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深度2019冠狀病毒疫情

劉海龍、康皓雲:搶米風潮下,都市如何應對糧農危機?

面對日益瀕繁的天災人禍,「民以食為天」的華人社會如何才能食得安心?

2020年2月7日,香港西環寶翠園超市的日用品被搶購一空,已購買一包米的市民在貨架之間。

2020年2月7日,香港西環寶翠園超市的日用品被搶購一空,已購買一包米的市民在貨架之間。攝:林振東/端傳媒

刊登於 2020-02-29

#新冠肺炎#香港#評論

「米幾時返貨?(米何時有貨?)」「唔知啊!(不知道啊!)」這些問米之聲在過去一個月的香港不絕於耳,肺炎疫情已令人心惶惶,連帶著港人在反修例運動大半年後,對政府的信任跌至谷底,一個「大陸物流鏈斷裂」或者「香港酒店搶購廁紙」的傳言,就觸發香港全城搶米搶廁紙,搶到「揚名世界」。

搶米究竟是鬧劇還是悲劇?香港近年復興本土農業的倡議能否解決米糧供應?面對日益瀕繁的天災人禍,「民以食為天」的華人社會如何才能食得安心?本文將先梳理香港搶米史及米糧政策演變,以糧食安全(Food Security,又譯食物保障)等概念去分析香港古今農糧關係,再以韌性社區扣連都市農業去開拓食農政策討論。

香港曾有萬畝稻田

由1898年英國租借新界這大片農業腹地「99年」開始,港產米在本地市場往往只有富裕華人能夠享用,而普羅大眾則主要依賴從東南亞地區如暹羅等地的進口食米。

於現今港人而言,留意農曆可能只為查看公眾假期,但在以前香港仍重視農業之時,農曆二月代表著春耕的開始,《新安縣志》指此時「農功畢作」,代表農業活動於此全面開展。今日香港農業式微之下,種米可謂弱勢產業中的弱勢,但實際上在60年代以前,種植稻米在香港具有相當重要的角色。

在1953年時香港農地共有13450公頃,當中稻田面積佔了7成(9450公頃)。佔地廣之餘質素亦佳,《新安縣志》曾言「邑中宜稻,名種最多」,「元朗絲苗」在今日仍是港人街知巷聞的名種。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