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深度

帝國容不下溫和派?百年前的愛爾蘭自治運動如何走向激進

倫敦的帝國遍布世界,但也正因如此無法靈活放下身段,最終,暴力衝突洗去了原先的溫和派努力。

在愛爾蘭獨立戰爭期間,都柏林的一個戰後廢墟。

在愛爾蘭獨立戰爭期間,都柏林的一個戰後廢墟。攝:Getty Images

玕隱

刊登於 2019-08-27

#英國#民族主義

英國脫歐,導致北愛爾蘭與愛爾蘭之間的邊境管理問題再次浮出水面。談到愛爾蘭問題,大多數人的記憶中,都會浮現出1960年代北愛爾蘭共和軍(Provisional Irish Republican Army)的一連串恐怖襲擊。然而,當時的矛盾主要聚焦於北愛的不同派系之間。相反,華文世界對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的愛爾蘭自治運動不斷激進化到最終獨立的過程,普遍未有著墨。20世紀初的大英帝國作為世所罕見的大帝國,在愛爾蘭獨立的過程中,卻屢屢面對極大的決策挑戰和鞭長莫及之感,最終失去對愛爾蘭的統治。雙方的決策和選擇,則種下日後種種和愛爾蘭統獨及暴力衝突的因由。這段歷史,對我們理解帝國型態和社會運動能有什麼幫助?

鎮壓與自治運動的升級換代

12世紀末起便被入侵,最終於1801年併入英帝國的愛爾蘭,歷史上因宗教背景不同、政治權力、經濟成果不平等,而激發過愛爾蘭(特別天主教信徒)民眾的多次反抗。然而,20世紀初時,愛爾蘭民眾卻「進化」成了戰士、殺手、甚至烈士。

1870年代起,愛爾蘭本土興起「自治」(Home Rule)議程,一群愛爾蘭裔的英國國會議員們,於畢特(Issac Butt)的帶領下,於1874年成立愛爾蘭國會黨(Irish Parliamentary Party),企圖向英國國會爭取愛爾蘭自決——即維持在英國國內但成為代表愛爾蘭的政黨,在英國體制下自行立法及進行土地改革。該黨的理念成為愛爾蘭民眾的主流認知,位居政治領導地位長達四十多年。

當時,民間反對聲音仍偏向溫和。1912年,第三次愛爾蘭自治法案獲通過,將於1914年生效。大部分人都認為愛爾蘭即將和平獲得自治權。然而,大部份居住在阿爾斯特省(Ulster)的新教徒強烈反對自治法案,時佔全愛爾蘭僅29%人口的新教徒擔心以天主教徒佔大多數的愛爾蘭自治將使他們成為被犧牲的少數族群,所以大多希望繼續留在大英帝國。1913年1月,一個武裝民兵組織阿爾斯特自願軍(Ulster Volunteer)正式成立,其會員數亦短期內快速增長至十萬人。南方的天主教徒得知北方成立了武裝,便成立相對應的半武裝民兵組織愛爾蘭志願軍(Irish Volunteers)以作抗衡,此即舊愛爾蘭共和軍(Irish Republican Army)的前身。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