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深度

曾經被稱為「奇蹟」的台灣經濟,出了什麼問題?

產業升級艱難,多數人選擇容易的方案。台灣製造業從90年代吹起西進風,將工廠、設施、技術人員搬到中國。如今,林宗弘以「葉克膜經濟」形容這現象:「自己心肺功能不好,趕快去吸一個氧氣罩。」台商付出的代價是「自己的心肺功能不再復甦」,意即不尋求生產鏈技術的升級。而這,還只是問題之一......。

這間無名鐵皮工廠的老闆林朝山與妻子。林朝山認為,現在年輕人比較不願意待工廠,加上沖床加工業風險高,現在類似他們這種小工廠已幾乎徵不到人,多數是夫妻、家人自己做。

這間無名鐵皮工廠的老闆林朝山與妻子。林朝山認為,現在年輕人比較不願意待工廠,加上沖床加工業風險高,現在類似他們這種小工廠已幾乎徵不到人,多數是夫妻、家人自己做。攝:張國耀/端傳媒

特約撰稿人 陳彥廷 發自台北、台中

刊登於 2018-03-14

【編者按】:「解悶救台灣」曾是在台灣紅極一時的電視節目口號,如今卻成了台灣經濟真實處境。3月1日,爭議多時的《勞動基準法》修正案正式上路。但放寬工時彈性是拉動台灣經濟的關鍵嗎?或者台灣的「悶經濟」其實另有解方?《端傳媒》針對「悶經濟」推出兩篇系列訪談:中研院學者林宗弘和雅言文化社長顏擇雅。兩位受訪者近期都以台灣經濟發展為主題出版新書,更不約而同地暫時繞開傳統的財經思路,從社會、人口、世代甚至國際關係等路徑切入,提出各自的觀點與洞見。本篇專訪林宗弘以及中小企業老闆林朝山夫婦。

「匡噹!匡噹!」皮帶捲動飛輪、沖床張著強力的上顎咬合著模具,鍛造出各式金屬零件。一月上旬某個週六下午,《端傳媒》記者來到台中大里鄉間的這家小型沖床加工廠,車子穿梭在九彎十八拐窄巷內,與兩側眾多鐵皮工廠一一錯身,目的地是間約莫1.5座籃球場大小的挑高鐵皮屋,就坐落在水稻田邊。

這間無名鐵皮工廠全廠老闆加員工僅有四人,包括59歲的老闆林朝山與妻子,以及一位正職師傅、一位兼職臨時工。他們操作廠內14台沖床,向中部地區40多家上、中游製造商接單,加工生產諸如麵粉攪拌機零件、飲水機零配件、六角板手、套銅接頭,到各種小螺絲等各式機械零件。

這天只有林朝山和妻子操作機器,一個早上下來,他已趕完一批貨、腳邊堆滿一籃子白鐵製零件。

「我們這是夕陽中的夕陽。」林朝山認為,現在年輕人比較不願意待工廠,「他們都不要手髒,甘願做服務業,賣房地產、做保險、旅遊業……」,加上沖床加工業風險高,不小心就會受傷,現在類似他們這種小工廠已幾乎徵不到人,多數是夫妻、家人自己做。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