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碧波押關門大限:在國際藝術交易中心香港,做社區藝術是有多難?

他們在龍蛇混雜之地堅持社區藝術:於是就有了趕走警察的「中國夢」類色情燈箱,坦克與習近平語錄,對社運改觀的街坊⋯⋯現在,這一切都被一則政府通知終結?

碧波押關門大限:在國際藝術交易中心香港,做社區藝術是有多難?
油麻地上海街404號地舖,自1999年起由藝術發展局審批和資助,交給中選的藝術團體經營,是香港唯一由公帑資助運營的社區藝術空間。三木於2016年開始營運藝術空間,取名Big Wave Art,半音半意,叫「碧波押」。

「你說社區需不需要藝術,藝術這個東西沒有用,這就像你問一朵花有沒有用。但你首先有個盆,種了花,看了,你才知有沒有用。現在,是盆都沒有了,」香港行為藝術家三木說。

三木說的花盆,是他和數名藝術同事共掌的社區藝術空間「碧波押」。

這個位於油麻地上海街404號地舖的空間,自1999年政府完成回收業權後、通過藝術發展局審批和資助,交給中選的藝術團體經營打理,是香港唯一一個由公帑資助運營的社區藝術空間。三木接手這裡的時候,是2016年,取名「Green Wave Art」,半音半意,叫「碧波押」。

20年來頭一遭,2018年12月3日,碧波押收到藝術發展局通知,空間計劃要在2019年4月後中止,原因是有人投訴:空間並未申請公眾娛樂場所牌照。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