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深度

李立峯:Facebook真的是「老嘢」專用?

時事和私事的關連,對成年人來說的確較為緊密。

人們用某個社交媒體平台來做甚麼,始終也取決於使用者自己建立的使用方式,而不同年齡層的使用者,可能在使用方式上有不同傾向。

人們用某個社交媒體平台來做甚麼,始終也取決於使用者自己建立的使用方式,而不同年齡層的使用者,可能在使用方式上有不同傾向。攝:林振東/端傳媒

刊登於 2018-10-27

#李立峯#媒體觀察

隨著社交媒體使用普及化以及社交媒體平台的多元發展,近年的社會討論,早已由「甚麼人使用社交媒體」轉為「人們使用甚麼社交媒體」。在香港,「老嘢先用Facebook」,雖然不必符合事實,但幾乎成了口頭禪。對30歲或以上的市民來說,只要有興趣的話,開始使用Instagram並不困難,但Snapchat卻真的令不少稍為年長的人摸不著頭腦。

對關注新聞傳播的人而言,探討的問題也可以從「甚麼人使用社交媒體接觸新聞」轉為「人們使用甚麼社交媒體接觸新聞」。如果年輕人真的轉向Instagram和Snapchat,這代表他們也會在這些平台上接觸新聞資訊和討論時事嗎?抑或對不同世代的使用者來說,不同社交媒體平台有明顯的功能劃分,有些用來談時事,有些用來談私事?

後生與長輩,誰喜歡在哪裡看新聞?

人們會用某個社交媒體平台來做甚麼,部份受該平台的「建築特徵」(architecture)影響,包括平台的基本功能設置、與別人建立連繫的方式(如是否需要對方確認才能建立連繫)、演算法(algorithm)等。另外,部分亦取決於各社會組織和機構有沒有進駐該平台。例如在香港,Facebook之所以成為很多香港市民接觸新聞的渠道,基礎亦在於很多新聞機構和社會組織都在Facebook建立了專頁。對使用者來說,在Facebook上追蹤這些專頁以及分享其內容是彈指之間的事,使用者也可選擇「開地球post」,讓所有Facebook用戶都可以閱讀到貼文內容。相比之下,雖然用WhatsApp分享時事資訊也絕不困難,但若要一次過廣傳一則新聞內容,在WhatsApp上做,仍然不及在Facebook上那麼簡單。

當然,平台特徵不完全主宰人們如何使用,同樣是使用Facebook,有人極少談論時事,有人不停轉發新聞。人們用某個社交媒體平台來做甚麼,始終也取決於使用者自己建立的使用方式,而不同年齡層的使用者,可能在使用方式上有不同傾向。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