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深度2019冠狀病毒疫情

全球化時代新風險公式:台灣對歐美各國封關是否太慢?

在全球化時代,我們該如何面對新興傳染病?只看各國確診案例、信任「先進國的公衛能力」足夠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我們以台灣的封關政策為例,試圖找出一條新時代的風險決策公式。

特約撰稿人 卞中佩、伍芬婕 端傳媒記者 何欣潔 發自台北

刊登於 2020-04-01

#2019冠狀病毒疫情#台灣

自今年一月底開始,中國宣布武漢等肺炎疫情嚴重城市封城,各國紛紛嚴陣以待,祭出對中國斷航、限制中國民眾入境等措施,希望能透過守住邊境,擋下疫情的入侵。當各國的邊境管制措施開始發生效用,擋下第一波從中國延燒的疫情時,第二波疫情卻從意想不到的歐美國家開始向外蔓延,從三月初開始,歐美各國的病例開始急速竄升,並且隨著歐美國家密集的全球航班流竄全球。

在世界各地的防疫模式中,台灣以快速對中港封關、對病患接觸者進行詳細疫調的「防堵式」防疫工作聞名,在三月之前,都成功將確診人數壓在百人以下。

但自疫情擴散到歐美,並在三月中開始出現失控情況後,台灣才開始對歐美進行封關。各國政府封關速度不如對中國一般果決,引發「太相信歐美、只對中港等地封關快」的質疑聲浪,是否真的如此?

除了以數據檢視台灣的封關時機,將產生另一嚴峻的問題:在全球化時代下,各國對疫情實施的「封關封城」決策時機,若僅以各國境內的確診人數作為主要判斷依據,是否足夠?觀諸台灣從一月以來歷次重大封關決策,通常都是以當地確診人數加上其他要素來決定,而該「要素」通常都是以當地確診案例數字、死亡數字與當地政府相關政策為準。而在台灣國內,這確實衍生了是否「對歐美封關太慢」的質疑聲浪。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