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馬來西亞第14屆全國大選結束,在野的希望聯盟(希盟)獲勝並取得執政權,實現了馬來西亞民主政治上第一次的政黨輪替。
在大選之前,希盟的馬來西亞民主行動黨(行動黨)國會議員張念群,公開說要勦滅馬華公會。這番言論被馬華公會拿來大作文章,擺出背水一戰的哀兵姿態,結果馬華公會卻兵敗如山倒,全國上陣39席輸掉38席,輸到只剩一席,而且贏得該席的魏家祥只險勝行動黨的劉鎮東三百多票,多數票比廢票(556張)還少;馬華公會總會長廖中萊在文冬也敗給行動黨的黃德。
在首相阿都拉(Abdullah,阿卜杜拉)執政時代,馬華公會在2004年的第11屆大選還贏得31國席(佔全部國會議席的14%);2008年第12屆大選時掉到15席;已是納吉時代的2013年第13屆大選再掉剩7席(3%),基本上是以打五折還要再減的速率在掉,而且選票也從2004年的15.4%掉到2013年的7.85%,今年只剩5.3%,14年內減少的選票比其多年來的死敵行動黨的選票增長還多。相反,行動黨在這次大選橫掃華人和非土著選票,上陣47席贏得42席。
馬華公會──既得利益者的集合體
馬華公會輸得這麼慘,最關鍵的原因,當然還是思想貧乏,和意識形態虛無。馬華公會此一右翼政黨,在國陣政府裏,理論上是作為華人民族主義的代表。然而實際上,馬華公會的歷史,和馬來西亞華人的華人民族主義實在沒有太大關係。早年的馬華公會成員和領導層,多由英文源流的華人精英所組成,素質不錯,但對華人民族主義並不熱衷,比較功利,對華文教育(華教)等相關課題和華人權益,非常輕易妥協。
馬華公會史上有多次內部黨爭和路線問題,但最終都是有理想的改革者(如民政黨創黨人林蒼祐)在黨內被革掉了。
因此,馬來西亞的華教鬥士如林連玉等人和馬華公會在意識形態上其實有一定差距,前者對後者在政治上的表現甚至常頗有微詞。幾十年下來,馬來西亞華教能有今日的規模,能努力抵抗巫統的同化和霸權,幾乎全是前者的功勞,而和馬華公會沒有什麼關係。所以在馬來西亞華教的基本教義派裏,林連玉基金會這樣的機構的聲望是最高的,由林連玉推動成立的馬來西亞華校董事聯合會總會(董教總)雖然近年耽於權鬥,但衝着這塊招牌,也沒人敢說要勦滅董教總,即使是馬來民族主義的巫統也不敢這麼說。
而正因為大家都知道馬來西亞華人的政治資本和籌碼在華教,所以馬華公會和行動黨才會在大臨近選時動不動就吵一輪承認獨中統一考試(統考)的議題(目前馬來西亞華文獨立中學的統考文憑,在國內不受政府和公立大學承認),因為馬華公會在華人民族主義者心中實在是沒有什麼地位,需要以此爭取華人好感。
馬華公會缺乏意識形態和中心思想,因此說實在,也就是一群既得利益者或希望成為既得利益者的集合體、巫統的黨羽和華人買辦。在巫統聲勢如日中天的時候,馬華公會政客還有很多油水可以分,但當巫統自顧不睱,行動黨也吸走很多見風使帆者的時候,馬華公會就樹倒猢孫散,空空如也。
結果,這就造成馬華公會黨員的素質問題:馬華公會要筆戰無人可戰,要辯論無人可辯,要論述無人可論述,在選前其黨員只好在社群媒體或網絡上到處複製貼上別人的文章,有時甚至不註明出處或作者,或亂增刪內容,或亂配圖;分享他人的文章時也沒有中心思想,只要是行動黨的敵人就是朋友。
在國陣中無話語權的馬華公會
大選前幾個月,和馬華公會相關的新聞都予人啼笑皆非之感。
以馬華公會大戰巫統籍的旅遊和文化部長納茲里為例:當納茲里批評在香港長期發展的馬來西亞大資本家郭鶴年忘恩負義,要取消其公民權時,馬華公會沒有選擇冷處理,強調這只是巫統內部的少數激進言論,又或是多引用巫統開明派如新山國會議員丹斯里沙里爾等人的言論,讓華人選民覺得國陣/巫統還是有理性的人,演好國陣多元互相尊重的大戲。反之,馬華公會竟然跑去大戰納茲里,搞得各大媒體都是納茲里的版面,然後一臉委屈地求首相納吉主持公道還不得願。如此窩囊,試問哪個馬來西亞華人會想要被馬華公會代表?
更不高明的是,竟有馬華公會黨員提出退出國陣以威脅巫統的主意。馬華公會選前才擁有7國席,真的退出了對巫統也不會有任何影響。
其實,在1969年的大選之後,馬華公會便不再對執政聯盟有任何重大影響力。那年大選,執政聯盟在選舉遭遇重挫(但仍控制國會),及後更引發「513事件」,嚴重的種族衝突延續數月。馬華公會在選前擁有財政、工商、房屋及地方和社會福利四個部長席位,結果選後公會在國會中僅獲13席,首相東姑阿都拉曼只明確邀請了陳修信一人入閣為內政部長(並稱保留一部長予馬華公會)。馬華公會隨即發表聲明,稱大選結果已反映出華人拒絕馬華公會代表華人參與內閣,因此決定退出內閣。
馬華公會退出內閣後不久,513事件發生,東姑阿都拉曼被迫下台,馬來西亞政治上真正的多族共治也走入歷史,巫統從此再也不曾讓馬華公會在國陣的議席分配上,有任何機會扮演關鍵少數的角色。這意味着,在這數十年裏馬華公會的席次雖然看起來好像不少,是第二大黨,但實質上馬華公會單獨退出國陣,也不會影響國陣的多數優勢。因此,馬華公會自以為「退出國陣」這招是必殺技,但其實對巫統根本一直無效。2013年時任馬華公會總會長蔡細歷退出內閣的動作,在政壇只是被當笑話看而已。果不其然,2014年廖中萊接任總會長後,就乖乖地回到內閣去了。
多年來,巫統透過分散行動黨和馬華公會(還有其他多元政黨)代表的華人政治力量,令華人群體在國陣內部和外部,都無法對其構成威脅。
因此,如果馬華公會真的下決心要退出國陣,沒有了執政的政經資源,這個利益共同體只會潰散的更快。而在這次大選前仍有錢有權的巫統,隨時可以輕易扶持另一個以華人為基礎的盟黨作為華人在國陣政權的代表,用民政黨也行,另外弄一個黨也行,不是太麻煩的事。
馬華公會在這十年的處境非常尷尬,在華人選區完全不是行動黨的對手,要在混合區靠巫統的馬來票倉保護,才有機會獲勝,這個狀態使得馬華公會的基層在巫統的基層面前常抬不起頭來。而納吉政府雖然推出了全民不分種族共繳的消費稅、減低上巿公司的土著固打(配額)、不分種族分派給窮人的一馬援助金,也增建遷移及撥款給華文小學等對華人較公平的政策,但馬華公會完全沒有論述保護和宣揚這些政策的能力,無法贏得華人的支持。
納吉和巫統政府的貪腐形象也影響到馬華公會,給社會大眾不好的觀感,讓人覺得馬華公會不過是納吉和巫統政府的利益共同體、權貴的集合,對中下階層老百姓的需要毫不關心。
而在國陣政府下台後,巫統也不知何去何從,馬華公會未來的路線為何,已經引起諸多討論:是該老老實實地當一個反對黨,留在國陣內和巫統共存亡,還是退出國陣走自己的路,還是轉型成非政府組織做慈善,甚至是解散或合併,這些選項在兩個政黨內部和馬來西亞華人社群都有人提出思考。
馬來西亞華人的身份認同
我認為,馬華公會在政治上的潰敗,或許和馬來西亞華人在身份認同上的轉變不無關係。
「馬來西亞華人」的身份認同其實是很兩極化的。
在一端,有些人覺得自己是「華人」,去掉「馬來西亞」的部分。這種身份認同的問題是,其意識形態很容易受大中華影響,看不起馬來西亞這個國家,看不起馬來人,走向華人沙文主義。
在另一端,有些人覺得自己是「馬來西亞人」,去掉「華人」的部分。這種身份認同的問題是,其意識形態表面上看起來很大愛,但華人在馬來西亞是弱勢,擁抱馬來西亞國族主義,其實只會造成華人被同化,被壓迫,失去自己的歷史文化教育和主體性。
行動黨的官方說法是後者,但其支持者實際上很多是前者。
依馬來西亞的歷史和社會現況,追求多元文化多元族群的精神,或許最好的定位是在中間,「馬來西亞華人」。即這個國家馬來西亞,有馬來西亞馬來人、馬來西亞華人、馬來西亞印度人、馬來西亞東馬各族,每個人都在馬來西亞這個框架下,多元存異互不同化,並存並榮。這個立場的難度很高,因為幾乎和所有其他立場衝突,包括伊斯蘭神權主義、馬來西亞國族主義、華人沙文主義;馬來西亞憲法裏的馬來人特權也是一個問題。
重視馬來西亞華人主體性,強調馬來西亞華人的身份認同,原本應該是馬華公會的立場。可惜,馬華公會素質差,裏頭的人對馬來西亞華人的歷史、文化、文學大都一無所知,難以推動此議程。馬來西亞華人確實需要一個有骨氣的政黨來捍衛馬來西亞華人的利益,只是那個黨不會是馬華公會。而在行動黨一黨獨大的情況下,是否會使馬來西亞華人的意識形態和身份認同往馬來西亞國族主義傾斜,還有待觀察。
(林韋地,祖籍廣東惠來,生於馬來西亞檳城,台北唸小學,馬來西亞唸中學,英國唸大學,現在新加坡工作。現任職於新加坡萊佛士醫院,同時為新加坡草根書室董事,馬來西亞大將出版社董事,馬來西亞文學閱讀雜誌《季風帶》發行人)
希望海外華人一起反共。
見風轉艃?樹倒猴胡散? 與我過去學的不一樣啊?希望有人做校對啊
又想融入當地族群,又想保持自己的主體性,如何可能?
我對作者關於馬華公會的理解基本贊同。
但對於行動黨的詮釋,恕我直言,我覺得偏差極大。
尤其後來作者主張強調國族建構將毀掉使華人趨向同化這一塊。我不清楚作者所謂的強調國族是什麼形式。
但此次行動黨乃至於希望聯盟的競選宣言就包括承認華人民間開辦的獨中文憑,也承諾要制度化撥款給華文教育(早前華文教育只獲得部分或毫撥捐的),簡單而言,強調所有民族學系自己母語的權利。除非華人自己情願放棄,在這個框架之中,是沒有同化的導向的。
希望一眾讀者留意這個面向。
馬來西亞在歷史上唯一有機會邁向偉大國家的時刻是當李光耀提出「馬來西亞人的馬來西亞」,唯有建立馬來西亞人的馬來西亞,而非馬來人的馬來西亞,馬來西亞才可能成為亞洲甚或世界強國,想像一下馬來西亞的資源結合新加坡的治理會是怎樣的一番局面?可惜,從新馬分家後馬來西亞華人人才持續流出,內政遭貪污腐敗還秉持種族歧視的巫統把持數十年至今,馬來西亞崛起的契機一去不復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