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深度

「北方的深圳」在等待,丹東還相信「改革開放」嗎?

朝鮮改革開放的神話說了十幾個年頭,鴨綠江這邊,丹東一直在等待。房價成了伺機而動最顯眼的指標,半島每有新鮮勢頭,丹東便會迎來一次「炒房高潮」。然而,每一次的聲勢浩大之後,人們並沒有看到預言中的經濟崛起。這一輪為神話買單的,多是外地人。

考慮到丹東在中朝貿易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與發展潛力,中國的許多對朝經濟開發計劃與投資都在此選址。帶着「丹東必成為朝鮮第一個開放口岸」這一經不起推敲的信心,丹東繼續聚攏着來自各地的伺機者。圖為丹東的一個住宅物業項目。

考慮到丹東在中朝貿易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與發展潛力,中國的許多對朝經濟開發計劃與投資都在此選址。帶着「丹東必成為朝鮮第一個開放口岸」這一經不起推敲的信心,丹東繼續聚攏着來自各地的伺機者。圖為丹東的一個住宅物業項目。攝:Fred Dufour/AFP/Getty Images

特約撰稿人 陸子定 發自丹東

刊登於 2018-10-16

九月,丹東最熱鬧的一個夏天終於接近尾聲。丹東是一個住有240萬人口的遼寧省地級市、中朝邊境線上最大的邊境城市,隔着一條鴨綠江與朝鮮新義州市相望。河道最窄處僅十幾米。丹東市中心和鴨綠江邊有許多朝鮮餐館,許多商店的招牌也多使用中朝雙語。這座城市的命運,與一江之隔的朝鮮緊密相連。

丹東最初為人所知便是1950年6月25日開始的朝鮮戰爭(韓戰,中國大陸稱抗美援朝戰爭)。儘管金日成在戰爭初始迅速佔領了韓國的大部分領土,但隨着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隊的進入,朝鮮人民軍節節敗退,直到中朝邊境線。1950年10月,中共元帥彭德懷率領的「中國人民志願軍」開始跨江作戰,部分主力便從丹東的兩座鴨綠江大橋進入朝鮮;一個月後,聯合國軍對這兩座大橋進行多輪轟炸,其中一座被攔腰炸燬,朝鮮方向一側的橋梁落入水中。如今,這座斷橋已成了丹東吸引遊客的一道風景。

戰爭已經過去近70年,但是,每當半島局勢發生變化,丹東便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一次又一次地被推上風口浪尖。由於2006年開始的聯合國制裁,絕大多數國家都切斷了與朝鮮的貿易,這使朝鮮豐富的礦產、水產品與工業產品無法直接出口到國外。中國並未嚴格實施制裁,成了朝鮮的「生命線」。如今,中國是朝鮮最大的貿易伙伴,其中,丹東承擔了超過七成的中朝貿易。考慮到丹東在中朝貿易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與發展潛力,中國的許多對朝經濟開發計劃與投資都在此選址,例如2010年開始建設的新鴨綠江大橋、朝鮮島嶼黃金坪和威化島邊境合作經濟區等等項目,以及衍生的可容納40萬人的住宅項目——這些被統稱為「國門灣新區」,也便是丹東新區。

新區位於丹東老城區西邊約十公里,佔地61.8平方公里。以朝鮮開放為希望,這裏一次次地帶動丹東房地產升值。最近的例子便是剛剛過去的2018年夏天。4月下旬,丹東新區房價暴漲,漲幅達30%,甚至出現「一日一價」、「一日幾價」的行情,從每平方米人民幣三四千漲到六七千元。中國大陸五一黃金週假期,許多外地炒房團趕來看房搶購。丹東新區一時出現了許多來自瀋陽、大連的車牌,炒房客中也不乏來自北京和上海的投資者。炒房熱潮熱熱鬧鬧持續了一個月。這並非丹東的第一次炒房潮,帶着「丹東必成為朝鮮第一個開放口岸」這一實則經不起推敲的信心,丹東繼續聚攏着來自各地的伺機者。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