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書摘】〔同住共居〕台北玖樓共生公寓

我與幾位夥伴共同創立了一個叫做「玖樓」的組織,我們稱它為共生公寓,目的是想在租屋環境不友善的台北提供一個適合青年生活的空間。

台北民生社區。

台北民生社區。攝:陳焯煇/端傳媒

潘信榮

刊登於 2019-07-20

#讀書時間

【編注】:本文收錄於今年5月出版的《反造再起:城市共生ING》一書,探討台灣的城市發展:市民之間的協力、合作甚至跨域,及與公部門的串連,如何發展出自我治理的機制,如何創造城市生產與生活多元的新可能性,以應對日益私有化、商品化、財團化、全球化的趨勢。本書由「左岸文化」出版,端傳媒經出版社授權刊發。

「所謂住宅,並非只是一個將人的肉體放進去裡面過日常生活的容器,它必須也是個能夠讓人的心安穩地、豐富地、融洽地持續住下去的地方。」 ─建築師中村好文《住宅讀本》

《反造再起:城市共生ING》

作者: 侯志仁、朱冠蓁、羅秀華等
出版社:左岸文化
出版日期:2019/05

故事起源於二○一五年,我與幾位夥伴共同創立了一個叫做「玖樓」的組織,我們稱它為共生公寓(co-living apartment),目的是想在租屋環境不友善的台北提供一個適合青年生活的空間。玖樓的運作項目,包含空間的輕裝修、物業管理、室友媒合,以及室友入住後的社群經營。會開始這樣的事業,事實上不是什麼嚴謹的創業計畫,僅僅是自身的生活經驗與需求。在二○一五年之前,就如大部分在台北工作、唸書的青年們一樣,我們只是與幾位朋友合租公寓,唯獨不同的是我們重新簡單改造了客廳空間,使之成為方便唸書、工作、聚餐與活動聚會等具有某種程度公共生活性質的空間,並且我們將臥房出租資訊放上網路,招募有相似生活方式的室友。

出乎預料地,我們改造的空間在網路上大受歡迎,第一間房間就達到數千次的轉貼,入住申請蜂擁而至。我們才意識到,這樣的居住風格,或許不只是自己與幾位朋友的小確幸,也反映了某種程度的市場需求或者社會狀態。

我們對這樣的現象感到好奇,我們也發現,原來類似的居住型態其實在國外已有一定的發展脈絡,例如日本在二○○○年後所發展的share house、中國近五年來年快速成長的長租公寓,以及二○一三年左右開始在歐美地區由共同工作空間(co-working space, hacker space)所延伸出現的co-living space。目前(截至二○一九年五月),玖樓從幾位朋友同居的規模,拓展到三十間公寓、一四○個房間,約一六○位居住者,前後約五百人次居住過的小型社區,除了公寓形式之外,也有整棟獨立形式的空間,包含一棟在萬華的老旅社翻新,以及一棟與台北市政府承標的眷舍,以及與新北市政府合作的青年住宅管理案,預計帶來更複合式且開放的社群空間。在三年的行動/經營之中,我也經歷了三個主要的階段及角色的轉換,從一開始作為無殼蝸牛的無奈,到身為房東每日要處理房客的各種大小事,再到一個經營者接觸到產業面向的視野與思考。

正由於房屋出租對於多數長輩房東們都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各國便逐漸形成專業代管或是品牌公寓等規模化的服務。截至二○一七年,全中國長租品牌公寓房源約一五○萬間,約占全中國租賃市場百分之二,已進入百家爭鳴的競爭市場狀態,進而帶動整個產業鏈的發展,諸如雲控系統、第三方支付繳水電及房租、房東專屬規格的保險服務等。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