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深度

「回收還是我們的信仰嗎?」中國停收洋垃圾以後

回收作為一種生活理念,其實也離不開政治經濟塑形。中國拒收洋垃圾不過一年,美國最熱愛回收的城鎮從產業鏈到市民生活都在吃力調整已有模式。

俄勒岡州是美國垃圾回收的先鋒地區,早在1976年便率先通過「空瓶回收議案」。圖為波特蘭的一家回收工廠。

俄勒岡州是美國垃圾回收的先鋒地區,早在1976年便率先通過「空瓶回收議案」。圖為波特蘭的一家回收工廠。攝:Derek Davis/Portland Press Herald via Getty Images

端傳媒記者 甯卉 發自 波特蘭

刊登於 2018-08-21

「回收生活垃圾是波特蘭人的宗教信仰,但如今這個城市卻深陷回收危機。這是因為我們回收得不對。我們只顧熱火朝天地回收,卻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做什麼。」植物學家里德爾(Edwin Reidel)對6月初讀到的這篇新聞印象深刻。報導告誡和里德爾一樣居住在美國俄勒岡州首府波特蘭(Portland)的市民,要學習更好的回收習慣。

俄勒岡州是美國垃圾回收的先鋒地區,早在1976年便率先通過《空瓶回收議案》。首府波特蘭夾在西雅圖和舊金山之間。近些年,許多被灣區房價趕走的年輕人搬到這座劃有自行車道的小城。他們騎着單車,帶來瑜伽和咖啡館,建起精釀啤酒廠和素食餐廳,奉行環保有機的生活方式,回收生活垃圾是其中最不可或缺的一項。

49歲的里德爾小心地對生活垃圾分類和回收,稱之為自己的「第二天性」。他的廚房裏備有回收有機垃圾的小箱子,院裏擺着一整列垃圾桶:可回收垃圾一桶、玻璃瓶和錫罐一桶、綠化植物廢棄物一桶、其餘垃圾一桶。他積攢的啤酒瓶罐,送回超市可以兑換10美分。不過,他把瓶罐收納在箱裏,放在路邊。那樣,急需現金的無家可歸者可以拿去換錢。

不久之前,里德爾樂於堅持這種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今談起來,他語氣裏已經帶着自嘲,說這只是「波特蘭人的自我感覺良好」。他最近知道,回收物從他的庭院被搬走之後,並不是在美國的工廠裏被「神奇地再生利用」。「我第一次知道,這些回收物一直被送去中國,污染也轉移到那裏,中國如今不想再接受這些垃圾了」,里德爾有些疑惑,「原因是我們出口的回收物裏雜質太多了——真的是這樣嗎?」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