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深度

「美元是新的反對力量」——旅台土耳其學者眼中的「里拉危機ABC」

從民主到專制主義的倒退,嚴重打擊了土耳其經濟。政治衰敗導致的經濟衰退,最終將導致政治變革的訴求,但要逆轉人才流失、智力外遷和對經濟的信心,並不容易。

我記得剛來台灣時,1美元兑換1.22土耳其里拉,隨後比率急劇上升,到我寫這篇文章時,大約在1美元兑換6到6.5里拉之間。

我記得剛來台灣時,1美元兑換1.22土耳其里拉,隨後比率急劇上升,到我寫這篇文章時,大約在1美元兑換6到6.5里拉之間。攝:Chris McGrath/Getty Images

邱柏宏

刊登於 2018-08-30

#邱柏宏#評論

上週,國際媒體的注意力焦點集中在土耳其里拉的幣值暴跌,及其對新興經濟體的廣泛影響,甚至波及台灣股市。作為在台灣生活了13年的土耳其人,我第一次看到台灣媒體如此廣泛地報導關於土耳其經濟的新聞。

我在台灣生活了很久,記得剛搬到台灣時,1美元大約兌29至30元新台幣,和現在差不多,除非有全球性的波動,否則幾乎從沒變過。但是我記得剛來台灣時,1美元兑換1.22土耳其里拉,隨後比率急遽上升,到我寫這篇文章時,大約為1美元兑換6到6.5里拉。

土耳其人為何鍾情外匯?

當經濟波動時,美元和歐元等外幣是土耳其人眼中的避風港;因此,一旦人們感覺到危機來臨,就立刻衝向銀行或者貨幣兑換處,搶購美元或者歐元。由於土耳其里拉頻繁波動,人們使用美元或者歐元來買賣汽車或不動產的情況在土耳其非常普遍。曾幾何時,人們再次信任土耳其里拉,停止使用外幣;但兌換外幣這種做法,仍然是土耳其人在上次經濟危機中習得並掌握的一種策略。

2001年危機是一個政治時代的終結,但同時也催生了埃爾多安領導的「正義與發展黨」。人們把正發黨視為救星,因為他們都一門心思地把重振經濟視為第一要務。

上次嚴重經濟危機爆發於2001年,當時利率超過了3000%,外資撤資規模超過700億美元。人們蜂擁搶購外匯,土耳其央行失去鉅額儲備。這場危機終結了一個政治時代,但同時也催生了埃爾多安(艾爾多安)領導的「正義與發展黨」(AKP)。人們把正發黨視為救星,因為他們都一門心思地把重振經濟視為第一要務。最初的幾次選舉使得正發黨在議會裡擁有穩固多數席位,正發黨也全力繼續履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援助計劃,這一計劃大獲成功,恢復了土耳其人民對經濟的信心,埃爾多安此後在一系列政治行動上大有斬獲。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