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深度2019冠狀病毒疫情

武漢封城記:「一夜之間就慌了」

「哪怕是自己的家人,也不敢見面了。」

2020年1月23日,武漢的超市。

2020年1月23日,武漢的超市。攝:王丹妮/端傳媒

端傳媒編輯部 發自武漢、香港、台北

刊登於 2020-01-23

#新冠肺炎

「倒不如現在就是世界末日」

1月23日凌晨兩點,疫情爆發的第47天,武漢發佈「封城」通告,宣佈全市公交、地鐵、輪渡、長途客運暫停運營;機場、火車站離漢通道暫時關閉;並通知市民無特殊原因不要離開武漢。不久前,因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死亡案例從原來的9人突增至17人。

通告發布時,30歲的柯常正在武昌區的家中喝酒,因疫情而焦慮不安的她,一直在糾結要不要離開。「聽到消息後反而決定不走了,」柯常說,「那一刻,是她一整天中最輕鬆的時刻。」

於此同時,1月19日從紐約飛回武漢探親的羅秀收到國外好友的消息,勸她連夜飛走。另一位朋友則說,當年SARS都沒有封城,肯定回得來(紐約)。羅秀想,還是明早起來再決定。

封城的消息在夜色裏蔓延。《紐約時報》形容,中國是在用一種有幾個世紀歷史的公共衛生策略來防止一種神秘的呼吸道感染病毒的傳播。它引述專家的評論:把一個比紐約還大的城市關起來,這是史無前例的。英國媒體《衛報》引述芝加哥大學政治科學系教授楊大利對封城策略的評價:「從很多方面來說,當地的領導和人民絕對沒有準備好,這對他們是一個緊急情況。」

2020年1月23日,武漢的公共汽車。
2020年1月23日,武漢的公共汽車。

與此同時,中國大陸境內輿論則對封城政策表示支持。「2020年1月23日,我們永遠記住這一天,武漢已經向全世界展現出來最大的社會責任感!封城!」一些武漢人在朋友圈寫道。在社交平台上,甚至有不少外地網民質疑:為何封城政策早上10點才執行,讓武漢人能徹夜離開;還有不少人表示必須監控離開武漢的人,「指不定哪個是毒王呢!」

柯常的一個外地好友得知武漢的高速路(已於23日下午兩點封閉)仍可以通行,第一反應是:「那怎麼行,潛伏期不發燒啊。」柯常氣得給她發了一段話:「都把在武漢的人當潛在病毒,其實沒有人關心患者就醫的情況,沒有人關心健康在(武)漢的市民如何保障接下來的安全。」

「我感到在這樣的社會,倒不如現在就是世界末日。」柯常對外界的「敵意」感到傷心。

許多人決定開汽車出城,但城內好多加油站都沒油了。23日上午10點,隨著最後一班火車和飛機離開武漢,這座城市的出入口只剩下大排長龍的高速公路。就在一個小時前,在武漢光谷地區工作的阿楓通過高速路離開了武漢。她在早上8點看到了封城的消息,感到害怕。此時男友剛好看到有同事要開車離開武漢,兩人遂決定一起走。「其實我們反應不是很快,我看到朋友圈有人說昨天晚上2點看到消息,然後去漢口站現場窗口買票走的。」阿楓說。令她頗感意外的是,過武漢關口時,她沒有被量體溫,也沒有做什麼檢查,直接就出來了。「我不知道有沒有那種紅外線的(設備)。」

下午兩點半,武漢關閉高速公路出口,整座城市徹底變成一座孤島。

2020年1月23日,武漢的市面情況。
2020年1月23日,武漢的市面情況。

「哪怕是自己的家人,也不敢見面了」

孤島裏的人開始出門採購、囤積食物。柯常在網上下單了幾百塊錢菜,送貨時間預約到了第二天。

1月23日早上,多張關於武漢超市菜價大幅上漲的照片在社交網絡上流傳。一張顯示爲武商超市的圖片,一棵大白菜的價格爲41.5元,一隻冬筍的價格爲96.2元人民幣。《中國新聞網》23日的報道也提到,「市民在超市搶購物品,日用品區和食品區都出現了空櫃的狀態,結賬臺前排起了長隊」,但「上漲幅度不大」。

不過武商超市已在微博發佈公告,稱正對網上流傳的「天價大白菜」核實來源,並要求蔬菜依然按標準進行售賣,保證供應。其工作人員向《財新》記者表示,武商超市今日接到商務局的通知,所有進出城的送貨車輛,可以辦臨時的通行證進出,後續的菜品供應也不會受到影響。不過該工作人員也承認,一開始出現了慌亂搶購的情況。

有武漢市民向端傳媒透露,她媽媽在今天上午開始封城的時候去市場採購,當時市場正在清潔,已幾乎沒有顧客,商販也在陸續離開。最終她媽媽花了150元買了一些白菜蘑菇蠶豆,是「最後一批菜」,另外還買了600多元的藥品和口罩。

流言比病毒傳播得更快。微信群裏許多人開始轉發「今天下午五點-九點,大家千萬不要出門,全市轉運發熱病人到定點醫院」,不久後,「中部戰區空軍今天會在武漢上空開始播撒消毒粉液,請大家不要出門」亦開始瘋傳,主旨均是勸告人不要出門。

留守在武漢家中的A開始用84消毒液拖地、抹傢俱門把手。「武漢一個城市出問題封了,總比全國大暴發好,政府會全力保武漢民生的,也能集中全國力量抗擊病毒,昨天李克強到武漢了,從大局看應該能控制住,就是這段日子難熬。」她說,「聽着新聞看着朋友圈感覺不好,只希望快些渡劫。」

沒能離開的羅秀則擔憂武漢的口罩和消毒水不夠用。她家中5個人,只有10多個口罩,附近藥店的口罩都已經售罊,快遞也發不進武漢。

「哪怕是自己的家人,也不敢見面了。」羅秀說。早上,她去看望同城的獨居姥姥,平日都是表姐一家陪她。但是表姐接觸過新型肺炎患者,正在家自我隔離,也一週沒去看她了。

人人處在一種自我隔離的狀態。羅秀發覺自己心態有些瀕臨崩潰,「出發前我反復問了我媽好多次,確認五、六天之內,我表姐沒有來看過她。」她讓姥姥別和任何鄰居說話,戴口罩都別打招呼了。

「這就是我看的那些傳染病將是災難片啊,人心惶惶,人和人之間互相提防。」她說。

離開武漢的人也並沒有想象中好過。「覺得離開武漢都有道德內疚感,」阿楓說,「(回家後)也不敢出門,儘可能待在家裏,現在大家對武漢人都很排斥,又不敢告訴人家。」

2020年1月23日,武漢的市面情況。
2020年1月23日,武漢的市面情況。

「一夜之間就慌了」

武漢人一開始並不覺得肺炎有什麼大不了。

「戴什麼口罩?鬼要找你,哪裡跑得了?」封城前一夜,一位出租車司機對端傳媒記者說道,華南市場傳出疫情時,「我們真的也沒把它當回事。你看(當年)非典那麼厲害,我們還不是在開車!」

回家探親的羅秀也記得,彼時身在紐約的她關注到武漢的疫情,反而是身在武漢的家人對此比較鈍感,認為可能是謠言。回武漢的飛機上,羅秀看見很多人戴著口罩,她自己沒有戴,因為新聞說沒有人傳人。

直到1月20日,武漢官方通報的確診病人數量從62例驟增到136例,中國其他省市也首次出現確診病例。那是週一,阿楓發現此前淡定的同事突然都在關注疫情,公司也突然宣佈提前放假,她感到有些緊張,跑了好幾個藥店,才買到「雖然身處武漢,但是我們也不太瞭解真實的情況是什麼。」阿楓開始關注論壇和微博上的消息,看到不少討論醫療資源不夠的消息,「也不知是謠言還是真實的,大家就覺得可能武漢的病情會比官方公開的消息更嚴重。」公司放假後,她一直待在家裏,沒見任何人。

1月20日早晨,柯常在漢口一個生活區吃早餐,附近有兩個很大的菜市場,人來人往,只有一對情侶戴了口罩。她記得,直到新聞公佈醫護人員感染後,路上戴口罩的人才逐漸多起來,「一夜之間就慌了」。

2020年1月23日,香港高鐵西九龍站大部分旅客都戴上口罩。
2020年1月23日,香港高鐵西九龍站大部分旅客都戴上口罩。

和武漢此前的淡定相比,台灣和香港則保持了相對的神經緊繃。在台北松山機場,LED螢幕滾動提醒道:「近期前往中國武漢及鄰近區域時,應落實肥皂勤洗手、咳嗽配戴口罩等個人衛生措施」,並提醒遊客如出現上述疑似症狀及時就醫。

在香港西九龍高鐵站,退換票窗口前擠滿了黑壓壓的人潮。1月22日晚上,香港衛生署剛剛確診了兩例「高度疑似」新型肺炎病例。在休息區域,父母給幼小的女兒手心擠上消毒液。

很難見到沒有戴口罩的人。50多歲的清潔工董阿姨每天工作8小時,肺炎情況惡化後,每隔兩小時就得用消毒液擦拭地面、電梯等設施。接觸消毒液多了,長時間戴著橡膠手套,皮膚磨得發疼,她特意在橡膠手套裡套上一層棉布手套。除此之外,高鐵站加請了一批外面的人手,專門用消毒液擦拭扶手電梯。

40多歲的王先生在高鐵站賣智能產品的店鋪工作。這家售賣耳機、充電線、移動電源等產品的店鋪門口,擺放了幾盒白色的3M口罩。店舖從前天開始售賣口罩,20元一個,想法來自大陸的總公司,他們發現大陸口罩缺貨,於是銷售目標鎖定在往返大陸的旅客身上。

與此同時,羅湖口岸的兩邊呈現出完全不同的光景,香港這邊一直在播放防疫信息,呼籲大家如果有發燒咳嗽要主動就醫,防止病菌傳播。另一邊的深圳,則完全沒有任何防疫的廣播、衛生檢疫或防疫人員。在羅湖火車站,端傳媒記者看到,檢票員、維持秩序的工作人員均未佩戴口罩。

2020年1月22日,中國武漢的漢口火車站內,自動扶手電梯上,不少旅客都戴上口罩。
2020年1月22日,中國武漢的漢口火車站內,自動扶手電梯上,不少旅客都戴上口罩。

尾聲

此刻困在武漢的羅秀一家人,正在討論還要不要繼續早已預訂好的年夜飯和初一、初二的家族聚會。

一開始,羅秀的媽媽說覺得沒必要取消,但親戚卻說不參加了。羅秀後來才知道,舅舅決定不參加的原因是,他的親家公有發燒的症狀,他們擔心有過接觸,不願意出門。

更讓羅秀感到擔憂和難過的是,她表哥的公公發燒了,1月15日前後,這位公公的一個同事說自己甲流發燒了,過了一天他自己也發燒。1月22日,他去人滿為患的醫院做了一天的檢查,醫院確信他一定是「這個病」,但是以檢測試劑不夠用、病床已滿為由,讓他回家,第二天再去做檢查。

1月23日,羅秀的表姐打電話給公公,但沒有聯繫上。同日,武漢公共交通停運後,多名醫護人員反映難以去到上班場所,許多的士司機聽說去醫院都拒載。

應受訪者要求,報道中人物皆為化名。

本篇報道由端傳媒記者門悅悅、吳婧、楊子琪、林可欣、何欣潔,特約撰稿人王浠,實習記者 張美悅、李瑞洋共同完成。

2017年7月,端傳媒啟動了對深度內容付費的會員機制。但本文因關乎重大公共利益,我們特別設置全文免費閱讀,歡迎你轉發、參與討論,也期待你付費支持我們,瀏覽更多深度內容。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