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深度

張千帆:專制之下,為何仍需尊重憲法?——改良主義世界觀的回答

經過數十年極權洗腦之後,這個民族的許多人或已失去辨別是非和常識的能力,把穩重當虛弱,把保守當獻媚,把激進當勇敢,把口炮當雄辯。如果當它走到命運的十字路口再次選錯了道路,那也只有認命。但只要有一點現實的可能,一個真正的改良者就不會放棄。

在一個成熟的民主國家,改良早已制度化;只要民主機器不停運轉,改良每天都在進行中,社會衝突及時化解,所以不會發生革命。專制國家的改良進行不下去,陷入絕望的社會才會不斷製造革命者。

在一個成熟的民主國家,改良早已制度化;只要民主機器不停運轉,改良每天都在進行中,社會衝突及時化解,所以不會發生革命。專制國家的改良進行不下去,陷入絕望的社會才會不斷製造革命者。 攝:Feng Li/Getty Images

刊登於 2019-08-15

#張千帆#評論

【編者按】本文是中國大陸近期關於「行憲」與「制憲」之爭的後續。張千帆教授在論戰之外,較為系統地論述了「行憲」或「改良」的基本立場。相關文章可參見《說說「憲法」和「黨員」那些事》《請認真對待憲法,別讓自己一無所有》;相反意見請參見張雪忠《憲法是什麼?——兼與張千帆教授商榷》《再論國民制憲》。

1905-1907年間,梁啟超代表改良派和汪精衞為首的革命派之間發生了一場關於國體與政體的辯論。前者主張不改國體(君主立憲)、只改政體(從專制到民主),後者則堅持非改國體不可。雖然鳴金收兵時各自都宣稱自己獲勝,但革命派顯然佔了上風。這其中或有梁啟超本人的失誤,譬如他引用盧梭的激進民主理論為保皇辯護,但即便沒有這類常識性錯誤,改良派也輸定了。

何以言之?1898年戊戌變法失敗,「六君子」被斬首,康梁等「混入體制內」的激進改良派流亡海外,張之洞、袁世凱等體制內原有的保守改良派則集體噤聲。這場辯論還沒開始,改良派已輸在出發點上——「老佛爺」慈禧都把你們的同夥斬首示眾了,你們還要為皇權體制辯護?不幸的是,從「事後諸葛亮」的角度看,梁啟超恐怕是對的。如果當時實行君主立憲,中國或有可能避免之後百年出現的許多重大挫折。

歷史不會重演,歷史卻不斷重演。八九之後,中國的改革派也處於幾乎一樣的困境之中。事實上,今天的改革困境遠比戊戌之後深重;那個時候朝中還有務實改良派,但今天體制內已幾乎絕跡,至少外界看不到。今日中國無論是主張革命還是改良的人,其實都早已被體制邊緣化。改良派話語更温和,或許更為體制所容忍、相對革命派來說「混得更好」——這可能也是雙方齟齬不斷的一個原因。但在備受打壓和排斥的大環境下,二者心裏都憋着氣,批評和回應都不好聽,吵架在所難免。當然,這也是打壓二者的「老大哥」最喜聞樂見的。中國人本來即如孫文所說「一盤散沙」,經過數十年極權統治更是陷於人人自危的原子化狀態,近年來好不容易開始重建公民社會,但是在空間和資源不斷受到擠壓的大環境下,資源競爭、自我膨脹、相互嫉妒等人為造成的分裂,又使之處於無所不在的群體對抗狀態。革命和改良揮戈相向,折射出二者共同的無力和無奈。

在備受打壓和排斥的大環境下,改良派和革命派心裏都憋着氣,批評和回應都不好聽,吵架在所難免。當然,這也是打壓二者的「老大哥」最喜聞樂見的。

絕望才會製造革命

其實,只有在專制國家,「革命 vs 改良」才會成為一個話題。在一個成熟的民主國家,改良早已制度化;只要民主機器不停運轉,改良每天都在進行中,社會衝突及時化解,所以不會發生革命。專制國家的改良進行不下去,陷入絕望的社會才會不斷製造革命者。一個專制、尤其是極權國家必然具有強烈的無政府傾向。這不只是因為脱胎於專制體制之中,無政府主義是極權的理論基礎和起源形態,而且極權的本性註定了它會扼殺一切改良通道,讓這個國家除了徹底推倒重來之外無路可走。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