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深度探索學院

專訪蘇聯史專家祖博克:在一場失敗改革中利用知識分子,是件危險之事

從某種意義上說,知識分子從來不是一個人,也不是一個統一的政治運動。知識分子組成了一個「想像的共同體」,在革命之前,在共產主義歷史後期,知識分子都可能很容易激進化,從改革的力量變成毀滅的力量。

2018年11月26日,氣溫在零下35攝氏度,市民走過位西伯利亞東部城市雅庫茨克的列寧紀念碑。

2018年11月26日,氣溫在零下35攝氏度,市民走過位西伯利亞東部城市雅庫茨克的列寧紀念碑。攝:Mladen Antonov/AFP via Getty Images

特約撰稿人 曹茗然 發自倫敦

刊登於 2019-05-15

#曹茗然#蘇聯

初識弗拉迪斯拉夫·祖博克(Vladislav Zubok)的名字,是在2017年讀到他的著作《失敗的帝國:從斯大林到戈巴卓夫(戈巴契夫)》。當時印象尤深的是,他試圖運用「革命-帝國範式」解釋蘇聯的內政與外交,作出和西方學者相當不同的解釋。

隨着閲讀逐步展開,這位冷戰史與蘇聯史專家的更多作品進入視野,除《失敗的帝國》之外、《歷史的傑作:歐洲冷戰的和平終結》《日瓦戈的孩子:蘇聯最後的知識分子》《俄羅斯的理念:德米特里·利哈喬夫的生平著述》等都是相關領域的扛鼎之作。目前他正致力於《1991:俄羅斯摧毀蘇聯》的寫作。

祖博克生於勃列日涅夫時期的蘇聯,在莫斯科接受了從本科到博士的完整教育,前半生經歷了勃列日涅夫與戈巴卓夫時期,親眼目睹了戈巴卓夫的失敗改革導致蘇聯的解體。1990年代初,祖博克遠走美國訪學、任教,一住就是二十年。近年又移英國,在倫敦政經學院任教蘇聯史、冷戰史。

赴英交流期間,我有機會走進祖博克在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課堂,他極富個人魅力的教學風格深深感染了我。不像許多教師上課只是複述編排好的課件,祖博克總會提出很多開放性的問題,比如,「如果沒有一戰,沙俄政權還能夠活多久?能成功帶領俄國完成現代化嗎?」「從數據上看,1960年代蘇聯的經濟一直穩步增長,為什麼當時官方與知識界有很多聲音急於經濟改革?」......他非常鼓勵學生暢所欲言的大討論,而在每一次討論中,他總是嘗試着引出非常大膽與創新的觀點與視角。他也一直強調,應該閲讀來源於不同視角的歷史材料,拋去任何偏見去看待歷史,去追索歷史本身的現實。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