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德國總統聖誕致辭:民主體制的強大,取決於傾聽、辯論和妥協

當社會共識分崩離析,而人們除卻相互撕扯之外就幾乎無法對話,我們將面臨怎樣一個世界?

德國總統施泰因邁爾發表聖誕致詞:「沉默不語即是意味着停滯不前。」

德國總統施泰因邁爾發表聖誕致詞:「沉默不語即是意味着停滯不前。」攝:Hayoung Jeon/Pool via EPA/Imagine China

呂恆君/譯

刊登於 2018-12-27

#呂恆君

【編者按】本文是德國聯邦總統弗蘭克-瓦爾特·施泰因邁爾(Frank-Walter Steinmeier)的聖誕致辭,文中呼籲德國民眾加強溝通與辯論,從相互冷漠隔離的境遇中解脫出來,通過對話達成妥協,這才是民主體制得以強健生長、應對時代挑戰的根本。對於兩岸四地、尤其是香港和台灣的既有民主體制而言,這篇致辭不無借鑒之處,端傳媒邀請旅德學者呂恆君女士全文翻譯,以饗讀者。

恭祝各位聖誕快樂!

我衷心希望,諸位能於聖誕佳節重拾一年之中的缺乏:那就是時間——深呼吸的時間、 閲讀的時間、放鬆的時間,甚至僅僅只是睡個懶覺的時間。而此時此刻,同樣也是我們思考的時間:反思這一年來的重大事件,同時也思考新的一年最為重要的事情。

聖誕佳節也更有其特殊之處——我們終於擁有時間傾心交談了。勿庸置疑,這一時間屬於我們家庭中至親之人,但同時也特別屬於整年喧囂之中那些被我們所忽略的人。是時候致電問候老同學了,也是時候與鄰居們歡度咖啡時光。

對於我們許多人而言,聖誕佳節也是家庭歡聚的重要時刻,甚至包括一些比較特別的親人—— 我們或許早已知道,見面之時會因政見不合而發生爭執。是的,聖誕節擁有的不僅只有歌聲,有時還會擁有爭吵。

聖誕節擁有的不僅只有歌聲,有時還會擁有爭吵。

但我卻認為:當我們投入討論,這多麼美好;當我們彼此交談,這多麼美好!如果允許我為我們的國家許下一個心願,我只期望:討論與交談多多益善!

在我的印象之中,我們德國人越來越排斥彼此交談,甚至連相互之間的傾聽也越來越少。當我們環顧四周,特別是在社交媒體,四處充斥着惡語、聒噪,以及日復一日的憤懣。

然而,比這些聒噪更令我擔心的,卻是許多人的沉默。越來越多的人退回到自己的「同温層」、退回到自己打造的肥皂泡。在那裏,所有人永遠百分之百地彼此贊同——包括誰不屬於這個圈子、誰不屬於這個社會。

比這些聒噪更令我擔心的,卻是許多人的沉默。

但無論我們對他人多麼惱怒,或者他人也多麼希望我們壓根就不存在,仍然還有一件事情適用於明天:那就是我們都屬於這個國家——無論我們的出身、膚色、生活方式、或者喜歡的球隊。

這正是民主的美好之處,但同樣也是它的艱辛之處。我們必須再次學會辯論,而非彼此攻擊,我們必須再次學會接受我們之間的分歧與異見。聖誕佳節的家庭團聚已使我們知悉:即便人們爭得面紅耳赤,事後也可重歸於好。但若誰也不願說話,或者拒絕傾聽,當然也就無從達成更近一步的解決方案。沉默不語,即意味着停滯不前。

沉默不語,即意味着停滯不前。

親愛的同胞,這有賴於您,這有賴於我們其中的每一位:去和那些與您觀點相左的人們交談!去有意識地與他們交談——那些對其您可能持有先入為主的看法、但卻尚未真正交換過意見的人們。

這種嘗試是有價值的。這是我對您的聖誕祝願,亦是我對明年的期望。讓我們共同致力,讓我們的社會保持彼此的對話!

當社會共識分崩離析,而人們除卻相互撕扯就幾乎無法對話,我們將面臨怎樣一個世界?看看我們周遭的社會吧:巴黎街壘的熊熊烈焰,美國難以逾越的政界鴻溝,英國脱歐的憂心忡忡,以及歐洲在匈牙利、意大利與其它地方面臨的挑戰......處於歐洲中心的我們,當然無法倖免於這些事態的衝擊,何況在我們國家內部也存在着不確定性、擔心與憤怒。

當社會共識分崩離析,而人們除卻相互撕扯就幾乎無法對話,我們將面臨怎樣一個世界?

或許,這就是您今晚聖誕佳宴之中的一個話題。但是,我願儘可能地向您清晰闡述我作為聯邦總統每日的經歷與感受。那就是:我們的民主是強大的!千百萬人們在為之努力,這其中也包括您。無數公民在鄰里、社團或者政界積極為社會服務,包括自己的工作崗位與自願者協會。還有那些此時此刻也堅守在醫院、警察局、消防隊、養老院,無論是身處國內還是國外的公民。我要特別衷心感謝今晚堅守崗位的所有人。

正是你們使我們強大!我們民主制度的強大取決於我們的行為。它建立在這樣的基礎之上:我們表達自己的意見,併為我們自己的利益進行辯護。它也警醒着我們:他人的觀點也有可能是正確的。共同尋求最終的妥協,這並非我們的軟弱,反而彰顯出我們的優點——達成妥協的能力,正是民主制度的優勢與長處。

達成妥協的能力,正是民主制度的優勢與長處。

那麼,就讓我們相信自己!就讓我們信任這個國度!這是我們的國家,這是我們的民主制度。

對於新的一年,我充滿美好的信心,也衷心希望每一位公民都信心滿滿。願大家享受這蒙受上帝祝福的聖誕節!

(呂恆君,德國柏林洪堡大學亞非研究所文學批評哲學博士、德國漢學學會會員。原文參見:德國總統府網頁,德文版與英文版有細微差異,本文譯自德文版,兼參考英文版。)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