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深度

張牧揚:中國稅制——「帕累托改進」終結後,能否走向真正普惠?

推廣到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問題上看,由於已經很難再有「帕累托」式的政策空間,我們應該調轉車頭,走向一個低稅負、嚴徵管、重公平的普惠型的政治經濟體制。

最近一陣,隨着全國人大通過《個人所得税法》修正案的通過,關於中國企業和居民税收負擔的話題在各類網媒和自媒體不斷成為公眾熱議的對象。圖為北京的商場。

最近一陣,隨着全國人大通過《個人所得税法》修正案的通過,關於中國企業和居民税收負擔的話題在各類網媒和自媒體不斷成為公眾熱議的對象。圖為北京的商場。攝:Greg Baker/AFP via Getty Images

刊登於 2018-10-04

#張牧揚#評論

最近一陣,隨着全國人大通過《個人所得税法》修正案的通過,關於中國企業和居民税收負擔的話題在各類網媒和自媒體不斷成為公眾熱議的對象。

儘管此次《個人所得税法》的修訂,將個人所得税免税收入的額度從每月3500元提高至平均每月5000元,並引入按年計徵和專項扣除等計算方法,但隨着明年初社保「五險」費用統一改由税務機關徵繳,市場上普遍擔心,這一變化會導致原先為員工少繳甚至不繳社保的企業的負擔驟然加重,甚至引起企業的大面積倒閉。

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政策思路有兩個特點。其一是「少動存量、多動增量」,其二是政策偏向於「特惠」而非「普惠」。

之所以會有這方面的擔心,一個原因是,此前幾年陸續實行的「營改增」改革的減税效果並不讓市場感到滿意。2018年上半年,在強大的經濟增速下行壓力下,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仍然同比增長10.6%,其中税收收入同比增長14.4%。高速的財政收入增長,以及一些企業家在公眾場合關於税負較重的言論,使得大家對於李克強總理關於「營改增」會使得所有行業的税負「只減不增」的承諾產生了懷疑:

究竟中國的税制改革(包含社保制度改革)有沒有減輕企業和家庭的負擔?在當期經濟增速下行的情況下,為什麼税收收入仍然高速增長?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