,目前內閣名單正日漸清晰,其中外交部長吳釗燮、陸委會主委陳明通仍將留任,前外交部長李大維將接任海基會秘書長。由此可見,在蔡英文的主導下,兩岸事務的國際化或許是未來四年的政策方向。

經過四年的形塑,蔡英文的兩岸論述日漸清晰,即「拒統」原則下的維持現狀。從勝選到就職演說,蔡英文數次提到「和平、民主、對等、對話」八字方針,為其第二任兩岸政策定調。經過選票檢驗,這已成為台灣的最大公約數。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