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深度

舊友誼,新領袖:撤出坦桑尼亞的中國投資客

革命時代的友誼史仍在運轉,而許多中國人,則正準備離開這個試圖再次工業化的國家。

文革時代中國派駐坦桑尼亞的團隊留下的標語。

文革時代中國派駐坦桑尼亞的團隊留下的標語。圖:作者提供

特約撰稿人 劉燁 發自三蘭港

刊登於 2019-11-06

#非洲#中國外交#一帶一路

【編者按】在中國大陸的歷史敘事中,「第三世界」是一個無法被遺忘的外交術語。「三個世界」的理論來源於毛澤東時代的中國同蘇聯社會主義模式的決裂,繼而中國在外交上走向「亞非拉」——向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輸出革命、建設和援助。在這其中最早也最重要的國家之一,是位於非洲東部的坦桑尼亞(坦尚尼亞)。1970年動工,1975年建成的中國援助項目坦贊鐵路,被列入全國的中小學教科書,但除此之外,更多援助的工農業項目在多年之後則漸漸不再被人提起。近年來,隨着中國「一帶一路」的推進,圍繞在非洲的中國人和中國資本,又多了許多討論,而此時的坦桑尼亞,則又成為了一個特殊的例子——新總統與其新政策正在讓許多中國人離開這個浸透了「傳統友誼」的地方。這其中到底發生了什麼?

終於,在2013年,一位在坦桑尼亞工作的中國女士偶然發現了二十世紀早期的華人墓園,證明了清末民初中國人飄洋過海到這個非洲國家生根發芽的傳說。1965年,新華社記者高梁和王治在坦曾經粗淺走訪一些當地人,根據他們提供的消息推測,最早來到坦桑尼亞的華人很可能是為德國修築中央鐵路的華工。由於當時條件所限,記者無法深入。當然,那時候打探這些消息,也不是出於閒情逸趣,更和如今學界熱衷的「離散華人」故事無關。其目的是政治的:「夯實」從1960年代開始的兩國乃至亞非人民「長期友好交往和承受共同命運」的政治論述。

中國人從1960年代開始出現在坦桑尼亞,成為坦桑尼亞建國後關係最緊密的外國人群體之一。1980年代開始,他們慢慢淡去,1990年代末,中國人又驟然回潮。

「有人說我們是東非沉睡的巨人」,在達累斯薩拉姆(三蘭港)大學歷史學系辦公室裏,奧斯瓦格教授苦笑着說,他身子往後探,肢體語言透露出他相當認可此說法。

所謂沉睡的巨人,一方面指坦桑尼亞從獨立以來打拼下來的遺產,識字率和婦女就業率在非洲都屬較高水平。另一方面,這個意氣風發的國家卻依舊在經濟發展常跌跟頭。在新千年後的中國人非洲投資狂潮中,坦桑尼亞憑藉早年與中國的政治情誼和多年來積累的熟識程度,成為中國人的重要落腳點。一家中坦合資公司的負責人告訴我,在幾年前最高峰時,在坦桑的各色中國人有「六七萬左右」。在首都達累斯薩拉姆(三蘭港),曾經有着大片中國城,華人往來絡繹不絕,飯店和超市眾多。首都沒有哪個出租車司機甚至摩托手會沒聽說過。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