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深度

黎蝸藤:中國的「祖宗領土」,說法一直在變

中國只有抛棄這種「老祖宗留下的領土」思維方式,才能真正與現代國際準則兼容。

直到1935年第一次地圖開疆,南沙群島與黃岩島才畫在中國版圖上。圖為南沙群島美濟礁。

直到1935年第一次地圖開疆,南沙群島與黃岩島才畫在中國版圖上。圖為南沙群島美濟礁。攝:DigitalGlobe via Getty Images

刊登於 2018-08-03

#評論#黎蝸藤

6月26日,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首次訪問中國,並會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兩人在討論到南中國海問題時,習近平表示:在涉及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問題上,中國態度是堅定且明確的,「老祖宗留下的領土一寸也不能丟,別人的東西我們一分一毫也不要」。

中國的態度看似「人畜無害」,但為何世界還是如此擔心中國的擴張呢?蓋因,中國所謂的「老祖宗留下的領土」為何,全憑中國定義。現在看來,所謂「老祖宗留下的領土」大致是清朝的遺產。但細思之下,又並非如此簡單。

老祖宗留下的領土,首先存在「誰是老祖宗」的問題,關鍵就是「清朝是不是中國」。二戰之後這個問題沒有太大爭議,「清朝即中國」;但自從上世紀九十年代,「新清史」學派提出清朝的「滿洲特性」之後,越來越多的人產生「清朝不是中國」的質疑。這個問題討論起來比較複雜,也很難有共識。礙於篇幅,這裡暫且不討論。

但即便承認「清朝是中國」,對何謂中國的「傳統領土」,中國大約還有四套説辭。按照這些說辭各自關注的疆域範圍,從大到小排列,依次為國恥派、清朝最大疆域派、清末疆域派和民國疆域派。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