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6月28日,上海街頭發生隨機砍人事件,造成兩名男童死亡,另有兩人受傷。警方通報稱,行兇男子是因為「生活無着產生報復社會念頭」。案發現場的圖片和視頻一時間引爆了中國的社交網絡,有不少聲音高呼加強安檢、部署更多警力形成震懾。但這種做法,真的可以防範悲劇再度發生嗎?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南都觀察」(nanduguancha),作者章羅儲林,原標題為《重建利維坦就能避免「上海悲劇」嗎?》。
6月28日中午,上海市公安局徐匯區分局通報,上海市世界外國語小學門外不遠處有學生被砍,2名受傷男童經搶救無效死亡。據警方表示,犯罪嫌疑人黃某因生活無着產生報復社會念頭,進而行兇。一時之間,彷彿屬於遙遠時空的恐慌襲來,殺戮畫面在網絡上瘋傳,輿論譁然:這樣的「冷血殺人案」怎麼會出現在上海?
討論的語氣還真趾高氣揚
这不是随机殺人,目标是经过选择的。就好像911不是随機的一样,所谓随機只是别有用心的人不想让人们有所联想罢了。他的真实想法是什么,谁知道呢。
to 章羅儲林: 我是覺得,「懦弱」這種在文化語境當中已經有着強烈褒貶意思的詞也許可以避開啦。至於漏掉引註……總之如果能補救的話還是增加上去比較好呢~:)
是該標註來源啊
今天事发现场已经不允许人们自愿献花,取而代之的是一群持枪武警。另外,凶手以前很喜欢看参考消息。我想,一切已经尽在不言中
其实我文中所写的懦弱,是针对「忍受不住」爆发的描述,是承接上文中杀人作为一种自杀方式的进一步阐述,我没想到其他词,但如果形成一种标签,我愿意道歉
后文所提到的句子,其实我是有标有引用的,但是编辑公众号的时候不知道为何掉了………
這種鼓吹菁英主義成功學的社會必定會走向極端,滋生出越來越多這種「走投無路的弱者/失敗者」的問題。再不警醒就要完了。
Build the wall!
低端人口与狗不得入内
办法还是挺多的,看当局会不会用了。
文章的作者首先批評了「標籤化犯罪者」和社會達爾文主義,試圖令讀者脫離簡單的標籤化去看到作爲個體的行兇者和導致TA們作出如此行徑的原因,然後就順當寫出一句「懦弱的人就去傷害別人」,是不是有點自相矛盾。什麼叫做「懦弱的人」?這算不算是標籤化……?
是說鼓勵有勇氣的全都去自殘自殺麼?
後文的「檢視體制,不代表否定個人原因」是一個很危險的表述,作者的本意很可能是針對個體分析,但看起來又很容易滑入作者批判的標籤化當中……畢竟一般人根本沒有渠道接觸到作爲個體的兇手,在滿天飛的資訊當中摘取某些片段再形成標籤也不是不可能。
最後
「Wirth觀察到,當人類居住到都市之後,原本在鄉村地區維繫人際互動與社會團結的初級關係幾乎消失。代之而起的,是許多的二級乃至三級的關係。」這句和《← 典範轉移、理論教學與師徒傳承Mega Events進化史:由民族主義到資本主義的兩種都市競技場 →
白城惡魔:誰是白色力量城市中的惡魔? - 現代性城市的發展與都市公共性的建立》(作者:董建宏/中興大學景觀與遊憩碩士學位學程,Posted on 2016/06/07,https://twstreetcorner.org/2016/06/07/jianhong_dong/)當中完全一致,橫豎是總結Wirth的觀點,這篇文章的作者若不是同一個人的話,paraphrase一下會死嗎。
在以金钱和权力衡量成功和失败的环境中必然产生这种问题,现在中国的社会所反映出的问题更严重。马克思早就论述这些问题,即对物质、货币、资本的依赖和崇拜,造成精神由物化、幻化和异化的转变。即经济关系的不合理导致人的心智丧失。在这种环境下,人种异化和退化速度急速下滑。
城市哲学大师芒福德说:人只有在思维形成完整的轨迹时,才能够正确思考和创新(大意)。马克思把言论、思想、出版和新闻这四大自由比喻为人类社会的阳光、土地、空气和水是非常科学的。所以人在被物化、异化的同时,意识形态的阻碍将让人处在随时崩溃的边缘,突发事件就不会少。
中国的时空关系,也就是城市形态是杀人的。在这种时空关系下,每个人都是待宰的羔羊。我们不仅承受着恶性资本主义塑造出的地理空间,而且还遭受着封建意识形态所禁锢,因此人的异化和物化是人类史罕见的。
参考过去的帝制 管的越严 灭亡的越快
深刻!缺乏彼此善意的社会环境滋长出无差别犯罪。有些人一直被看不起,如果他的自我认同来自别人的看法,接受了这种看法,累计到等临界点必然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