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深度影像

影像:孤獨的哨站 60年後的金門

從前擾敵的工具,仍播放鄧麗君的歌,曾經多少個破碎的月夜,呼喚過彼岸的人。

2018年8月19日,旅客在金門獅山砲陣地觀看工作人員表演砲彈射擊。

2018年8月19日,旅客在金門獅山砲陣地觀看工作人員表演砲彈射擊。攝:陳焯煇/端傳媒

端傳媒記者 陳焯煇 發自金門

刊登於 2018-08-24

#影像

有這樣的島嶼,離本土遠,離敵方近,戰爭為之帶來繁榮,和平令它略顯荒涼,隨後絡繹的旅客成了經濟動力,哀嚎的戰地成了旅遊點,從前不絕的砲火,若不是周年紀念,記憶大概如硝煙消散。

金門和烈嶼(又稱小金門)被大陸三面包圍,台灣最前缐的孤獨哨站,眺望著咫尺天涯的廈門。60年前,1958年8月23日黃昏,共軍2小時落彈4萬餘枚,國軍傷亡慘重,轟了44天,卻不失城池,其後二十年的金門,時而被共軍砲撃,始終沒打進去,島上的人無力反攻,蔣介石卻執意堅守,於是金門建築在生死的邊界,累積著冷戰的傷痕。

走過滄茫海岸,有很多哨站、碉堡、坦克、寄生著貝殻的軌條砦和貓公石,「還我河山」的口號皆仍在。豎立在路中央的戰爭雕塑,和冷清的軍人理髪店,訴說著金門的往昔,聽著小金門村民回憶曾經熱鬧的街道,隨駐軍減少已經不再,「小三通」後,進駐的是大陸旅行團,格格不入的名店商場於金門開業,歷史裡的愛恨,消解在旅遊消費中。

1979年中美建交,此後再無砲戰,近日金門更引入福建水。不過,小島的未來,依然寫在戰爭之上,例如利用共軍砲彈所製造的馳名鋼刀,例如60周年回太武山公祭,獲贈高梁酒的國民黨老兵;例如,北山斷崖有個播音牆,從前擾敵的工具,仍播放鄧麗君的歌,曾經多少個破碎的月夜,呼喚過彼岸的人。

2018年8月20日,小金門海岸上的假士兵,u001b槍口對準中國廈門市。
2018年8月20日,小金門海岸上的假士兵,槍口對準中國廈門市。 攝:陳焯煇/端傳媒
小金門頭井湖戰史館內有高倍望遠鏡,遊人可遠看中國廈門市。
小金門頭井湖戰史館內有高倍望遠鏡,遊人可遠看中國廈門市。攝:陳焯煇/端傳媒
八二三砲戰六十周年之際,有攝影師帶著模特兒到金門海邊的戰時遺跡上進行藝術創作。
八二三砲戰六十周年之際,有攝影師帶著模特兒到金門海邊的戰時遺跡上進行藝術創作。攝:陳焯煇/端傳媒
2018年8月18日,在湖井頭戰史館的工作人員,背後是砲戰油畫。
2018年8月18日,在湖井頭戰史館的工作人員,背後是砲戰油畫。攝:陳焯煇/端傳媒
金門金合利鋼刀廠老闆吳朝熙正在製刀,由於20年間百萬枚砲彈落在金門,刀廠大量收集砲轟金門的砲彈,將之鍛造刀具,金門菜刀現成了馳名手信。
金門金合利鋼刀廠老闆吳朝熙正在製刀,由於20年間百萬枚砲彈落在金門,刀廠大量收集砲轟金門的砲彈,將之鍛造刀具,金門菜刀現成了馳名手信。攝:陳焯煇/端傳媒
2018年8月21日,古寧頭戰役紀念碑旁的村落。
2018年8月21日,古寧頭戰役紀念碑旁的村落。攝:陳焯煇/端傳媒
金湖廣場內名店的櫥窗。「小三通」後,不少中國旅行團來金門購物,吸引大型商場於小城開業。
金湖廣場內名店的櫥窗。「小三通」後,不少中國旅行團來金門購物,吸引大型商場於小城開業。攝:陳焯煇/端傳媒
2018年8月20日,小金門海灘上佈滿軌條砦,一名海灘工作人員正在歇息,對岸為u001b中國廈門市。
2018年8月20日,小金門海灘上佈滿軌條砦,一名海灘工作人員正在歇息,對岸為中國廈門市。攝:陳焯煇/端傳媒
連接金門與小金門的渡輪上,騎電單車的居民正等候靠岸。
連接金門與小金門的渡輪上,騎電單車的居民正等候靠岸。 攝:陳焯煇/端傳媒
2018年8月22日,金門金城鎮的海鮮大排檔坐滿居民和旅客。
2018年8月22日,金門金城鎮的海鮮大排檔坐滿居民和旅客。攝:陳焯煇/端傳媒
2018年8月18日,金門金湖鎮的u001b寺廟外,擺放著祭祀的豬。
2018年8月18日,金門金湖鎮的寺廟外,擺放著祭祀的豬。攝:陳焯煇/端傳媒
金門古洋樓曾為共軍指揮所,牆上佈滿戰爭痕跡,旁邊現在是一間民宿,與古洋樓相連。
金門古洋樓曾為共軍指揮所,牆上佈滿戰爭痕跡,旁邊現在是一間民宿,與古洋樓相連。攝:陳焯煇/端傳媒
小金門頭井湖戰史館內旅客在自拍。
小金門頭井湖戰史館內旅客在自拍。攝:陳焯煇/端傳媒
小金門島上豎立了一個蔣介石像,空地被野草和牛佔據。
小金門島上豎立了一個蔣介石像,空地被野草和牛佔據。攝:陳焯煇/端傳媒
金門東北面的獅山砲陣地,工作人員正在表演上砲彈。
金門東北面的獅山砲陣地,工作人員正在表演上砲彈。攝:陳焯煇/端傳媒
金門馬山播音站內,鄧麗君的人型紙板在播音室𥚃。
金門馬山播音站內,鄧麗君的人型紙板在播音室𥚃。 攝:陳焯煇/端傳媒
金門北山斷崖能遠眺廈門,那𥚃的播音牆,仍放著鄧麗君的歌。
金門北山斷崖能遠眺廈門,那𥚃的播音牆,仍放著鄧麗君的歌。攝:陳焯煇/端傳媒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