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預估,台灣2020年的實質經濟成長率為2.58%。」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周雨田在「2020年台灣經濟情勢總展望」記者會上公佈了這個數字——優於南韓、香港與新加坡。
周雨田指出,全球經濟成長動能受制於中美貿易對峙僵局延續與海外需求疲軟而明顯轉弱,但台灣獲益於貿易轉單效應、台商回流投資升溫與半導體設備投資擴增等因素,帶動內需穩定成長。
「護國神山」台積電與台商回流
細看中研院經濟所對於台灣2019年的總體經濟預測修正,可以發現在實質GDP的年增率中,「民間投資」表現非常亮眼,達7.42%,第二季更是高達11.44%。周雨田說,這是因為半導體產業近期擴增先進製程相關設備,因而對於GDP增長貢獻良多。
台灣的半導體產業自1980年代開始積極發展至今,已成世界龍頭,更是台灣的支柱產業。其中最為人耳熟能詳的台灣積體電路製造公司(簡稱台積電、TSMC),是全球第一家及最大的專業集成電路製造服務(晶圓代工)企業,近期股價及市值雙雙創新高的表現,甚至讓台灣財經專家謝金河給出「護國神山」的封號。
現今,世界半導體產業製程已來到7奈米水平。蘋果(APPLE)2018年、2019年發表的智能手機,使用的正是台積電製造的7奈米晶片。5奈米晶片也預計將於今年首季量產,主要將應用在5G與AI技術與相關產品。3奈米製程現階段則已在位於台南市的南部科學工業園區晶圓廠研發中,預計今年能夠量產。台積電只要能持續在先進製程技術上取得領先,搭上AI勃興的世界浪潮,就能讓全球市佔率快速提升。
同時,台積電對於近年崛起的中國電子科技業之重要性自不言可喻。尤其在中美貿易戰期間,由於美國將華為列入出口管制禁令黑名單之中,台積電對華為的出口不但保持穩定、甚而因此增加。在美方對華為祭出禁令後,華為預備以自行開發的麒麟晶片應戰,而此人工智慧晶片採用的便是台積電最先進的七奈米製程。據《金融時報》報導,瑞士信貸區域半導體研究主管艾蘭迪(Randy Abrams)估計,2019年第三季中國市場約占台積電營收的20%,其中華為約占一半。此外,根據彭博供應鏈資料,華為是台積電第二大客戶,僅次於蘋果。
台積電是在國民黨政府的經濟建設官僚體制下扶植設立的。1973年,時任經濟部長孫運璿成立「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簡稱工研院)」,計劃推動發展台灣高科技產業,並與美國無線電公司(RCA)簽訂技術移轉授權合約,引進半導體製程技術,藉由工研院所推動的半導體計畫,由時任工研院院長的張忠謀在經建官員李國鼎協助下成立台積電,繼而開創台灣的經濟奇蹟,並帶領台灣經濟結構由勞力密集工業轉向高科技產業。
此外,台灣自1980年代發展高科技產業以來,逐漸由勞力密集的加工出口業邁向科技之島,根據2018年經濟部公布的數據顯示,台灣製造業年產值達新台幣14兆391億元,佔全台GDP比重36.45%,其中高科技產業占製造業比重約為57.7%。
據行政院經建會統計的數據顯示,台灣2012年高科技產業就業人口約為153.4百萬人,約占總就業人口數的14.1%,同時預估2020年高科技就業人口數將成長至177.8萬人,約占總就業人口數的15.2%,與八年前相比略有成長。
此外,受到中美貿易戰爆發影響,原欲出口至美國的訂單產能都因課稅壓力出走中國。經濟部為了搭上這波出走潮,特別研擬「歡迎台商回台投資行動方案」,提供台商「融資利率補貼0.5%」的優惠方案,吸引欲擴大或回台投資的廠商,財政部也提出「境外資金匯回專法專區」解決台商資金回流課稅問題。
受惠於台商回流影響,截至2019年11月15日,經濟部公布台商回流資金約為6971億元,共有153家在中國設廠兩年以上的廠商願意回台設廠,在目前已公布的91間公司名單中,高科技相關公司共有81間,將近九成。
過去,台商受惠於「台灣接單、大陸生產、外銷美國」的轉口貿易商業模式,透過三角貿易關係為台灣貢獻不少國內生產毛額(GDP)。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吳大任指出,台灣目前的生產模式是「垂直分工」,一件產品在不同的生產階段會配置在不同國家,「以台灣跟中國的情況來看,因為在台灣技術層次比較高,重要的零組件在台灣生產,而大陸最主要是做最後的裝配,所以我們有很多出口到中國的產品不是最終財,是中間產品。」透過這樣的貿易模式,就會帶動台灣「中間財」出口。
如今,這些台資企業卻也因為中美貿易戰開打,美方對中方祭出不少懲罰性關稅而成了「受災戶」。台灣經濟部因為擔心中國製的產品利用台灣進行倉儲、包裝出口,藉轉口貿易「洗產地」以逃脫美國的高額關稅,所以針對中國部分貨品進行進口限制,相關產業台商也因來不及調整供應鏈而受到波及。「這也因此帶動了2019年的台商回流潮,造成國內投資增加了7、8000億,回流投資也帶動內需成長,因此去年台灣的民間投資增加,」吳大任補充道,「但受到中美貿易戰影響,對兩岸目前的供應鏈系統有所衝擊,不過這個調整重新建立起來可能需要10到20年以上的時間。」
台灣經濟研究院景氣預測中心副主任邱達生指出,因為中美貿易戰的影響,台灣2019年全年度出口年增率下滑1.4%,不過下滑程度比亞洲四小龍的其他國家小。「原因有二:美國轉單效應與中國的『去美國化』,」邱達生對《端傳媒》表示,中國大陸的台商於2019年將電腦、電腦零附件、路由器與汽車零組件轉回台灣組裝、出口,因此全年度對美國的出口增加了17.2%、對中國與香港的出口則下滑了4.1%,影響顯著。此外,2019年第四季,中國為了「去美國化」,於是向台灣大量採購半導體,「去年11月、12月,台灣對中國的出口暴增,11月是8.1%的成長、12月是6.2%的成長。」
「產業空洞化」與低物價惡性循環
台灣經濟數據很久沒有這樣的增幅了。與1960至1990年經濟起飛年代時年年都有近一成的成長率相較,台灣自1990年後的經濟成長逐漸放緩,至2000年之後更是愈發緩慢。
「這是經濟發展的階段性,一開始受惠於低成本勞力優勢成長會比較快,但發展到一定程度後,繼續成長就必須靠生產技術的進步,這部分成長速度就不會那麼快了。」周雨田在接受端傳媒專訪時如是說。他指出,台灣從1960年代以降,經濟成長率在30年間維持近雙位數成長,到了一定的階段後,速度自然慢下來,這在世界各國皆然,鄰近的日本、韓國也是類似軌跡。
周雨田進一步說明,「中國因素」對台灣經濟發展的影響也扮演了關鍵角色:「中國自2001年加入WTO開始,對全球貿易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此前,中國於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便吸引了許多台商赴陸,後來陸續造成台灣製造業西進、產業空洞化。」
學界幾乎一致將台灣經濟陷入困頓的矛頭指向「產業空洞化」這五個字。經濟發展學者、前聯合國企業管理研究主任林武郎於2015年發表的《探討臺灣「產業空洞化」之演變及其因應策略》中提到,與1971至1992年的經濟穩定發展相比,實質國民生產毛額(即Real GDP,「毛額」指未扣除「固定資本消耗」之價值)」平均成長率、製造業占國內生產毛額比率、製造業勞動生產力每年成長率、固定成本占國民生產毛額比率、失業率等經濟指標均顯示,台灣在1993至2013年間已有產業空洞化的現象,且主要原因就是廠商與資金大量移至海外市場,其中在台灣對外資金流出淨額及台灣賺對外貿易的外匯淨額中,轉至中國大陸者占比皆超過一半,顯見台灣經濟對中國的依賴性。
此外,民間智庫「台灣經濟研究院」於2005年時也曾指出,「產業外移西進」不但使台灣產業空洞化,更導致台灣民間消費不振,是台灣經濟發展力道不足主因之一。產業外移不僅影響產業結構,更因為台商的生活消費重心跟著移轉至中國、甚至開始在上海投資房地產,這對台灣民間消費成長便造成很大的負面衝擊。
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兼任研究員瞿宛文在二月即將出版的新作《台灣的不成功轉型:民主化與經濟發展》(聯經出版)中指出,台灣在全球化、民主化趨勢之下,國家政策效力衰退,由國家推動發展的能力已不如從前,經濟政策由在國民黨威權體制下政府主導的發展優先,轉為較為放任的新自由主義。瞿宛文認為,近年來台灣國族認同分裂,但兩岸經濟又十分關係密切,至今尚未有人能提出一個具體可行又繞開中國大陸的經濟地位與願景。如此一來,將導致合宜的經濟發展的政策付之闕如,進而影響經濟持續發展的進程。
《台灣的不成功轉型:民主化與經濟發展》
作者:瞿宛文
出版社:聯經
出版日期:2020年1月
統計數字顯示,台灣的實質薪資在1990年代後期的亞洲金融風暴後便呈現成長停滯的趨勢,物價水平相較鄰近的東亞城市也低得多。瞿宛文認為,台灣經濟已經陷入了「低投資-低成長-低物價-低薪資-低預期」的惡性循環中,一般人因預期薪資不增長,於是抗拒物價提高,接著落入低價競爭的循環。
然而,台灣人民在收入未增加的情況之下,房價卻在過去十年顯著攀升。根據數據庫Numbeo的資料顯示,台灣的房價所得比位居全球第三,僅次於香港和中國。此外,財富及土地集中在少數人手中造成的世代不公,年輕人產生的相對剝奪感也不利於國家發展。據財政部的統計年報表指出,2018年全國土地持有人多集中於45歲以上,占比77%,又以65歲以上者占28%最高;若與2015年的資料相比,65歲以上者在3年間增加43萬戶(+23.8%)為最多,顯示近年土地持有人年齡板塊有移動偏向高齡化之趨勢。
林武郎於《探討臺灣「產業空洞化」之演變及其因應策略》中分析,台灣近年來不但一般的傳統產業外移,不少優勢產業外移也對留在台灣的中產階級產生負面影響,主要體現在「工資報酬率相對未提高」及「所得分配不均擴大」上。他指出,台灣產業及資金的巨大外流,正是台灣實質薪資近年來倒退的原因;而中產階級薪資相對地沒增加,當然使所得分配不勻地擴大。
林武郎認為,台灣長期出口結構不良,研發費用偏低及產業沒有升級,因而使電子業者為因應全球競爭前往大陸與東南亞逐水草而居,導致台灣中低階人才就業機會被他國取代,平均薪資逐漸下降,因而擴大所得分配的不平均。
赴大陸投資、工作人數均下滑
隨著中國經濟日益發達,不但吸引全球企業開設據點,國際人才也隨之到來,台灣人自不例外。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最新公佈的資料顯示,2018年赴海外工作的73.7萬名台灣人當中,有40.4萬人的目的地是中國(含港澳地區),占比54.9%為最多,其次是東南亞有11.2萬人,占15.2%,第三為美國的9.5萬人,占12.9%,三者合計83%。
中國大陸近年也不斷對「台胞」推出惠台政策,除了一般認為的「統戰」目的之外,一方面或也提供了赴陸工作的台灣人與台商更完善的福利與制度。
舉例來說,中國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國台辦)2019年11月4日公布的〈關於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對台26條措施),便為台灣人立下「可在大陸駐外使領館尋求領事保護與協助,申請旅行證件」之相關措施,另也提供台資企業在中國與陸企同等參與投資建設及貿易救濟等保障措施;國台辦於2018年2月發布的「惠台31條措施」也明確列出將給予台灣人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的同等待遇。
不過,這些惠台措施是否有真正落實並吸引台灣人赴陸,或淪為部分台商口中的「口惠而實不至」?根據財團法人青平台基金會「認識中國」研究團隊於2019年12月27日發布歷時一年、舉行各型態合計30場以上公開交流所得成果顯示,真正因「惠台」紅利前去中國的年輕人並不多,多的反而是透過當地親友、教會、宮廟、補習班介紹而產生對中國的美好想像。
根據《旺報》在2019年3月發佈的報導,104人力銀行資深副總晉麗明表示,台灣赴陸工作的人才當中,有七成以上是在台資企業工作,另有三成可能是後來再轉至陸企工作。此外,赴陸工作的台灣人主要在三個領域:研發、業務及管理。然而,透過許多案例發現,一般台灣人赴陸工作平均待不滿3年,原因各異。
此外,近年來受兩岸關係及投資因素等影響,台灣人赴陸就業、投資的趨勢有所降低,反而赴東南亞人數增加不少。依據主計總處的數據顯示,近年台灣赴陸(含港澳)工作人數已連續5年遞減。陸委會也表示,由於近期台商大舉回台投資,赴陸投資大幅減少,初步研判赴陸工作人數將減少。
2009年至2018年,台灣赴海外工作者共增加7.5萬人,平均年增率為1.2%,其中赴中國工作者共減少5000人,赴東南亞工作者則增加3.5萬人。
據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的統計數據,2019年1至11月核准台灣對中國大陸投資的金額為37.2億美元,較上年同期減少53.03%;赴中國大陸投資金額佔整體對外投資比重,也由2010年的83.81%最高點逐漸下降,至2019年10月為止占35.12%。
來台觀光的大陸人士也出現驟降。2019年7月3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卻宣布「鑑於當前兩岸關係」,陸客自由行自8月起暫停實施。據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的說法,這是因為「民進黨當局不斷推進台獨活動,不斷煽動對中國大陸敵意,挑動兩岸對立,嚴重破壞了中國大陸居民赴台個人遊試點的基礎和條件。」9月20日,中國政府恢復海峽西岸經濟區20個城市居民赴金門、馬祖、澎湖的自由行政策,但仍不得前往台灣本島。
對此,總統蔡英文則回應這是「中國決策思維錯誤」,並批評中國把觀光客當成政治工具,只會讓台灣人民反感。事實上,在前總統馬英九執政的最後一年(2015年),陸客赴台人數創新高、突破400萬大關,但蔡英文上任後的三年間,陸客人數逐年下降,到了2018年僅剩270萬人。
台灣經濟發展下一步
台灣近年的經濟發展受惠於中美貿易戰的轉單效應影響與台積電對台的擴大投資,近期內成長穩定。台灣經濟研究院在「2020台灣總體經濟預測」中,預估2020年台灣因為中美貿易戰可能緩解、部分生產線轉移回台、5G基礎建設加速、國際原物料價格續跌空間有限影響,在出口方面將有正面表現。再加上半導體廠商持續投資先進製程、台商回流及廠商加碼投資台灣等因素,也有助台灣於帶動內需發展。
不過,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一研究所所長劉孟俊過去受訪時就指出,「台灣只要出口好、一切都好,在國際大環境景氣復甦帶動下,不需努力即可有不錯的經濟數據」,但台灣民眾「無感」的關鍵仍在於就業、薪資水準並未提升,且房價依然高不可攀。
此外,中研院經濟所在「2020年台灣經濟情勢總展望」報告中也指出,台灣經濟穩健成長之關鍵,就在於「台商回流成效與民間投資趨向是否積極持續」及「政府推動重大公共建設進程與促進產業轉型升級之發展」。
風力發電便是其中一項重要工程。台灣的風力發電早在2000年就由經濟部能源局頒布〈風力發電示範系統設置補助辦法〉後開始推動,因台灣西部海岸海床廣闊、海水淺,台灣海峽風速強、風向穩定,適合發展離岸風電。根據國際離岸風電工程顧問機構4C Offshore統計,全球前20處離岸風能最佳場址中有16處位於台灣海峽。
根據經濟部能源局2018年7月發佈的資料顯示,風力發電長期目標為在「2025非核家園」時達成4.2GW(陸域1.2GW;離岸3GW)發電量,預估屆時離岸風電投資額將累計達9625億元新台幣、創造約2萬個就業機會,減碳量達1047萬噸,且每年約可提供198億度潔淨電力。在「海洋風電」(Formosa 1)正式啟用後,執政黨也提出「下一個10年(2025~2035)10GW」離岸風場開發目標。
不過,當下台灣在離岸風電的發展上,能力尚不足以自行研發,全數仰賴離岸風電外商如沃旭、達德、CIP等投資,截至2019年8月為止,這些廠商在本土化政策的要求下,對台灣廠商下單金額已超過新台幣500億元,短期內可望持續帶動台灣本土相關產業鏈的接單收入。
由於離岸風電的建造並非由政府出資,現階段僅提供補助示範獎勵,從前期的投入到風機設置、後續維護管理都由得標廠商出資營運,政府在此一階段是不用支出花費的,政府要花的錢只有順利完成運轉後「買電」的費用。
邱達生認為發展再生能源的方向是正確的。「因為台灣能源95%以上都倚賴進口。」吳大任則不太認同離岸風電對台灣經濟有利。他指出,台灣環境特殊,在太平洋西邊,颱風跟風電盛行的歐洲國家不大一樣。「像日本、韓國這麼先進的國家為何不大力發展風電?我覺得他們都有疑慮,而且風電設備在海裡,防鏽、後面的維護也要耗費很大成本。」此外,政府希望可以帶動廠商有技術能力,「但移轉技術對歐洲廠商來說,他們已在開發更先進的技術,等我們學到這些技術後,還是趕不上他,所以將來在國際市場上有沒有足夠的競爭力有待檢驗。」
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2017年10月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中,台灣位列39個已開發經濟體的名單當中。邱達生指出,已開發經濟體的特色就是物價、就業情況相較於新興市場較穩定,但經濟成長力道沒有新興市場那麼大。「我覺得2019年算是一個典範移轉,很多台商離開中國大陸,把產線移回台灣生產、出口,未來會在這個基礎上找到新的均衡。」邱達生認為,台商回流帶動的經濟成長力道不太可能回到1980、1990年代,未來的經濟成長率約莫會在2.5%到「保2」之間。
瞿宛文則認為,台灣經濟好轉的前提在於「兩岸關係」。她指出,國家的產業變遷、外移是正常現象,但台灣在民主化之後,國家認同分裂愈趨嚴重,如同這次選舉藍綠兩黨各執一詞的「亡國感」一樣,「現在的關鍵是先學習怎樣面對兩岸關係,台灣經濟定位離不開兩岸。」瞿宛文總結道。
吳大任也認同兩岸關係牽動台灣經濟發展,「但即便這幾年兩岸關係不好,台灣對中國大陸的出口比重還是接近百分之四十,依然很高,」他說,台灣與中國大陸在產業上有很強的互補關係——台灣生產重要的零組件、中國負責最後的裝配——這在全球供應鏈當中是很重要的,因此若中國政府「切掉」兩岸經濟,對雙方甚至世界都會非常不利,「所以如果我們能維持比較好的兩岸關係,就可以一起把經濟做起來,兩岸不需要敵對。」
感謝實習記者徐雯、張宸邦協助彙整數據資料。
讀者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