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深度

中國特色的精準扶貧做了什麼?會如何改變中國社會?

截至2019年中,已經有數百名扶貧幹部因公殉職,數千萬人被安排上脱貧道路,這場運動式脱貧,為中國社會帶來什麼變化?

河南蘭考縣一個農村掛有習近平的照片。

河南蘭考縣一個農村掛有習近平的照片。攝:Greg Baker/AFP via Getty Images

陳晶晶

刊登於 2019-12-15

#脫貧#中國農村

2015年10月,習近平在減貧與發展高層論壇上發言:中國要在2020年實現全面小康社會,就要在未來五年間使7000萬貧困人口擺脱貧困。一場被寫入「十三五」(指中國第十三個五年規劃,列出2016-2020年政府工作重點)的「脱貧攻堅戰」隨後席捲全國,2016年至2019年,中國累計發放3800多億(人民幣,下同)專項扶貧資金,除了各級政府、事業單位被要求派幹部下鄉扶貧,為數眾多的民營企業亦被動員起來出人出力。與此前多年的模式相比,這場扶貧運動被要求做到「精準」,「脱真貧,真脱貧」。

這場消除貧困的運動贏得國際社會大量關注。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曾表示:「過去10年,中國是為全球減貧作出最大貢獻的國家。」《紐約時報》則報導,一些學者擔憂習近平的計劃更像是製造頭條而非為貧困群體帶來持續改變。還有聲音認為,脱離中國設定的貧困線不代表真正脱貧。中國的貧困線從1985年的人均年純收入200元增至2015年的2855元,漲幅14倍;但與此同時,GDP增長95倍,生活成本更是日益趨高。此外,扶貧過程也不時曝出醜聞。2016年和2017年,審計署抽查700多億扶貧資金去向,發現約1/10的金額出現貪污、挪用、數據造假等問題。

據中國國家統計局測算,截至2018年底,中國只剩1660萬人尚未脱貧,距離2020年實現全面脱貧只剩下最後一步。這場脱貧運動真的有效麼?中國式脱貧具體是如何操作的?參與其中的一線官員怎麼說?端傳媒在今明兩天推出專題報導,解析中國脱貧戰的理想與現實。本文是專題的第二篇,梳理了這場脱貧運動會如何改變中國社會。第一篇報導《12.8萬個貧困村被要求限期脱貧,一個村莊決定試試養雞》以中國西南的一個村莊為樣本,記錄貧困戶、脱貧官員等不同角色在一場荒誕脱貧戰中的故事。

1972年,「文化大革命」進行得如火如荼,寧夏回族自治區的西海固地區發生了涉及回族的群體性事件。在農林部工作的32歲的段應碧被派去查看情況。他走遍了定西所有的縣。當地農民貧困,沒飯吃,沒有幾戶家裏有糧食,有人出去要飯,有人扒火車去新疆農場找活幹;沒衣穿,有一戶家裏老太和兒媳婦都沒穿褲子。十五六歲的女兒剛訂了婚,婆家給了一塊布,做了一條褲子,裏誰出去幹活,誰就穿它。段應碧寫了一封信發往北京,緊急從倉庫裏調用黃色的陸軍服、海軍服,再組織糧食發給定西農民。幾十年後,這裏的人還記得他們穿過的軍服。

這是中國計劃經濟條件下的救濟式扶貧,主要用來救急。如今,一場國家主導的脱貧運動,正改變着中國農村與中國社會。

半世紀扶貧史

貧困束縛住了普通人邁向自由的腳步。但扶貧是一個現代概念——國家治理的一個過程。政府對國民進行區分。有一部分人群收入低於生存的底線,沒辦法維持基本的生活,就被定義為貧困人口,國家有義務資助,讓他們的生活可以維持。

在現代中國,消除絕對貧困的工作,是從農業國向工業國轉換的過程中完成的。鄉土中國積累了農耕技術、人力資本,社會有辦法調諧安頓。但要找到新的出路,實現「國家和人民的解放」,只能從土地之外想辦法。工業化是擺脱土地束縛的辦法,但在工業化前期,農業農民為了國家工業化作出了大犧牲,生活並沒有太大的改善。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