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深度被疫情改變的生活2019冠狀病毒疫情

媒體觀察:中美之外,世界如何討論「中國責任論」

中國領導層認為「面臨的挑戰前所未有」。從歐洲到拉美,世界各國媒體都如何討論美國發起的追責中國的主張?

2020年4月13日,武漢武昌起義博物館,一名女士進行在線直播。

2020年4月13日,武漢武昌起義博物館,一名女士進行在線直播。攝:STR/AFP via Getty Images

端傳媒 國際組

刊登於 2020-05-18

#疫情改變了什麼#新冷戰

從武漢開始爆發的2019冠狀病毒,成為全球大流行病,造成全球至今約四百七十萬人感染,三十餘萬人死亡,對世界各國的公共健康、經濟和社會產生巨大影響,甚至正在重寫國際關係和世界秩序。這其中,不僅有中、美兩個超級大國所謂「新冷戰」的角力與紛爭,世界各個國家也因為這場危機重新審視其與中國的關係,並在疫情的教訓和經驗之上籌劃未來。

關於中國和美國各自怎樣報導疫情並大打「口水仗」,端傳媒在此前的報導中已多有描述。此次,端傳媒邀請熟悉不同國家媒體的撰稿人,從中美以外的視角,跨過語言的障礙,向讀者介紹世界各地媒體如何討論疫情與中國。它們中有的主張就「病毒陰謀論」進行調查,有的認為應該向中國追責,有的在解釋世界秩序的變化以及該如何重新確定立場,有的認為中國將取代美國統治世界,有的因與中國的紐帶關係而自行節制言論……

歐洲:討論中美對抗,準備「圍觀」新冷戰?

與美國強硬態度不同的是,歐洲面對中國時表現出「緊張」和小心。

在英國,媒體不乏傳出認為中國隱瞞信息導致疫情全球擴散並應該追責的聲音。《泰晤士報》一篇評論文章指出,中國政府應當為大流行危機負責,人們不應當接受它將自己塑造成世界英雄的公關敘事。《每日電訊報》也刊登一篇相似主題的評論文章,認為中國在此次疫情爆發後,並沒有像SARS時一樣與世界衞生組織展開有效合作,而是以謊言和否認來應對危機。西方世界需要讓中國為疫情的擴散付出相應責任。

但更多的觀點並不認為英國是追責的「局內人」,相反,英國,以及歐洲大陸,更像是一場大國角力的「旁觀者」。

BBC在一篇新聞報導中總結了關於疫情源頭調查的多方反應。一位在倫敦的中國外交官員認為國際調查無疑是政治驅動,只會轉移注意力,因此,中方不會同意任何國際調查。與美國強硬態度不同的是,歐洲面對中國時則表現出「緊張」和小心。造成緊張的部分原因在於歐洲仍依賴從中國進口醫療物資,並希望相關信息交流渠道仍能夠保持通暢。儘管如此,歐盟的一份報告仍然指俄羅斯與中國正在疫情相關問題上展開宣傳戰。

牛津大學歷史學教授Peter Frankopan在《衞報》撰寫評論文章,指出中國在引領世界應對這次危機的集體行動中還做得太少。他指西方眾多的民主國家在應對疫情中出現諸多失誤,歐洲國家之間更缺少團結協作。與此對比,中國的抗疫表現和參與的國際援助都顯得更為突出。但是其他國家並非不了解中國在格外用心地塑造抗疫敘事,這樣的宣傳不會被照單全收。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