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場

讀者來函:《我不是藥神》——個人英雄主義當不了藥神

電影裏給了程勇「英雄」的光環,再給了群眾「善良單純」的性格,一方面偏離了真實世界,另一方面仍是戰狼Ⅱ時的「個人英雄主義」。

《我不是藥神》電影劇照。

《我不是藥神》電影劇照。網上圖片

墨晴

刊登於 2018-07-05

#讀者來函

內文涉及電影《我不是藥神》劇透。

【編者按】有話想說嗎?端傳媒非收費頻道「廣場」歡迎各位讀者投稿,寫作形式、立場不拘,請來函community@theinitium.com,跟其他讀者分享你最深度的思考。

前兩天「吃瓜群眾」將徐崢送上微博人氣榜單,山爭哥哥實實在在刷了一波流量,這源於徐崢主演的《我不是藥神》將要上映,點映場對徐崢的演技一致好評。昨晚抽時間看了這部片的點映,散場後我和朋友講,「就像看了一部戰狼Ⅲ」。回來細想想,其實更像《芳華》吧。

情節鋪陳:放大美好的一廂情願

首先說下除了情懷以外的東西,劇情安排快慢適宜,對主演心理過程的蜕變是層層遞進的,雖然最後有點誇大,但整體是有結構的。演員的演技基本保持在及格水平線以上,徐崢算是正常發揮吧,個人覺得沒有從前細膩了,有幾個片段流露出演技疲軟的痕跡,相比之下王傳君和章宇都要細膩很多,周一圍戲份不多但有幾個眼神也十分出彩。幾個女性角色的表現不錯,王佳佳飾演的妻子很有亮點。

說完這些來說說情懷。

網上有很多人認為這部片為了過審加上了結局部分的字幕,然而其實在我看來這整部片都是在「逃避」過審——對政府閉口不談,對進口藥過分醜化,對主演們及病人們過分美化,如果這故事真的發生在中國,不會有兩個小時的情節,分分鐘就會結束。

電影裏給了程勇「英雄」的光環,再給了群眾「善良單純」的性格,一方面偏離了真實世界,另一方面仍是戰狼Ⅱ時的「個人英雄主義」。

近幾年大陸國產片擺脱了好人壞人陣營的區分而開始追求「角色的立體感」,主角往往都註明有優點和缺點,但常常塑造的相當扭曲。一個有血有肉的人往往不是單純的好人也不是單純的壞人——這個出發點沒錯,然而一個有血有肉的人他的所有性格必然是有關聯的是有前因後果的,並不是單純拿一些優點和缺點貼在他身上就好了。

徐崢所飾演的程勇隨着故事的推動心理產生變化沒問題,但是從開頭看來這個人是一個長期家暴妻子的男人(離婚後依然未曾收斂),且其經營着一項不靠譜的事業毫無起色,這就為後面所塑造的人性和温柔、以及事業有成形成一個天差地別的對比,這種對比讓我覺得角色性格撕裂過大,難以自圓其說。如果看過故事原型應該知道,程勇的原型也是一位慢粒白血病患者,這為他決心代購藥物做了一個有力的鋪墊,電影將程勇一開始的決心與缺錢掛鈎,後來重新代售並按原價售賣比作「還良心債」,雖然鋪墊的也有一定道理,卻仍然有一種一廂情願的感覺。

片中的其他人被塑造得過分放大了「義氣」和「信任」——這不是一個真實中國存在的社會和群體。群主一呼應大家便都信任,我知道在病友群裏大家對群主的信任是極高的,然而並不代表會有100%,但在這件事上:只要有1%的不信任故事就會提前結束。因此我說這是一個美好的烏托邦,充滿了自欺欺人的一廂情願。舉個例子,在故事原型中,「程勇」是用信用卡和印度方面進行交易,他一開始借用了兩名病友的信用卡,一段時間後其中一名病友聽說信用卡交易數額大會被銀行懷疑是在洗錢,便不願再將卡借給「程勇」了。——這才是我認為應該真實發生在中國的故事。

電影裏給了程勇「英雄」的光環,再給了群眾「善良單純」的性格,一方面偏離了真實世界,另一方面仍是戰狼Ⅱ時的「個人英雄主義」。影片中真實的人該是王傳君飾演的那個不忍心拖累家人上吊自殺的病人,也該是那些默默圍着他屍體的看客,該是那個質問下屬誰來體諒他的警察局長,該是那個在程勇製衣廠門口苦苦哀求的病人妻子,也該是那個想要用身體報答程勇的病人媽媽,這些讓你感受到殘忍的瞬間,才是真實的。

我們貢獻的廉價的淚水毫無意義,一致的好評更暴露出來大眾的優越感和殘忍——我們根本沒有任何反思。

最讓我反感這部電影的一點就在於,他終止了一種關心和思考,他在最後用字幕的形式堵死了觀眾的疑問「哦,國家已經給解決了」,於是個人英雄主義的程勇賺得了大眾的眼淚,「高度重視」的國家贏得了大眾的信任和愛,這像是法制在線而不像是一部揭露現實的電影。

這部電影沒有揭露任何問題,反而撕裂這個社會,健康的人、大城市裏的小資產階級們、有錢人、中產階層從這部片裏獲得了心靈的滿足,甚至於健康的底層人民也可以從這部片裏獲得一種「國家兜底」的安慰,然而事實是怎樣呢?題材的辛辣為這部電影添了更大的光環,然而在我看來他辜負了這個題材,我難以想像真正徘徊在死亡線邊緣那些吃進口藥的病人看到這部片該是什麼感受,是該跪下來感謝嗎?我們貢獻的廉價的淚水毫無意義,一致的好評更暴露出來大眾的優越感和殘忍——我們根本沒有任何反思。

這部片同時讓我想起了《暴裂無聲》,從《芳華》到《暴裂無聲》,再到《我不是藥神》,他們都被定義為「不敢拍」的國產電影,這其中《暴裂無聲》只在結尾字幕逃避過審,而《芳華》和《我不是藥神》通篇地投機和逃避,但仍然被觀眾評價為「可以比擬高分韓國電影」,我不由得想說有些過分。

回望現實:血跡斑斑的一地狼籍

說完情懷來回歸一下現實,前幾天網上這條關於進口藥降税的消息:

新京報:

【進口藥降税未降價,是因藥品定價機制改革滯後】按照國務院的有關規定,自今年5 月1 日起,我國對28 類進口藥關税降至零,其中包含了治療癌症的常用藥。但如今一個多月過去了,有媒體在調查中卻發現,那些享受了進口關税新政紅利的藥品,銷售給患者的價格還依然未動,讓相關的家庭,頗感失落。28 類進口藥關税降至零,是很好的民生政策。而如何讓好的政策儘快發揮出「藥效」,則有賴於更進一步加快藥品定價機制改革。

抗癌藥物零關税,但是藥物價格不變,這中間的差價藥廠拿不到,那是去了哪裏呢?就不細說了。

為了「逃避審查」,這部影片塑造了正品進口藥「黑心藥商」的形象,在我看來惡意滿滿。我們都知道藥物研究過程對研究人員、研究器材、原材料等等都有很高要求,要花費大量的時間、金錢和心血,這其中研發過程的耗費遠遠多於生產過程,這也是仿製藥便宜而正版藥昂貴的原因。藥企想要低價,但經濟損失誰來彌補,入不敷出的話新的研究怎麼繼續下去?病人買不起就去怪藥企,在我個人看來是不合理的,藥物研究是一個持續時間很長的過程,研究出來一種新葯,通過生產有了回報才能再去做新的研究,這是一種良性循環。而病人希望藥企低價售賣就是斷了後人的路,藥企沒有收入無法支持下一步研究,甚至無法支持藥物生產,就無法達成良性循環。

個人英雄主義當不了藥神,潛心研發的醫學專家才是。

人民的收入和正版藥的價差應該是由政府或者社會來負擔,就像影片結尾說的正版藥入醫保,病人能用較低的價格買到正版藥獲得治療,政府填補資金用於支持藥物研究,才是正常的社會。個人英雄主義當不了藥神,潛心研發的醫學專家才是。

然而我們國家現在的情況一是醫保能報銷的進口藥數額較少,二是魏則西曾說過的有很多有效的治療藥國家沒有進口,因此大部分病人要麼原價購入正版藥,要麼通過國外違法代購,而貧窮的病人只能靠傳統藥物緩慢治療,讓人心痛。所以我說這部片結尾的字幕冷血在這一點,現在還遠未到歌頌的時候。更不要提今年五月一日才開始零關税,這故事的原型是在02年。

再來看看另外一則關於抗癌藥物的新聞,一名中國男子在印度機場被捕,是因為其隨身攜帶大量抗癌入境。有公眾號關於這則新聞的評論中不少人猜測:此人是國內假藥生產商,帶假藥去印度再轉手賣給那些去印度購買廉價藥物的中國人。這是真實的同胞,是像地溝油一樣的無良商家,也是電影裏張長林這個角色的真實映射。這個新聞讓人齒冷,就像電影裏說的「吃不死人但是是在騙人!是在害人!」

這部電影是碰了碰不得的題材,但其實我更希望他現實地揭露問題,在我看來編劇大幅度地對故事原型進行加工是沒必要的,如果真實地拍出原型的經歷,重點在病人的絕望、政策的無情、印度代購的小心翼翼走鋼絲、病人家屬的生活等等,我覺得比塑造這樣一個個人英雄主義的角色更能打動人。

關於醫療問題近幾年暴露出了很多,但除了醫鬧事件之外其他事件的關注度實在太低。看完電影我不禁想起今年年初的時候關於血液病用血的一刀切政策,無數血液病病人數九寒冬的年節時四處奔波求血,前不久我們才知道這其中有個曾在微博上四處找血想要活下去的病人已經去世了。

那些活在生死線邊緣的人,哪一個沒有血跡斑斑的故事,多了解一些就更難受一些。這部電影將矛盾歸為藥商和患者的矛盾是極其不負責任的,反映了現實中很多時候我們總以為是醫生和患者的矛盾、是醫院和患者的矛盾、是醫院和醫生的矛盾、是藥商和患者的矛盾,然而在中國,這一切都絕對不僅僅是兩個群體的矛盾,而是制度的矛盾、政策的矛盾,要解決這些問題,政府必須時刻被監督、時刻被鞭策、時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我期待這類電影多一點人文關懷,少一點歌功頌德。畢竟,我們距離及格線還有很遠。

作者後語:我知道一些是為了過審,只是有一萬種方法逃避過審,製片方卻選擇了更糟糕的一種。也許觀影後你會和我有不同看法,歡迎來交流。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