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深度2019冠狀病毒疫情

陳柏謙:台灣「小明」爭議,無關人道關乎事實

我們選擇了什麼,未來就要承擔什麼。

2020年2月19日,遊人在桃園國際機場的電梯上。

2020年2月19日,遊人在桃園國際機場的電梯上。攝:陳焯煇/端傳媒

刊登於 2020-02-21

#新冠肺炎#台灣#陳柏謙#評論

新冠肺炎病毒疫情持續擴散與增溫,曾經歷過2003年SARS爆發的慘痛經驗的台灣政府與社會,這一次都在第一時間上緊發條、全面戒備。早在農曆年前的1月20日,衛福部疾病管制署就已宣布成立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由疾管署長擔任指揮官,統籌整合各部會資源、人力。隨著中國大陸1月23日宣布將最早爆發疫情的武漢市「封城」後,台灣更在除夕前一天,迅速將指揮中心升級,直接由衛福部長陳時中擔任指揮官;疫情指揮中心幾乎每天召開記者會,鉅細靡遺公布疫情最新訊息以及種種陸續出檯的應對政策。

或許正因如此,整個台灣社會上上下下每一個人,似乎都開始置身於「防疫如同作戰」的「準戰備狀態」中,口罩、酒精、自主健康管理、居家檢疫、病毒傳播途徑等等與防疫相關的名詞概念與訊息,成了台灣人生活中每天優先關切的焦點。

事實上,嚴肅面對疫情並且快速反應的防疫決策,很大程度確保了台灣在此次似乎仍看不到盡頭的全球疫情中,至今仍能相對有效地掌握與控管疫情。

然而,整個社會對疫情的高度關注,以及壓縮在短時間內巨量防疫訊息的頻繁放送,也在無形中促成了台灣社會對於疫情的集體恐慌與焦慮。而更棘手的是,這樣的恐慌與焦慮,更在近年來台灣社會對中國大陸持續上升的矛盾、對立與不信任情緒的加成下,強化了某些刻板印象與偏見,進一步放大甚至正當化了我們(過去即已隱然浮現)的負面情緒甚至仇恨。而最嚴重的是,這更可能因此阻礙、扼殺了我們實事求是地理解、與討論政策的一切可能性。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