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六輕爆炸案:台塑再添不良記錄、東亞芳香烴供給更吃緊

4月7日下午,位於雲林麥寮的台塑六輕廠區發生爆炸,數公里外仍可見火光濃煙。此次事故在台塑近年不良環保記錄上再添一筆黑歷史,同時也適逢東亞芳香烴廠的歲修潮,將使相關產品供應更加吃緊。
2019年4月7日下午,位於台灣雲林麥寮的台塑六輕工業區台灣化學纖維股份有限公司芳香烴三廠,發出巨大爆炸聲響,並竄出濃煙。
台灣 氣候與能源

2019年4月7日下午兩點,位於台灣雲林麥寮的台塑六輕工業區台灣化學纖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台化)芳香烴三廠,發出巨大爆炸聲響,並竄出濃煙。爆炸震波所及,連五公里外的民宅都感受到震動。台塑公司隨即發佈聲明指出,此次為液化石油氣管線腐蝕穿孔洩漏,導致去乙丁烷塔破裂,引發火災,火勢在一個小時內便得到控制,現場無人員傷亡。

台灣化學纖維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化學纖維股份有限公司(Formosa Chemicals & Fibre Corporation)成立於1965年,資本額新台幣586億元。主要股東為長庚醫院、南亞塑膠、王文淵、台塑石化。
目前負責人為王文淵,公司主要項目為石化、塑膠產品。近三年(2016-2018年)EPS(每股稅後盈餘)為新台幣7.5、9.33、8.36元。

截至8日下午為止,現場火勢仍在持續侷限延燒中。雲林縣消防局解釋,面對液化石油氣管線洩漏所造成的火災,讓剩餘殘氣自然燒完是最安全的處理方式,若強行將火焰打熄,恐讓液化石油氣外洩到空氣中,反而增加氣爆危險。在8日上午,現場火勢變小,殘氣穩定安全消耗中,消防隊將持續噴水降溫,所有作業預計在8日完成。

芳香烴

苯、甲苯、二甲苯三種芳香烴異構體,是重要的石油化工原料。天然氣烴類混合物經過去乙烷(分餾)塔後,分離出乙烷及分子量更小的成分,其餘丙烷及丙烷以上組分的混合物再進入去丁烷(分餾)塔。通過該塔,生產出符合標準要求的液化石油氣(LPG)和穩定輕烴(即天然汽油)。芳香烴可由輕油、汽油或煤焦油製造轉化製得,也可以將煉油廠的重要副產品丙烷與丁烷液化後,經過脫氫、烯烴聚合、環化與脫氫等反應,轉化成BTX芳香烴混合物。

六輕,是台塑第六輕油裂解廠的簡稱,在石化產業鏈中,輕油裂解產出的四大產品族群包括乙烯、丙烯、丁二烯及芳香烴,並進一步衍生出聚烯類、苯系列以及橡膠類等中間原料產品。此次發生氣爆事故的台化公司芳香烴三廠,主要負責芳香烴產品之生產與銷售,包含苯、鄰二甲苯(OX)、對二甲苯(PX)等。本次事故後,台化預計將同時減少苯以及對二甲苯的外銷量,並減少對自身下游工廠的供應,或將影響下游工廠稼動率。

六輕爆炸案相關產業鏈示意。
六輕爆炸案相關產業鏈示意。

台灣石油化學工業的發展是以逆向整合方式進行。自下游加工業的需求啟動,發展中、上游石化原料事業,建立石化工業完整的上中下游產業鏈,現有中油和台塑兩大石化工業體系。台化公司與台塑化、台塑、南亞並稱「台塑四寶」之一。以台塑集團的產業地圖來看,台化位於產業鏈中游,台塑化則位於更接近原油的上游位置,另二寶台塑、南亞生產的產品更接近下游。根據2018年財報,台化稅後淨利487.69億元,EPS達8.36元,獲利居台塑四寶之冠。

雖於現今站穩台塑四寶之冠,台化最早是卻以紡織業起家。其創立在1965年,初期於彰化製造木漿、嫘縈,並向下游發展紡紗、織布及染整加工等紡纖工廠,搭上台灣紡織業起飛的列車。1987年,台化開始跨足石化業;1990年踏入塑膠業;1995年,參與台塑企業的六輕專案計畫,開始在麥寮離島工業區投資建廠。自2000年開始,台化公司在石化、塑膠部門的營收首度超越纖維、紡織部門,正式轉型為石化塑膠公司。

然在台化公司轉型同時,環境保護理念逐步進入台灣政治議程,屢次發生工安與重大污染事件的台塑集團,必須開始面對新局。2010年,原選址於彰化的第八輕油裂解廠(國光石化)遭到激烈抗爭,最終總統馬英九透過經濟部轉達中油公司,以股東身分表達「不支持八輕建廠」的意向,是近年來經典的環境保護運動之一。雖非台塑集團的投資案,卻讓「石化污染」在台灣更加深植人心。

六輕歷年重大環境污染事件簿。
六輕歷年重大環境污染事件簿。

而本次的台化爆炸案,並非孤例,六輕廠區近年來氣爆、火災、氣體外洩事件頻傳,早已引起附近居民不滿。雲林縣政府表示,將要求廠方立即停工,在三天內提出檢討報告,縣府並同時依《空污法》規定重罰五百萬元。

南臺科技大學化材系教授蘇順發指出,台化芳香烴三廠主要產品為苯以及對二甲苯,生產出的苯供自用,供應下游的苯乙烯廠及苯酚廠,適逢此二廠正安排定期檢查,故對營收影響不大。但對二甲苯除自用,也有外售,估計影響月營業額約為新台幣10億元。

蘇順發說,此時正是東亞芳香烴廠的歲修潮,歲修原本就會對整體亞洲的苯相關化學品(對二甲苯、苯乙烯、苯酚、對苯二甲酸)供應產生影響,估計歲修將對每一種化學品的產能損失至少約5%。而本次的爆炸案,將在歲修之外,使東亞芳香烴廠供給更加吃緊。

(本文蒙新興科技媒體中心協助聯繫學者提供專業意見,特此致謝。)

讀者評論 0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目前沒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