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夢伴此城》:梅艷芳的廣東歌與香港文化,總是登對、何日再追

在融入中國之前,香港似乎更努力地作出文化上的自我書寫,一種對於自身獨特性的探索。

《夢伴此城》:梅艷芳的廣東歌與香港文化,總是登對、何日再追
在舞台上的梅艷芳。

【作者註】:梅艷芳去世後,被稱為「香港的女兒」。為什麼一個明星可以代表一個城市?梅艷芳身上負載了關於香港的什麼?我的新書《夢伴此城:梅艷芳與香港流行文化》從她的歌曲、形象、電影、娛樂新聞及粉絲故事,去討論香港流行文化的獨特性,重溯港式文化發展軌跡。下文節錄書中第三章「本土文化的繆思:混雜、曖昧、邊緣」,有關她的改編歌與香港本土文化的關係。

《夢伴此城:梅艷芳與香港流行文化》

作者: 李展鵬
出版社:三聯
出版日期:2019/08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