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在長達一年半的談判之後,英國與歐盟之間終於達成了一份585頁的脱歐協議草案。12月11日週二,文翠珊(Theresa May,德蕾莎·梅伊)將攜帶這份協議在英國議會接受投票,被視為脱歐協議的生死一戰。脱歐進程如何走到今天?英國怎樣被脱歐逼到牆角?文翠珊能否突破重圍獲得支持?在「最險一戰」即將到來之際,端傳媒聯手「歐羅萬象」知識社群,為您帶來對此次事件的詳細解讀。
本次對談嘉賓為王中原(復旦大學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講師,荷蘭萊頓大學比較政治方向博士)、 徐一彤(前陸媒歐洲新聞編輯)和曲蕃夫(劍橋大學博士候選人;英國保守黨華人之友成員),對談由旅歐媒體人王磬主持。

脱歐協議表決:通過概率趨近為零?
主持人:三位能不能先簡要介紹一下,脱歐的來龍去脈和目前的總體進展?
王中原(以下簡稱王):英國脱歐的整體進程可以追溯到2013年。當時討論英國2015年大選時,保守黨時任首相卡梅倫說,如果他們能夠勝選,就將舉行英國脱歐公投。 他可能一開始也沒料想到議會選舉會獲得多數勝利。但是2015年,他贏得太過順利,導致無法拒絕推進公投。最後在2016年6月23日的全民公投中,脱歐陣營以51.9%微弱優勢獲勝。
卡梅倫因為公投結果而主動辭職,由文翠珊領導新的政府,2017年3月29日開始啟動英國脱歐程序。按照歐盟法,特別是羅馬條約以及歐盟的聯盟條約,兩年之後,也就是2019年3月29日那天,英國正式脱離歐盟。目前是2018年底,所以距離「大限」只有四個多月時間。
最新進展是,今年11月中旬,英國與歐盟就脱歐協議具體內容達成初步一致;隨後也獲得了英國內閣同意,但也導致部分脱歐派官員辭職,接下來就看如何繼續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