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來函:畢業前,一封給陸生室友的信

她的頭盯著桌上的電腦沒有看我。只是淡淡地說了句「對。」
「在剛成年的時候就獨自到外地讀書,沉默地觀察我們,慢慢地咀嚼文化衝擊。」圖為國立台灣大學。

【編者按】有話想說嗎?端傳媒非收費頻道「廣場」歡迎各位讀者投稿,寫作形式、立場不拘,請來函community@theinitium.com,跟其他讀者分享你最深度的思考。

S是我的大學一年級室友,跟我們一起在台灣讀四年並領畢業證書的那種。到現在要畢業了,我還是記得第一次看到她的情況,一個漂亮的女孩,有點沉默,有點口音。因為她的口音,讓我在與她說了第一句話的時候就忍不住脫口而出地問「你是陸生嗎?」。她的頭盯著桌上的電腦沒有看我。只是淡淡地說了句「對。」

之後的四年我慢慢地了解她,她有點宅,每天都待在宿舍看影片和聽歌(她最有精神的時候就是推我坑的時候)。擅長電腦及繪圖軟體(幫我設網路、教我破解影音區域觀看限制、以及幫我做過報告要用的海報)(噓)。是個優秀的小學霸,畢業時成為斐陶斐榮譽學會的會員。跟我堅持「血」腥、學富五「車」的發音。到現在好像還是沒辦法自己走出台北車站。不習慣台灣食物,放假回大陸的時候總是胖了一圈再回台灣慢慢瘦。口音也是,假期結束回來後她總是濃濃的溫州腔再慢慢轉回台灣腔。大家大笑的時候常常面無表情,不懂我們的哏。這一切的一切讓我最後發現,她的沉默不全是個性使然,在很多時候是在觀察以及思考。

在遇到她之前我沒去過大陸,也沒有認識的大陸人,唯一印象中有與大陸人說過話的就是在六合夜市併桌吃飯的觀光客罷了。那時的我才十八歲,一個連自己都不是很了解的小孩,更不要說發現自己被潛移默化的意識形態了。她何嘗也不是呢?在剛成年的時候就獨自到外地讀書,沉默地觀察我們,慢慢地咀嚼文化衝擊,偶爾跟熟悉的朋友才開口討論,最多的時候是在被問話。

她像是個沉默的情緒接受器,接受詰問、接受標籤、接受他人帶著對大陸自以為是的理解跟她聊天,討論狼性、討論一條溝、沒有門的公共澡堂、路邊小便的大叔、遭竊率超高的手機、封鎖掉所有小熊維尼圖的某位大大,大家在面對她的時候好像都忘了她只是個到外地讀書的年輕女孩,好像這些事情都是她做的一樣。她無法在台灣打工及實習,學費比我們還貴,台生與陸生朋友吵架的時候卡在中間很為難。她有見解也有不滿,但不常表達,只是把這些情緒內化成養分,讓自己越來越成熟以及智慧。

因為她,我學會試著包容其他思想,並了解到每個意識形態的形成都有其獨一無二的原因。我們要做的並不是要全盤否定,而是透過互相溝通來理解。

因為她,我發現過去視為理所當然的事情其實只要換個角度立場思考就可以輕易地被否定。我過度以自己的視角看世界,忘記了世界是由很多群體組成的,與她互相了解後我學會否定所有的理所當然,不再預設生命。

在這些文化刺激下我申請了交換學生,到大陸交換了半年,果真那半年對我的衝擊真的不一點半點(撞牆)。但在這裏我想說的是她在暑假時候跟我一起在大陸又玩了半個月,在那期間我到她家作客,之後的旅行也遇到很多「驢友」(編註:旅友),我發現我跟她的角色瞬間被調換過來了,我被貼了無數個標籤:走在路上是不是都看的到明星?你們的聲音也太嗲了吧!你們是不是都會說日語呀?這次怎麼政黨輪替了是想流血嗎?一群人在大笑的時候我不了解大家的哏。有時候因為口音連普通話都聽不懂。我變成那個沉默的角色,有自己的不滿以及想法,但我很少在群體中說出來,偶而跟S討論,最常的時候是自己一邊在腦中握拳一邊吸收所有情緒。

這個月要畢業了,S也即將離開台灣繼續升學,雖然後來因為各種原因認識很多陸生,但最感到親密以及理解的還是S。因為她,我學會站在不同的文化環境思考問題,因為她,我學會試著包容其他思想,並了解到每個意識形態的形成都有其獨一無二的原因。我們要做的並不是要全盤否定,而是透過互相溝通來理解。

我很喜歡之前在端傳媒中看到的一句話:「我們或許可以選擇抱在一起互相撕咬,也可以選擇抱在一起互相取暖。說到底,決定兩岸未來的還是我們這些人。」雖然我不確定我們這些新生代之後到底能不能決定未來,也不知道未來到底會朝著怎麼樣的方向走。但我相信無論多久以後,我都會記得一個來自對岸的白皙女孩,書桌就在我的旁邊,每天對著電腦呵呵傻笑那個又呆又可愛的樣子。

編輯推薦

讀者評論 39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这一代的刻板印象是上一代人的,下一代人的刻板印象是我们这一代的。

  2. 很有共鸣,去过的地方越多,见过的人越多,越觉得没有什么事情是不能理解的,万事万物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成为一个更包容的人。

  3. 多读几本书,多出去看看,让你自己变的更大度。不管香港也好,台湾也罢。让自己强大,鼓励身边的人成长,这也许才是我们自身该做的。一个国家说到底还是由个体组成。

  4. 人總是學不會將心比心,直到自己遇見了。謝謝端讓我看見了這篇文章,。
    一個在中國教書的台灣老師上。

  5. 我發現我跟她的角色瞬間被調換過來了,我被貼了無數個標籤:走在路上是不是都看的到明星?你們的聲音也太嗲了吧!你們是不是都會說日語呀?這次怎麼政黨輪替了是想流血嗎?
    -------------------------------------------------------
    不用去大陸 上知乎之類的網站就一堆這樣的言論了 想回應還會說台巴子還敢嘴硬 現在真心覺得所謂統一只是一種政治正確 多數人根本就不在乎

  6. 希望有更多这样的文章

  7. 挺美好的愿景,但现实有点沮丧。对岸诸多言及大陆,潜意识里觉得都是洗脑的产物,大陆诸多论及对岸,又打心眼里觉得对方坐井观天。一来一回,大家便窝回自己的圈子,小粉红抱小粉红,乡民抱乡民,真正愿意放下成见了解对方的寥寥。真想让两岸间的交流像文中那样,消磨掉脑中对对方的固有印象,尽可能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事情的因果才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吧。

  8. 写给陆生室友的信,被晾在端媒给一群路人看,好不热闹。不论两岸未来如何,不限制人口在各地的自由流动总是被祝福的发展方向。年轻时候多出去看看,也不容易染上幼时意识形态中的陋习。自以为占了块地,画线为疆,自立为王,便趾高气昂的拒绝他人到此。

  9. 希望在台灣的經歷,能夠使這位從幼兒園開始被洗腦的陸生體會到民主自由的重要而反思,覺醒,而不是如同大多被洗腦的教育廢物繼續歲月靜好,直到遭受社會主義鐵拳迎面痛擊才突然驚醒。

  10. 有多少的標籤是源自粗暴的話約?有多少的標籤其實源自潛意識中對巨大根本且難以處理的歧異的認知?有多少人會不知道「單純18、19歲女孩其實只是...」云云?話說回來,中國共產黨現在如果找到解決根本歧異的方法,早就實行了,它現在不過束手無策而已。「代表」(?) 13億中國人的政權束手無策,可以理解,但反而採取一些行為來刺激對方加深對立,這就不只是束手無策而是愚蠢了。除了訴諸武力,歷史上從沒一個比較不文明的國家政體去控制併吞另一個比較文明的國家政權的事蹟,背後或許有其原因。歷史如此,兩岸亦或如是。

  11. 以我的觀察,大陸人很少會真的在乎台灣獨立不獨立,畢竟對於大多數人來都是遠在天邊的事情,與切身利益無關。弔詭的是,他們很多都已經被政治話語潛移默化,彷彿台灣獨立是割掉他們身上的肉。因此說到台獨的第一反應必然是反對,但卻是經不起追問的反對,最後往往流於沉默,或是獨斷地以「反正就是不能獨立」作結。

  12. 我有時候懷疑,只有中國共產黨和某些激進網軍才有收復台灣的想法。
    也許一般中國人民根本不在乎台灣獨不獨立。
    說白了,最後問題的核心還是在這~
    會不會其實大多數中國人是願意尊重別人的選擇?

  13. 端友的长评写得比文章还好。

  14. 还是让学生时代的友谊多一份纯粹吧,不要过多地加入红蓝绿

  15. 如果有的歧义未来能够解决,那么相互理解是很好的基础。而如果有的分歧无法在互相理解的基础上解决,那就再用别的方法解决。理解只是起点,不是终点。

  16. 互相理解很好,但互相理解了之後呢? 根本歧異還是在那兒。

  17. @四圍騰minions 真的,哎。

  18. 通篇看见意识形态,可是意识形态这种东西,不是和阶级阶层最相关的么,笑

  19. 大家,都是一样的人呀

  20. 在台湾交换过,也在香港上过学。虽然大部多数时候并没有被当异类,但有时被不友善对待一次,当下的心情也并非不会受影响。虽然自以为在很多价值观上更认同香港台湾。想起鲁迅的那句“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 陆生群体便是最好捏的软柿子。

  21. fb留言確實和百度貼吧水準沒差多少,無論統派獨派。然後ptt八卦板像天涯台灣板,水準又更低了

  22. @狼來了 facebook討論跟百度貼吧是同一水平,只是兩邊都不會承認而已

  23. 排除掉自以为是的“理解”,因为每一种理解都是被刻意“加工”后的产物。人与人,贴近拥抱,才能感受温度。

  24. 感觉一定要融入当地文化是不是也太“政治正确”了…在教育逐渐贸易化的当下,如果不想留在当地,无论是去深圳、香港还是澳大利亚,我觉得都不一定非要融入,只接受教育也可以。

  25. 在香港我們被稱為內地生,我覺得中國留學生在台灣的處境氛圍多少比在香港好,因為首先國語可以大部分相通,而在香港語言環境與內地大部分地區完全迥異的情況下,內地生連去食堂買個飯都要怯生生說話,更不要提多少次看到本地人問內地生問題或者提醒內地生什麼事情的時候內地生完全不明所以的情況。
    但是我作為內地生我本人的立場基本上跟香港人一樣,你要來這裡生活,你不應該要求這裡的人遷就你說你的語言。我本人之所以選擇來香港求學也是因為本身是廣東人通曉粵語且享受香港這個氛圍。
    我覺得來了這裡,就要迅速融入這裡的文化,廣東粵語和香港粵語的差異自己留心觀察並試圖掌握好香港粵語和流行語句。我來了這裡我應該去融入這裡受歡迎的文化:不要再只盯著微博刷而在香港高登跟巴打一起吐槽,不要動輒愛國祖國我國而去看看泛民建制本土的麾戰,不要只知道在微信群聊和公眾號之間翻覆而應上一下fb學校的secret page發表一下想法,不要沒課的時候只在家宅著週末就跑深圳而應去逛一下鮮有旅客卻值得挖掘的大排檔和小景點。
    當然我在香港也經常被人白眼、進去茶餐廳掌櫃吼我自己找位置吃完趕緊走、走在路上突然停下來馬上後面傳來“嘖”的大響,那這就是這裡的社會文化氛圍呀,你來了又怪別人不將就你,咁你嚟做乜撚姐?

  26. 似乎有点同感,从大陆南端去往大陆北端念书,独自咀嚼着文化差异,感觉自我包容性增强了很多。

  27. 好文章!忘掉國家、民族這些看不見、摸不著、只在人腦裡存在的東西,這個世界只不過是人與人而已。要是每個人都能夠多嘗試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世界上的紛爭也許會少很多。

  28. 好文。對比一下端的評論區跟facebook評論,真是完全不同的畫風

  29. 這文章讓我想起,大學時來我們系上的中國交換生,大家從陌生到朋友,也沒人會去問什麼政治議題,而最後他準備要走時,我們一群人當中有台灣人 香港人 馬來華僑 中國人一就起打三國殺打個通宵,以這樣的方式歡送他XD。
    那個晚上我們就這樣,邊打邊聊。
    然後天亮時,大家在一起吃個台式早餐,送他搭上計程車去機場。
    拋開那些複雜的議題,人與人之間也是有那些美好的情感,不同於網路上的叫囂謾駡。

  30. 很平實,平實得很可愛。
    只要記得兩群人之中都有值得跟不值得的就好。
    終究廟堂高而天子遠,維尼/老菜與我有何哉?

  31. 既包容,也有批判性思考,是世界公民的處事態度。
    我覺得這不只適用於兩岸,亦適用於處理中西文化衝突、主流及非主流意見分歧。我不盡了解兩岸及中國大陸狀況,但知道其實如澳洲聲稱「多元文化」的國家,每天都面對很多因文化而生的矛盾。這讓我更加相信先入為主、徹底否定的待人原則不盡完美。

  32. 有台灣同學能寫出來這樣一段文字,真的很欣慰了。
    在今天的台灣,陸生像是毛玻璃房裡的奇珍異獸。這個標籤會讓人新奇:有人帶著既有的對惡獸的想像,企圖對裡面的東西探一探究竟;也有人對著玻璃房,憑著之前看猛獸被嚇到被抓傷的經驗,一頓痛罵,企圖出當時的氣;當然,還是有人願意停下來,扒著房檐的縫隙,希望看看它的样子,甚至有人企圖跟它對話。
    儘管動物園企圖僅給它湊合過活的口糧。
    陸生的身份太尷尬了,像是索姆河上法軍的紅褲子。在台灣建立公民民族主義意識形態、企圖建構「台灣人」的身份認同時,符號化的「中國」變成了恰如其分的他者。「陸客」、「陸配」「陸生」旋即成為承接他者想像的意象,前兩者隨著熱度散去符號也隨之破解,而「陸生」在融入台灣社會不短又不長的境地之中,成為了代表「中國」這個他者的人——特別是年輕一輩。
    有的時候面對著恐懼和排拒,只能用一些超越性安慰自己:意識形態像是流動的河。一個墾殖社會裡墾殖者想要切斷他與遷出地的聯繫,怕是要有太多歷史需要被挑選去記憶與遺忘(ironically這跟中共如出一轍)。政治家需要在它基礎上建構的仇恨和對峙,但人民不需要,人民要安穩又有前景的日子,而和平與和解是這樣日子的保證。兩岸的和解在人民層次是可行的,像是因為陸生室友而嘗試去包容、同情其他思想的作者,溝通是和解最可行的辦法。
    Robert Aumann在他的《不一致的達成》中提出了一個賽局模型:「如果爭論不歡而散,那必有一方是虛偽的;若是兩個理性而真誠的人討論問題,結果必然達成一致。」
    如果兩岸,特別是年輕人,能夠坐在一起,彼此坦誠出自己的想法立場,用sympathetic understanding思考對方的立場的話,就像作者的經驗,我們會不再預設生命,等待我們的是更開闊的世界,更是和解的、和諧的兩岸互動。這應該是有跨兩岸文化經歷的人,特別是陸生,應充當pioneer的使命吧。
    經濟學家藍思博在《公平賽局》中,提出了這樣的一種換角度思考的方式:「每一個時代都是信仰的時代;每一段生命都是由許多未經檢驗的假設所串成。所有未經檢驗的假設加在一起,大體上便形成我們所謂的文化。不願質疑這些假設的態度,就叫做文化偏見。若有人留意到某一假設未經檢驗證實,而動手加以檢查,就會帶動社會進步。」
    比起西西里的蕩婦,我們更喜歡美麗的Malèna。
    喔對了,我是陸生。
    (p.s. 大家有興趣可以看小端fb這篇推送下的評論,舒壓)

  33. 澡堂有门的好么!我们这辈人看不到统一的,因为大陆断层严重,思想不统一,有精日,皇汉,少数民族,阶层对立,政党腐败,还是不要统一了,在等个几百年吧

  34. 包容對方的同時,就是把劍對準了自己。
    但至少能打破標籤化、理所當然化也是好的發展。

  35. 「她像是個沉默的情緒接受器,接受詰問、接受標籤、接受他人帶著對大陸自以為是的理解跟她聊天,討論狼性、討論一條溝、沒有門的公共澡堂、路邊小便的大叔、遭竊率超高的手機、封鎖掉所有小熊維尼圖的某位大大,大家在面對她的時候好像都忘了她只是個到外地讀書的年輕女孩,好像這些事情都是她做的一樣。」
    「我到大陸交換了半年……發現我跟她的角色瞬間被調換過來了,我被貼了無數個標籤:走在路上是不是都看的到明星?你們的聲音也太嗲了吧!你們是不是都會說日語呀?這次怎麼政黨輪替了是想流血嗎?一群人在大笑的時候我不了解大家的哏。……我變成那個沉默的角色。」
    真好啊。真喜歡這篇文章。謝謝作者。

  36. 我覺得這篇文章寫的很好,很多陸生來台,從開心,到冷淡,甚至有人抑鬱,有人傷心,你說怪大環境不友善,怪台灣人太反中,但這種大環境大背景的東西你個人永遠是無法顛覆改變,但這篇我是喜歡的,這篇簡單的文章無意間撕開了一個我這麼多年一直想撕開卻撕不開的標籤--【陸生】,這是一個被高度異化的標籤,談到這個標籤,你不妨搜索google,你想得到的,想不到的多少莫名其妙的內容都被迫加在了一個年輕的學子身上,但事實上他想追求的,和一般18-22歲的年輕人追求的無所差別。
    但這篇文章是用心,這不是量化,也不是貼標籤,因為人與人的交往註定無法量化,人心的變化唯有人心去揣度,作者用四年的時間的交往來告訴我們,她是如何和自己的陸生室友達至彼此交心,不敢說是理解,甚至不是共鳴,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向來沒有那麼容易達至這些層次,但起碼,作者是用心,去和對方交朋友。
    曾幾何時,在台灣生活的陰暗灰冷,不快或憤慨,我也是因為有一些像作者這樣的台灣朋友,才能夠一路走下去。
    我今天才回答一個朋友的話,我認為兩岸終將在彼此的厭惡和仇恨之中,越墜越深,但我看到這篇文章,稍稍還是充滿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