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話」千年:粽子起源和屈原可能完全無關?

楚人為了悼念屈原,用竹筒裝了米,丟到江裏祭祀屈原,不幸的是,這些要給屈原的竹筒粽都被江裏的蛟龍給「劫鏢」了,餓了好幾百年的屈原最後托夢給一個人......
粽,或作糉,又稱粽子,傳統以米為主的食品,並用葉子包裹於其外,為端午節應食品之一。

【編者按】有話想說嗎?端傳媒非收費頻道「廣場」歡迎各位讀者投稿,寫作形式、立場不拘,請來函community@theinitium.com,跟其他讀者分享你最深度的思考。你們家裏的粽子,都吃完了嗎?

「糉」,這個字認得嗎?

它就是那種台灣人在端午節時吃的,用竹葉、箬葉包裏糯米及餡料下去或蒸或煮的應節食品「粽」的本字。古籍上提到粽子,比較常看到這個字。

但不管是糉還是粽,都不是我們在端午節時吃的這食品的本名,我們認知中所謂的「粽子」,最早出現在文獻上的名字是「角黍」。西晉周處(236年-297年)的《風土記》云:「仲夏端五…俗重五日,與夏至同。先節一日,又以菰葉裹粘米,以粟棗灰汁煑令熟,節日啖。…黏米一名粳,一曰角黍,盖取陰陽尚包裹未分散之象也。」這一小段文字透露了多重的訊息。

首先,這個周處是那個處三害的周處嗎?

對的,就是那個曾經為禍鄉里,後來改過自新、射猛虎、斬蛟龍除了三害的周處。周處浪子回頭後發奮向學,後來成了學者,也當了官。《風土記》是他記錄家鄉東吳(今江蘇)風俗的一部書。書中提到這種以菰葉裹粘米,用灰汁煮熟的「角黍」就是粽子的老祖宗。而且,照上下文看來,粽子是夏至和端午都要吃的食品。而且很可能是先有夏至食粽的習俗,接著較晚形成的端五的習俗才「與夏至同」,也吃這種叫做角黍的食品。至於為什麼在夏至和端五要吃角黍?周處提供的說明是角黍的形狀/內在很像陰陽仍處於混沌一團,尚未分開的狀態(很像太極圖的概念)。

吃粽子還要討論陰陽?

是的,古人理解節日常常都用陰陽來解釋。端午/夏至正是北半球日照照好照滿,陽氣滿盈的頂點,陽氣一旦過了夏至的顛峰便要開始消退,同時陰氣也蠢蠢欲動。《禮記・月令》如此的形容仲夏:「是月也,日長至,陰陽爭,死生分。」陰陽激烈相爭的結果,會使得仲夏時期特別的生死交關。

聽起來超危險的。

也就是說為了不讓陰陽氣相爭之事造成宇宙人事的失調,於是利用交感巫術的原理,藉著粽子的陰陽包裹之象來模擬維持宇宙及體內陰陽氣之間的平衡。

吃粽子竟然可以促進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你一定沒想到吧!

但是,這也只是周處自己腦補的說法而已。

《風土記》中的角黍,更令人關注的是它對各種植物的運用。「以粟棗灰汁煮令熟」的角黍,應當很接近我們的鹼粽。方法是以草本植物的莖葉燒成灰後,煮水成灰汁,再用來煮食。當草本植物的莖燃燒後,水分及有機物逸散,剩下的灰含大量的鉀,而鉀與水作用成氫氧化鉀,具強鹼性。以此法作成的灰汁是鹼性溶液,烹煮食物可以讓食物加速柔軟。

周處是江蘇人,角黍應是源起於南方的食品。而用來包裹有粘性的黍米的葉子是水生植物「菰」,也就是茭白筍的植株。茭白筍葉雖然不如竹葉大,但《救荒本草經》說菰葉「似茅葉而長大闊厚」,應該仍是足以包裹成粽的。強調南方及水生植物是因為這顯示不管我們叫它「角黍」或「粽子」,都是要在有溫暖天候、可育成闊葉植物的環境,才可能產生的食品。以闊厚葉片包紮穀物加熱至熟,除了中國南方之外,至少還有台灣的原住民、東南亞各國的許多民族都有的烹調方法。南島語中,有許多動詞專指這種裹葉烹調的方式,也有「解開包裹烹調的葉子」的專屬動詞。世界各地所使用的葉片因生態環境而異,除了我們熟悉的竹葉,還有竹箬、月桃葉、香蕉葉、蘆葦、香蘭葉、荷葉、椰子葉等等。所使用的這些葉子,很多富含芳香,可以給穀物增添特殊風味。更重要的是這些植物的纖維要粗厚耐煮,才不致於葉子都煮爛了,內餡還沒有熟。而粽子的形狀也因應所使用的葉材有異,而發展出不一樣的形狀,有圓筒形、三角形、圓錐形、角錐形、秤砣形、枕頭形、手臂形,光是綁粽的手法技巧,就可以視之為一種值得保存的民間工藝。簡而言之,狹義的粽子是中國人在端午節時吃的應節食品,廣義的粽子則是跨文化跨族群、不限於特定時間食用的一種食品。

粽子起源和屈原可能完全無關?

閱讀至此,讀者有否發現,傳說中端午節的主角屈原,怎麼還沒出來領粽子吃呢?

目前可知最早提及屈原與粽子的關聯的是南朝梁吳均(469 - 520)的《續齊諧記》,其中記載了一個東漢年間的傳說。據說屈原在端午節投江,楚人為了悼念他,就在這一天用竹筒裝了米,丟到江裏祭祀屈原。不幸的是,這些要給屈原的竹筒粽都被江裏的蛟龍給「劫鏢」了。屈原因而托夢給一個叫做歐回的人,告訴他因為蛟龍害怕楝葉和五色絲,以後請在竹筒粽上塞楝葉(也是一種驅邪植物),並且用五色絲線綁好,蛟龍就不敢來搶了。歐回依言將作法告知眾人,餓了好幾百年的屈原終於吃到了這竹筒粽,後來還再度托夢給歐回表達他的謝意。

從年代排比看來,屈原死於公元前三世紀,而角黍最初見於記載是公元後三世紀的事,此時角黍與端午都尚與屈原無關。大約要再過兩百年,到公元五、六世紀的南北朝時才形成了划龍舟拯救屈原、吃粽子祭拜屈原的傳說。此時距離屈原去世已整整隔了八、九百年。這是民間文學中常見的後起事物附會到既有歷史人物的傳說現象。

而傳說歸傳說,不能當作習俗的起源。事實就是:粽子起源和屈原可能完全無關。

值得順帶一提的是端午紀念屈原的說法也不如許多人所相信的那麼普遍流傳。台灣的民間文學採集到的端午傳說,與中國許多省份的端午傳說一樣,以黃巢作為主人翁。故事提及黃巢起兵沿路燒殺擄掠,有一天遇到了為了躲避黃巢軍隊,有位女子牽著小兒,身背大兒的趕路逃難。黃巢詢問其故,得知女子為了要保全大伯骨肉,隨時準備犧牲自己生的小兒。黃巢深受感動,告知女子只要在門上插一枝綠色的植物作記號,黃巢的軍隊就不會侵犯那戶人家。等到黃巢的軍隊進了村子,發現每一戶的門上都插了青草,為了遵守對這名女子的諾言,即刻退兵,全村因而倖免。台灣也是以同樣的民間傳說來解釋五日節門上插驅邪植物的習俗,而屈原似乎只存在於文人知識份子聯吟詠詩的文學傳統之中。

粽子在台灣

台灣習俗中,粽子並非只在端午節出現。七月普度、九月重陽時都有綁粽的習俗。端午也不是只吃粽子,彰化鹿港、雲林北港及台南安平等泉州移民較多的地方,則在端午吃一種「煎嗲」,相關的傳說主人翁是鄭成功帶兵及女媧補天,也不是屈原。總之屈原/端午/粽子這樣的概念組合在固有的台灣民俗中相互關聯基礎十分薄弱。所以,當我訪問許多長輩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他們都只會回答:「彼就老輩傳落來的,咱就照安呢作啊(那就是祖輩們傳下來的,我們就照著作啊)。」曾經有位安平受訪的長輩,提及她是在電視普及之後,從新聞報導中才「學到」端午與屈原的關係。她同時表達了她的不以為然:「阮的肉粽,攏是提來拜公嬤,呔會有人去共掞落去水底乎彼个啥物屈原吃?(我們的粽子都是拿來拜祖先,怎麼會有人去把它丟到水底去給那位屈原吃呢?)」

就算不丟粽子給屈原好了,粽子可以送人吃嗎?這真的是個很嚴肅的問題。彰化海線的幾個鄉鎮有個送煞儀式,目的是將上吊自殺死亡造成的煞氣送出鄰里,以免亡靈怨氣再「掠交替」。因為在夜深時舉行,神秘恐怖,讓人聞之色變。這個送煞儀式民間稱之為「送肉粽」,據說是因為上吊死亡如粽繩懸吊粽子的聯想。雖說送煞不干粽子的事,但舊時台灣民俗的確把送粽子與死亡相關聯,視為不吉利的事。因為農業社會,粽子多半是家中自製。但是若是過去一年內有喪事,則喪家因為居喪,不能過節,於是過年不炊甜粿,端午也不綁粽子。此時親友為表慰問之意,就會應時致贈甜粿或粽子給喪家。因此一般民眾之間寧可自行購買,過年忌諱人家送甜粿,端午忌諱「送肉粽」。因為送人粽子恐怕會被視為詛咒人家家裏有喪事的歹兆頭,所以,互贈粽子時該有的民俗禮節就是要將繩結剪斷,不可成串送人。

舊有的民俗現代人已多半不曾聽聞,當今粽子衍生了更廣為人知的新義,就是「包粽」與「包中」的諧音讓粽子成為祝福應考學子金榜題名的好預兆。台語「粽」子發音為「tsàng」,包粽子叫做「縛粽」(發音為pa̍k tsàng),本來是無法形成「包中」這樣的諧音聯想的。但因為台語使用人口嚴重流失,以北方官話為基礎的「國語」形成台灣的強勢語言,進而覆蓋、取代台灣本土的傳統民俗。這是關注民俗的人,不能不加以區辨、留意的現象。

以上「粽話」(也是重話),提醒大家多多瞭解粽子「粽橫千年」的多元面貌。

(楊玉君,中正大學中文系教授)

編輯推薦

讀者評論 4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端午節,源於我們華夏的迎夏祭祀傳統。

  2. 好專業的粽子考察,解了大惑!謝謝作者。

  3. 不愛吃粽子,倒是支持改成筒仔米糕節

  4. 浙江有地方端午不包粽,吃的是卷饼。粽子是春节才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