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不分區立委選舉,給了民眾第二票,讓選民可以在全台層面決定要支持什麼政黨、分配近三分之一的立委席次,而不只是自己選區的少數幾個選項。根據上周五台灣各政黨列出的政黨名單,這次2020年不分區立委選戰,是怎麼樣的選戰格局、各黨遇到了怎麼樣的限制、又擺出了什麼樣的策略?端傳媒曾從國民黨不分區名單中分析藍營的選戰策略及權力分配,本文將在簡析民進黨之餘,重點分析第三勢力不分區名單中凸顯的選戰特點及小黨困境。
民進黨名單:蔡英文領導以來的權力演變
從民進黨的政黨名單可以看出蔡英文領導民進黨以來的權力演變過程。
2008年台灣立委選舉正式改制為「單一選區兩票制」,並且由原先的225席減半至113席,任期由3年改為4年。這一年民進黨慘敗,113席立委總數中僅得27席,國民黨狂掃81席,獲得壓倒性勝利。因此2008年蔡英文接任黨主席時,主要任務之一就是要降低黨內派系間的公開惡鬥,以避免當年的悲劇再次上演,而她在實際的政黨制度改革上,就是把不分區的提名權給黨主席指派的委員會,因此能使用不分區這個資源來處理派系紛爭,並同時趁機集中黨主席的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