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場

進行式的「攬炒」,是手段還是目的?

2019年10月1日,黃大仙示威者被捕。

2019年10月1日,黃大仙示威者被捕。攝:劉子康/端傳媒

端傳媒記者李志德 發自香港

刊登於 2019-10-07

#逃犯條例#香港

香港的抗議者,用了三天告訴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和她的團隊,引用《緊急情況規例條例》的授權制定《禁止蒙面規例》是個多糟的主意。

「火上加油」的警告不幸言中,從上周五晚上的全港大騷亂到周日烽煙再起,今天(周一)下午再有另一場十八區遊行號召。香港眼前的情況無比凶險,但我們並不想用「停在這裡,夠了!」或者「此時不要硬拼。」之類的父權姿態來談論這件事。因為事態既然會走到這裡,「凡存在即合理」,只不過這個「理」講的是「事理必然」(rational)而不是「道德價值」(reasonable)。

過去三天,是博弈理論(Game Theory)中「誰是膽小鬼」的完美展演:兩部汽車高速相向疾馳,誰受不了先轉向的就會被認為是輸家。但此時此刻,似乎可以仔細想一想抗爭的支持者、示威者 —— 特別是勇武示威者心中「攬炒」的想像究竟是什麼?

上周五「全港大騷亂」以來的抗議升級,令人好奇「攬炒」究竟是手段還是目的?第一種可能,它就是目的。如果抗議和破壞本身就是目的,「與汝皆亡」的結果肯定是要達到的,因為《禁止蒙面規例》已經證明只有反效果,或許更為政府進一步強力鎮壓提供依據,按照林鄭月娥執政團隊過去四個月一條路走到黑的思路,不管是對本地支持者,或者向北京交待,恐怕都沒有選擇地必須繼續追求力度更大的鎮壓手段。

一個更嚴重的副作用,是解放軍進場,「北京solution」生效的可能性和正當性也在上升。這些進行激烈抗議的人士可能來自各種「方面」,一個最壞的設想:一、兩名無辜的外國人在街頭死傷,解放軍以「保護外僑、外商投資」進入香港維持秩序,誰曰不宜?

從另一方面來看,「抱著一起死」又明明不是示威者的目的,三個多月來一股更強大的呼聲是「五大訴求,缺一不可」,現在再加上「重整警隊」,就我自己出入新聞現場所見到的,這個訴求不僅合理,而且非常迫切和必要。在香港學者李立峯做的一份民意調查也顯示,即使是中間立場的受訪者,也有近六成認為警方使用了過分武力。

因此,如果示威者群體仍然對文明的政治體制有所追求,期待「六大訴求」成真,更不願意「北京solution」加諸在自己身上,那恐怕就有必要想一想:這場進行式的「攬炒」,究竟是手段還是目的?

如果多數示威者同意它是目的,那最終的結果是顯而易見的。但如果它是個「喊價」的方式,是個迫使政府(包括北京和香港)讓步的手段,那示威者可以被期待的就是再一次反思勇武行動的界線:對「死物」暴力破壞的限度、「私了」的道德性,以及明顯蔓延過界的舉動,例如對說普通話者的侵犯或者攻擊。因為在遭受攻擊的前一刻,他心裡可能和絕大部分沒有站出來(站不出來)的香港人一樣,其實是這場抗議的支持者。

這樣的反省精神,我們其實曾經在8月14日的「機場事件」之後看過一次。當時在示威者完全控制機場的情況下,非法禁錮了付國豪和另一名中國旅客,並且翻查他們的隱私物件。為了這起事件,《端傳媒》曾經發出一篇文章<齊上齊落之前,負責任地檢討813機場「事變」>。從事後的發展看來,我認為示威群體的自省精神還是可以期待的。而在「無大台」的型態下,要讓運動持續朝著原本設定的目標往前走,期待的也只能是示威者群體的自省。

但另一方面,讓公眾近乎心死,卻不得不給出期待的是林鄭月娥領導的執政團隊。「止暴制亂」 喊了三個多月,但「止暴制亂」 同樣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目的是什麼?是讓香港重回法治狀態下。要回法治,香港政府要從自己做起,讓自己的公職人員,重新知法守法。這裡,說的就是香港警隊。

早在運動發起之初,警察執法上的問題就不斷遭到各方質疑。林鄭月娥迄今不變的標準答案就是:監警會。不管當時公眾相不相信,但事過四個月,事實就是:監警會交出的成績是零!相信林鄭特首自己也感受得到,7月21日發生在元朗站的事件,是這場運動轉趨激烈的關鍵事件,在公開場合,質疑者一提再提,但官員只能一避再避。

除了721元朗事件,員警不當執法的事件快速累積,明顯的如"yellow object"調查的結果究竟是不是一個人,警方也沒有下文。要清理這些事件,監警會的工作效率、擔當和公信力就是明顯不足,林鄭月娥特導必須開始尋找其它的,更能回應公眾期待的方式,要不就接受「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

林鄭月娥應該認識到,在這場無大台的運動裏,政府事實上擁有議題的主導權,但港府文人部門卻將主動權拱手交給警隊,疲憊不堪的前線警力一旦有脱序行徑,事態就跟著一再惡化。林鄭原本設定通過「社區座談」的方式緩和情勢,也只能尷尬地吊在那裏,不知道該不該進行下去。整個港府的應對節奏亂成一團,這才是示威平息不下來的根本原因。

從這裡可以談談《端傳媒》自己,我們的聚光燈,會一如既往,認真監督權力部門的行為和程序,但同時也注重疏理脈絡和展現更廣的背景,期待促進各方的交流和反思,當然,在運動白熱化和媒體資源緊張的現下,這些目標不一定能夠在一時三刻盡善盡美。

專業媒體的筆,永遠對著有權力的人,特別是政府。原因很簡單,我們從不反對警察逮捕施暴者,但會高度關注程序和手段是不是正當(所以新屋嶺會是大問題);「愛國人士」要出來打人也只好由得他們,但警察不能明明見到混亂調頭就走。開槍鎮嚇不是問題,但就如一位行家說的,如果10月1日這六槍開在721的元朗站,香港不會變成今天這樣。

或許在近期的香港新聞裡,會令到某些讀者認為「《端傳媒》怎麼總是只批評政府」。但拉長時間來看,我們的標準始終一致。在香港事務上如此,在中國大陸、台灣公共事務上也是如此。讀者不可能期待同一家媒體在處理中國內地事務時是自由派;在處理香港公共議題時就不問因果來由,埋著頭呼籲國家機器「止暴制亂」呢?

看事情要看脈絡,深度報導、評論,就是在理清脈絡,期待更多接近問題本質。如果要一刀切,就法論法:那北京切除事件裡,北京市政府拆除那些廉價房子,不也是「依法行事」嗎?楊佳殺警案,有什麼好討論的呢?不就是老百姓殺了警察,罪行重大嗎?

價值上的一致,是一家媒體最珍貴的資產。也許有讀者不滿意《端傳媒》今天在香港問題上的處理走向,但如果有一天,當一位台灣人或大陸公民在街上莫名其妙被警察盤查暴打、住家附近的房子被徵收強拆、或者附近的化工廠爆炸,但真相不明時,站在他背後,敢在這時發聲講話的,還是《端傳媒》。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