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上海隨機殺人案:重建利維坦就能避免悲劇嗎?

隨機殺人事件一再出現,表明社會結構出現了很大問題,如果不從這一點入手,而只是動用權威震懾,無法解決問題。人們彼此關心、伸出援手,建立一個更好的社會,才能降低發生這種事的機率,或在事情發生時減輕危害。

評上海隨機殺人案:重建利維坦就能避免悲劇嗎?
2018年6月29日,上海世界外國語小學浦北路校區附近,1名男子持刀砍傷3名男童及1名女性家長。其中2名受傷男童經搶救無效死亡。 6月29日,上海市民自發來到事發地,獻上菊花、點燃蠟燭,悼念不幸離世的兒童。

編者按:6月28日,上海街頭發生隨機砍人事件,造成兩名男童死亡,另有兩人受傷。警方通報稱,行兇男子是因為「生活無着產生報復社會念頭」。案發現場的圖片和視頻一時間引爆了中國的社交網絡,有不少聲音高呼加強安檢、部署更多警力形成震懾。但這種做法,真的可以防範悲劇再度發生嗎?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南都觀察」(nanduguancha),作者章羅儲林,原標題為《重建利維坦就能避免「上海悲劇」嗎?》。

6月28日中午,上海市公安局徐匯區分局通報,上海市世界外國語小學門外不遠處有學生被砍,2名受傷男童經搶救無效死亡。據警方表示,犯罪嫌疑人黃某因生活無着產生報復社會念頭,進而行兇。一時之間,彷彿屬於遙遠時空的恐慌襲來,殺戮畫面在網絡上瘋傳,輿論譁然:這樣的「冷血殺人案」怎麼會出現在上海?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