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深度

朱耀偉:音樂、電影、語言⋯⋯香港流行文化仍蘊藏香港研究的新可能

我深明無法複製張國榮或梅艷芳,但重新思考香港如何積累和傳承文化動能,未嘗不是香港「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的過程。

全書最後提出以「香港研究」作為方法,嘗試捕捉多年來香港流行文化如何積累動能,並藉此考量香港文化傳承的重要性。

全書最後提出以「香港研究」作為方法,嘗試捕捉多年來香港流行文化如何積累動能,並藉此考量香港文化傳承的重要性。攝:Stanley Leung/端傳媒

刊登於 2019-04-28

#端 x SHKS#朱耀偉#香港研究

【編者按】:本文為「SHKS」(Society for Hong Kong Studies)與《端傳媒》長期合作的稿件。SHKS成立於2017年,是由全球21個國家、250多位學者組成的多學科、多院校合作的獨立研究組織,協會關注香港本地、香港與中國及亞洲的關係,涉足領域包括政治、歷史、社會及文化研究等,主要目標是促成本地與國際、學者與學子之間的對話與合作,並鼓勵概念、理論及研究方法上的創新。從2019年2月起,SHKS每月在《端傳媒》上刊出新近的研究成果。

香港文化影響力近年江河日下,香港研究亦看似前無去路。眼前無路不一定想回頭,拙作 Found in Transition: Hong Kong Studies in the Age of China 嘗試闡釋香港流行文化所蘊藏的動能,並藉此探討香港研究在大國崛起年代的不同可能性。

2013年2月,香港浸會大學人文及創作系主辦「香港廣東文化的未來」學術研討會,筆者當時發表題為〈日暮征帆:最後一代本土學者?〉的文章,感嘆在地文化研究眼前無路。近年香港社會瀰漫著悲觀消沉的氛圍,2011年底羅利期(Joe Junior)在無綫電視劇《天與地》一語激起千重浪,以「這個城市快將死亡,你知道嗎?」(This city is dying, you know?)觸動不少香港人的神經。片尾曲 〈年少無知〉 那時廣泛流行,詞中人懷緬過去,嗟怨有負自己青春,無疑唱出不少中年人的心聲,問題是有不少十來二十歲的年青人也跟著唱「年少多好」,若年青人也對「如果活著能坦白,舊日所相信價值,不必接受時代的糟蹋」有共鳴,年紀輕輕便看破紅塵,嗟怨「青春的詩總會老,時間多恐怖」,就說明他們心態過早老化。時間固然恐怖,更恐怖的可能是未老先衰的社會。

拙文〈何為香港?〉曾經指出,2003年為香港「有關痛癢的一年」,因為7月1日的50萬人遊行,不但為50年不變的框架敲響警鐘,也令香港依賴「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和自由行來拯救直插谷底的經濟。香港政府奢望以此安撫市民,但因經濟發展並未多元化,自此不得不依賴內地,社會經濟面臨鉅變,以往香港人引以為傲的香港流行文化亦光輝不再。

叫人憂心的是學界情況同樣糟糕,近年本土年青學者愈覺遠景難現,有心進研究院者亦感前無去路。香港研究面臨終結時代,筆者遂按 〈日暮征帆〉 的脈絡開始寫作本書,作為2013年出版 Lost in Transition: Hong Kong Culture in the Age of China 的續編。Lost in Transition 主要針對中國的急速崛起對香港文化的衝擊,闡釋其近年所要面對的難題。本書按此脈絡,進一步揭示近年香港語言、文化及社會等不同範疇所面對的困境,探討香港論述的不同可能性,並就此提出以香港研究作為方法, 為我城想像新未來。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