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深度

曾奕文:香港80年代後才有政黨?被遺忘的戰後拼圖

當傳統的士紳已經不能代表廣大的群眾、尤其是戰後居港的新移民時,誰異軍突起?

香港革新會(Reform Club of Hong Kong)是香港早期的政治團體,由貝納祺於1949年創立。

香港革新會(Reform Club of Hong Kong)是香港早期的政治團體,由貝納祺於1949年創立。網上圖片

刊登於 2019-08-30

#端 x SHKS#評論

【編者按】:本文為「SHKS」(Society for Hong Kong Studies)與《端傳媒》長期合作的稿件。SHKS成立於2017年,是由全球21個國家、250多位學者組成的多學科、多院校合作的獨立研究組織,協會關注香港本地、香港與中國及亞洲的關係,涉足領域包括政治、歷史、社會及文化研究等,主要目標是促成本地與國際、學者與學子之間的對話與合作,並鼓勵概念、理論及研究方法上的創新。從2019年2月起,SHKS每月在《端傳媒》上刊出新近的研究成果。本文作者新撰寫了《香港最早期政黨及民主鬥士:革新會及公民協會》一書,以下可視為作者對此書的介紹與心得。

一直以來,香港史的論著都認為本地政黨在80年代後才誕生,而香港人在90年代開始才比較關心政治。(註1)這誤解建基於不同的理論:包括難民心態、行政吸納政治,以及傳統中國人性格等。(註2) 然而,當我仔細閲讀本地的舊報紙時,我開始發覺以上的論調頗值得商榷,並發現香港最早期的政黨——香港革新會及香港公民協會在二戰後便相繼成立。(註3)作為市民與政府之間的橋梁以及監察政府的政黨,它們除了爭取民主發展之外,還特別關注香港的房屋政策、醫療保障、教育普及、以及社會的不同問題。

如今,革新會及公民協會的歷史角色已漸被遺忘,而學者關於香港政黨以及爭取民主運動的討論仍然只限於80年代以後,這篇文章希望可以就着這段歷史空白之處作簡單介紹。

《香港最早期政黨及民主鬥士:革新會及公民協會》

作者:曾奕文
出版商: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9-04

戰後香港有利政黨形成

傳統的士紳已經不能代表廣大的群眾、尤其是戰後居港的新移民,橋梁功能大為失色。當時的香港,急需要新的組織去代表及幫助市民。

在19世紀的香港,無論是外藉或本地居民都會希望政府盡量不去干擾他們的生活。而政府的角色只是去保障他們的生命及財產安全,以及提供一個安定的營商及就業環境。(註4)英籍官員盡量不干涉華民的生活是因為他們真心以為本地人希望政府可以讓居民自己處理自己的事務。(註5)由於殖民地政府刻意的疏遠政策,間接鼓勵本地居民自己組織去解決問題,因此華人領袖在戰前時便藉著文武廟、東華三院、保良局及團防局等組織去管理華人事務,這些「士紳」充當了政府與居民的橋梁。

但自二戰之後,香港的社會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首先,戰後百廢待興令殖民地政府沒有足夠資源去加強社會服務。此外,香港從未經歷過像二戰後有大量居民迴流的情況。再加上因為大陸的內戰而湧入的難民,一時間令殖民地政府的人口、房屋、醫療及教育等政策均陷於困局。在「積極不干預」政策下,同時由於擔心吸引更多的人從大陸移民到香港,港英政府亦刻意避免提供福利服務,所以該責任便被敎會及其他志願團體分擔。(註6)但它們的資源及經費有限,只能夠幫助少部份人士。(註7)因此,戰後的香港人不單要面對惡劣的居住環境以及低收入的困境,更飽受社會不公平及貪污的煎熬。(註8)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