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深度

張倩燁:馬來西亞2018大選,民主輪替的最後機會?

若2018年大選衝擊無法撼動國陣的長期執政地位,未來反對陣營恐再難號召到如馬哈迪一般的魅力式政治強人,反對陣營實現「改朝換代」的可能性將越來越小。

現任總理納吉在任期間發生了震驚國際的1MDB貪腐案,以及曾任總理22年的馬哈迪加入反對陣營,這兩大因素令今年的大馬選舉充滿戲劇性。圖為2018年5月6日,馬來西亞「希望聯盟」領袖馬哈迪的支持者參加競選晚會。

現任總理納吉在任期間發生了震驚國際的1MDB貪腐案,以及曾任總理22年的馬哈迪加入反對陣營,這兩大因素令今年的大馬選舉充滿戲劇性。圖為2018年5月6日,馬來西亞「希望聯盟」領袖馬哈迪的支持者參加競選晚會。 攝: Ulet Ifansasti/Getty Images

刊登於 2018-05-08

#張倩燁#2018馬來西亞大選#評論

「許多人不喜歡中國投資。」今年四月初,92歲的馬來西亞前首相、現任最大反對陣營「希望聯盟」領袖的馬哈迪在接受彭博社(bloomberg)專訪時,作出這種直截了當的表示。他還主張,如果重登首相寶座,將與中國重新就南海問題談判,並重新審查中國在馬投資。

即將於5月9日舉行的馬來西亞大選,由於過去五年內大馬政壇貪腐頻出、政黨分裂、強人復出等戲劇化發展,對馬來西亞政局觀察者來說格外有吸引力。對中國而言,關注馬來西亞大選更重要的因素是,一旦反對黨成功執政,中國在馬利益可能受到衝擊。

「改朝換代的最後機會」

由於現任首相納吉在任期間發生了震驚國際的1MDB貪腐案,以及曾任首相22年之久的亞洲強人馬哈迪宣布退出巫統、加入反對陣營,這兩大因素令今年的大馬選舉充滿戲劇性。

由於獨立至今,馬來西亞尚未通過自由平等的選舉實現中央政權的和平輪替,加上較低水平的法治與言論自由、社會開放程度等因素,政治科學家通常將馬來西亞定義為「半民主國家」(semi-democracy)或「競爭性威權國家」(competitive authoritarianism)。本次大選被大馬民主行動黨(DAP)議員劉鎮東形容為馬來西亞改朝換代的「終極之戰」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