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深度

李柏昇:面對連續斷交,台灣援助式外交的未來何在?

由於早期缺乏資本,但為了維持外交又必須提供發展援助,台灣很早就開始了以服務而不是資金為主的發展援助模式。

台灣漢光演習期間,當地居民在嘉義縣南部高速公路附近的屋頂上懸掛台灣國旗。

台灣漢光演習期間,當地居民在嘉義縣南部高速公路附近的屋頂上懸掛台灣國旗。攝:Sam Yeh/AFP via Getty Images

刊登於 2019-09-25

#台灣外交#中國外交#台灣#評論

索羅門群島以及基里巴斯紛紛宣布與台灣(中華民國)中止正式邦交關係並與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邦交。這個斷交不意外的,又成為台灣的政治攻防籌碼,執政的民進黨將這斷交視為是中國欺壓台灣的又一明證,並且為了應和總統大選的主線,蔡英文總統將整個打壓上升到反對一國兩制的層次。

相對的,因为藍營在斷交時仍然陷在郭台銘是否要選、韓國瑜是否會被撤換等等問題中,無暇對斷交事件給出較為一致且有力的回應。藍營只能應和北京的說法——这是由於蔡英文不接受九二共識所以外交地動山搖。

事實上,大部分台灣人對於索羅門群島在哪,大概完全不會有概念,整個斷交事件也只是被視為台灣與中國在國際政治上角力的另一個事例。而邦交國持續減少對於台灣的國際地位到底有什麼影響,國際法專家宋承恩在兩年多前已經專文處理過,本文就不再贅述。我想提出的,是一個比較少被人討論的面向——國際發展援助的面向。

通常我們見到的媒體報導都是,中國用承諾比台灣更為大量的國際援助資金,來買斷台灣的邦交國。這種報導反應了一部分的事實,但在這種報導當中沒有提到的是,台灣其實大多不是用金錢的方式做國際援助。台灣與中國在「買斷」邦交國上的競爭,不僅僅是對於台灣的國家地位的競逐,更是不同發展模式間的競爭。要理解為何會有這種競爭,我們必須從國際發展援助的歷史中尋找答案。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