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深度中美貿易戰

「美國優先」與「聯中抗美」外的第三條路:德國如何在中美貿易戰中脫困?

德國和歐盟依託美國,以及對中國抱持幻想的時代真的過去了。

中國政府努力爭取與歐盟及其個別成員國的合作,企圖建立能一同建立「統一戰線」,制衡美國總統川普所推動的保護主義及孤立主義,但這一政治企圖,目前看來,已經在歐洲遭遇了失敗。圖為2018年7月9日,中國總理李克強和德國總理梅克爾在德國柏林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

中國政府努力爭取與歐盟及其個別成員國的合作,企圖建立能一同建立「統一戰線」,制衡美國總統川普所推動的保護主義及孤立主義,但這一政治企圖,目前看來,已經在歐洲遭遇了失敗。圖為2018年7月9日,中國總理李克強和德國總理梅克爾在德國柏林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攝:Jacobia Dahm/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戴達衛(David Demes)

刊登於 2018-08-08

#美國#戴達偉#中美貿易戰#評論#中國大陸

當中美貿易戰愈燒愈熱烈時,中國政府努力爭取與歐盟及其個別成員國的合作,企圖建立「統一戰線」,制衡美國總統川普所推動的保護主義及孤立主義,但這一政治企圖,目前看來,已經在歐洲遭遇了失敗。

7月25日,歐盟執委會主席榮克(Jean-Claude Juncker)親自到華府與美國總統川普進行談判,努力將越演越烈的歐美貿易糾紛撲滅。雖然美國持續對來自歐盟的鋼、鋁等金屬進口分別課25%和10%的關稅,雙方卻達成暫時的停戰協議,決定將以零關稅為長遠目標進行無條件的談判。

榮克與川普在談判後的記者會上意外地融洽,看上去「兩情相悅」,或許會令前幾天才在北京接見榮克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恍然——中國原以為能夠與歐洲聯手抗美的合作,似乎被歐盟利用來加強其在華盛頓談判桌上的槓桿。

外界或許奇怪,在川普貌似有意撕破傳統西方同盟,並且傾向與其結盟半世紀之久的歐洲拆夥之際,為何歐洲領導人一方面沒有完全拒絕中國的獻媚,而另一方面又暫時保持原有的航向,未來更或許在兩個強國之外,選擇「第三條路」?作為歐盟最重要成員國之一的德國,或許已經做出了新的選擇。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