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深度

黃進發:馬來西亞如何能逆轉變天?民主能否鞏固?

馬來西亞在509變天後要走出新局,迫切需要問的是:將來政黨要以什麼論述來區分彼此,爭奪選票、議席和權力?民主化絕對不只是選舉動員,怎樣讓多黨民主在選舉後健康運作,才是重中之重。

2018年5月9日,馬來西亞大選投票日,選民投票後展示她的「藍手指」。因馬來西亞官方避免選民重複投票,選民的食指會於投票時沾上墨水,開始呈淡紫色,隨時間久了會呈深紫色,會持續大約2天不退色。

2018年5月9日,馬來西亞大選投票日,選民投票後展示她的「藍手指」。因馬來西亞官方避免選民重複投票,選民的食指會於投票時沾上墨水,開始呈淡紫色,隨時間久了會呈深紫色,會持續大約2天不退色。攝:Imagine China

刊登於 2018-05-24

#2018馬來西亞大選#評論#黃進發

一、驚變:為什麼納吉「大熱倒灶」?

直到選前一兩週,大部分媒體與專家的預測都是首相納吉的國民陣線(國陣,BN,註一)穩操勝券,為什麼這些預測會失準?

預測選舉成績的基本方法,就是以上屆選舉成績為基礎,再考慮會改變這些成績的因素,據此調整。這些因素至少有四個:選區劃分、選民轉向、投票率變化、舞弊程度變化。

對國陣大勝的預測,主要依據是前三項因素對國陣有利;而國陣落敗的原因,正是因為選民轉向和投票率到頭來都有利於在野的希望聯盟(希盟,PH),而儘管選舉委員會臨陣增加了許多有舞弊嫌疑的措施,最後還是無法扭轉乾坤。

選區劃分

馬來西亞實行贏者全拿的英式「領先者當選」(First-Past-The-Post,又稱簡單多數制)選制,每個選區只有一個贏家,輸家就算贏得49.99% 選票仍然分不到任何議席。另外,決定政黨能拿多少國會席次的,不止政黨得票率,更包括政黨得票的分布。選區劃界不公(gerrymandering)可以讓輸家反敗為勝,也可以讓選票上險勝的變成議席上大勝。選區劃界不公的發源地美國因而有如此傳神的說法:「民主是選民選擇從政者,選區劃界不公則是從政者選擇選民。」馬來西亞選區劃分的問題,不止選區劃界不公,還有選區劃分不均 (malapportionment),因為選委會曲解憲法,讓朝野政黨獲勝的選區人數懸殊。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