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場

讀者辯論:「女生節」是父權壓迫還是校園文化?

「在我看來,女權一直在談的是『選擇權』的問題。民主選票是選擇權,可不可以墮貽是選擇權,嫁不嫁人也是選擇權。如果貨架上只有一種商品,所謂「有得選」是什麼意思?」

2018年3月8日,巴西里約熱內盧市中心,有巴西婦女發起國際婦女節的示威。

2018年3月8日,巴西里約熱內盧市中心,有巴西婦女發起國際婦女節的示威。攝:Mauro Pimentel/AFP/Getty Images

端傳媒記者 楊鈺 整理

刊登於 2018-03-13

#Your Opinion

專欄 Your Opinion 精選重要報導、爭議話題底下,讀者的評論、來信、或者獲得授權的個人臉書感言,整理成文並發布,讓更多人可以讀到你的觀點,讓聲音穿透同溫層。歡迎你繼續在端APP網站寫評論,在端的Facebook留言,或者寫信給我們community@theinitium.com。我哋實睇,一條都不會走寶。

大陸知名性別平權獨立組織「女權之聲」的官方微博於3月8日國際婦女節當晚被封鎖,其備用帳號「@歸來的女神211」也在12小時後迅速被銷號停用,相關微信公眾號同樣未能倖免,有網民隨後在網絡中發起的「#我是女權之聲本人#」接力也不久被刪除。女權帳號被噤聲與當日時節的荒誕對比,令不少網民唏噓憤懣。

「女權之聲」以性別議題網站「女聲網」的方式於2009年成立,2010年開始在大陸社交媒體平台新浪微博中運作。歷經8年,其微博積累逾18萬關注者,曾發布逾9800條微博訊息,3月8日被封鎖當天微博瀏覽量超過17萬次,其2013年開設的微信公眾號也積累了逾7萬關注,自稱「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女權平台」。

事實上,這並非女權帳號的首次打壓經歷。去年2月20日,「女權之聲」因「近期發布的內容違反了國家相關法律法規」而被禁言30日,運營者表示疑與其發布美國女權團體準備在三八婦女節舉行罷工活動的文章有關。「女權之聲」當時用於公布自己被禁言消息的備用帳號「還女生平等」,則在發布訊息不久後被銷號。

與此同時,數年前開始在大陸興起的「3月7日女生節」爭議也持續至今,帶有歧視性的條幅、對「婦女」一詞的避諱、關於校園文化與去政治化消費主義的爭論等不斷在婦女節前後被提及、爭辯。起源於女性權益爭取的這一節日,伴隨著不同文化意義的賦予而被不斷討論和反思。

「女生節」最早可考源於1986年3月7日山東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及經濟學院中舉行的女生節聯歡晚會,隨後在大陸各高等院校中流傳風靡,也同時相應衍生出在10月下旬「光棍節」前設定的「男生節」。社交網絡逐步興盛之後,高校「女生節」活動的禮物、表白、標語等相關照片開始被熱傳,2011年,因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在當天懸掛的條幅走紅網絡,掛標語橫幅便成為每年3月7日前後各大高校的流行文化。

2016年,女權組織「@新媒體女性」在微博中發起「#反三七過三八#」話題,質疑「女生節」這一設定中帶有男權色彩的女性評價,表示將「婦女」一詞關聯年齡和性是一種父權回潮,因而希望以活動的方式呼喚對性別平等的關注。

起源於校園愛情追求的「女生節」不該被泛政治化?

VitleySingurQ:我覺得不應該泛政治化地看待女生節,一切都講到父權社會,性別壓制。想要真正理解女生節的意義,私以為一個比較好的切入角度,是研究女生節到底是如何出現的。

有一件事,幾乎所有近年上過大學的人都知道,就是大學裏的男生特別想談戀愛。其中既有初高中禁止「早戀」的原因,也有青春年少荷爾蒙旺盛的原因,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男女比例的不均衡。雖然全國整體數據上看,女生的數量並不少,甚至佔比稍稍高於50%。但是分配並不均勻,許多理工學系,甚至理工院校,女生特別少,找個「妹子」比微積分滿績還令人羨慕。

如果一切事物,一切話題都要套到政治正確的機器裏「檢疫」,那我們的社會就和文革時沒什麼兩樣了。

by VitleySingurQ

在這樣的一種環境下,單身的男生渴望接觸更多女生,迫切地想和她們互動。設立一個節日討她們歡心,真是個絕妙的主意。的確,本來就有給女性的節日,三八婦女節,但是「婦女」這個詞彙往往讓人聯想起三四十歲甚至更高年齡的已育女性,並不適合作為大學女生的節日來慶祝。所以,我們才有了三月七日「女生節」。女生節發軔於大學,就是這麼單純的原因。

當女生節在大學校園愈演愈烈,變成全國高校慶祝的活動之後,商家們注意到女生節的存在,於是就開始不遺餘力的推廣。商家不會錯過任何營銷的機會,何況是女生節這種主打目標是未婚女性的節日。

然後我們看回這件事,這女生節,真的是男權壓迫嗎?

男權的壓迫,在我們的社會裏的確存在,而且嚴重。重男輕女的思想不是說說而已,它體現在了男女出生比例的懸殊,體現在了憑空消失的上千萬女嬰上。但是一個由於理工院校男多女少而被創造的,由商家為促銷大力推廣的「女生節」,我確實沒有看出和女權相關的話題在裏面。

女權運動的初心是善良中正的,但是如果一切事物,一切話題都要套到政治正確的機器裏「檢疫」,那我們的社會就和文革時沒什麼兩樣了。你的一言一行都可能暗示着男權壓迫,正如你的一舉一動都可能是反對紅太陽的罪證。人們小心翼翼,謹言慎行,害怕觸碰紅太陽政治正確的高壓線。

當那些渴望愛情的男生發明女生節,忽然被扣上了「性別歧視」的帽子,不知道他們有沒有想起兒時聽到的故事,想起那個講了一句「毛主席萬歲我萬歲」,然後被打死的小孩子。

我個人是覺得,國內的女性權益亟需提高,國內的女權運動正是應該大力發展的時候。在這種剛剛萌芽的時期,最怕的就是勁使錯了地方,影響了國內女權運動的名聲。與其抓着懟沒什麼問題的「女生節」,不如把精力放在家庭暴力問題,農村地區婦女自殺率以及嫁女如賣女的婚姻狀況上。

MsCaptain:@VitleySingurQ: 之所以要看重「女生節」,是因為它起源於高校裏,也就是未來支撐這個國家思想和文化的這一代人。從高校女生節的「表白橫幅」可以看出來,當代高校男生對待女性的普遍態度是怎麼樣的,這和「想不想談戀愛」沒有關係。據我調查,猥瑣橫幅的比例不在少數。

的確,用這樣一批人帶開闊總結所用人是錯誤的,但這個現象不容忽視,因為其反映的除了尊重女性的問題以外,還是中國五千年來的性壓抑和教育體制裏對於性教育的缺失。從「女生節」的層面來講,「男生想談戀愛從而有了女生節」或者「男生想談戀愛所以在女生節示愛」,這套邏輯我更加不能理解。男生想談戀愛乾脆就叫「求愛節」或者「表白節」就好了,還能囊括所有想談戀愛的群體。選擇用「女生」作為節日主語和主體,「女生的節日就是得到男生表白的日子」?而這個節日能得到廣泛的傳播至今愈演愈烈,甚至有了物質主義的分支和你說的「猥瑣男」分支,本身就是因為當前社會在默認它,並且有強大的資本力量在助推這個概念落地生根,用「女生節」「女神節」「女王節」做包裝,看似是在對女性有了前所未有的關注,實則期根本就不是建立在男女平等和尊重女性的基礎之上,與政治化無關。

把女生節批倒批臭,不能改善女性的地位。因為他們不是根,甚至不是莖,是果,是剛剛成熟就落到物化女性染缸裏的果子。

by VitleySingurQ

VitleySingurQ:@MsCaptain: 挑逗與令人不適的橫幅背後,是這群人的問題,這群人參與了女生節,所以我們要把女生節批倒批臭?這群人如果也看你喜歡的電影電視劇,是不是那些電影電視劇也該統統下架呢?女生節裏這個學校的橫幅有問題,該問責的是寫橫幅的人,是批准橫幅的團委,恰恰不該是想出女生節這個主意的人。

女生節對女性的過分關注讓你感到不適,我很能理解。倘若我作為內蒙古人,班裏訂一個「內蒙古老哥節」,我也不爽。從這個角度而言,女生節的確給一些女性帶來了負面影響。可是討論的核心是這是否關乎女權呢?女權核心在於平等對待,可平等對待不代表「一模一樣的對待」。平等對待該是,男性想向女生示愛,就可以搞一個「女生節」,女性想向男生示愛,就可以搞一個「男生節」。之所以這個節日沒有被叫做「表白節」,就是因為這是男生在向「女生」示愛。那這不女權嗎?這很女權,因為沒有人禁止女生搞一個「男生節」,女生示愛的權力沒有人禁止。

你所說物化女性的話題,我是一直以來都十分認同的,這正是我正文裏所說「女性權益亟待提高」的一部分。而且事實上最讓人生氣的,是許多女性沉浸於被物化的氛圍裏,飄飄然享受着被物化帶給她們的一切。這點我不知道你怎麼想,總之我是覺得很嚴重。我不覺得女生節帶來了這一切,就算把鍋丟到商家頭上,丟到奢侈品廠家頭上,也很難和女生節有所聯繫。

女生節出現之前,物化女性就已經在那裏很久了,勢力很強大了,強大到幾乎新出現的任何事物,都會迅速和物化女性聯繫起來。女生節的出現,允許這些人掛出自己的橫幅,就如同蘋果新產品的發布,給了一些女性找土豪男朋友的動力。禁止蘋果發布新產品,不能阻止拜金女。把女生節批倒批臭,不能改善女性的地位。因為他們不是根,甚至不是莖,是果,是剛剛成熟就落到物化女性染缸裏的果子。恰恰相反,對和女性稍微沾邊的新事物的抨擊,反而會讓女權主義水被攪渾,進一步被污名化,就如同一個意氣用事的小孩,只能離自己的目的地越走越遠。

微博上一些自稱「女權主義者」的人,之所以淪為笑柄,就是因為他們誤會了一個很基礎的概念。假如我是女的,不是說讓我不高興或者我看不順眼就是違反了性別平權,得是這個事侵犯了女性(且沒有侵犯男性)作為普通人理應享有的權利。

如果我用我這套想法,為我的觀點辯護,我會說,這個事情裏,女性的正常權利的確受到了侵犯,然而侵犯者是這些橫幅,確切而言是寫出這些橫幅的人,捎帶腳還有批准這些橫幅的團委工作人員。女生節是這些橫幅的「平台」,本身不應為挑逗性條幅承擔責任。另一方面說,「節日」本身沒有要求女性做任何事,正如一位討厭教師節的教師可以不過教師節,討厭女生節的女生也享有並能夠正常行使「不過節」的權利。因此,我認為,說「女生節」侵犯了性別平權,無法成立。

父權壓迫:固化性別形象的隱性歧視

michelleding:將woman翻譯成婦女,本身就伴有男權社會的色彩,婦的概念是相對於夫存在的。相比於將婦女的稱謂改成女生或者女王這樣子年輕化或者賦予女性權力的女性形象,我想女性需要的更多的是平權。

pokemonkkkk:我覺得沒有這個節日之前偏見都是存在的,通過這個節日更集中的表現出來了而已。而女生節這個名字失去了勞動婦女節中的「勞動」和「empower women」的關係。我自己覺得俗。我甚至都不知道婦女是怎麼漸漸不適用於指代年輕女性的。

泡沫:除了紀念歷史上爭取平權的進步意義以外,固化性別角色的做法我是比較反感的,尤其是「關愛女生」這種說法,本身就是一種對女生的隱性的歧視。另外有些機構還存在「women's day全體女性員工放半天假」,也是莫名奇妙,儼然成了逆向歧視。(可見,固化性別角色的後果很可能要麼是固化原有的歧視,要麼是反過來成了逆向歧視。)我覺得如果從一開始這個節日就叫做「平權節」而不是women's day,會好得很多吧。

女權「政治正確」和文革最大的區別就是:文革是有一系列意識形態宣傳以及實際掌權且權力不受限制的國家機器作為後盾的。

by Bd

咸鱼姬:昨天看見一個廣告,將生豬手和熟的醬豬手放在一起,生豬手粉嫩相對苗條,熟豬手醬棕色相對粗壯;前者象徵女生節,後者象徵婦女節。我還沒來得及對這個廣告做“閱讀理解”,就已經從生理上感覺惡心。我當然不是對豬這個動物有什麼意見,但生豬手和熟豬手的聯合象徵,本質上和更低俗一點的粉木耳、黑木耳沒有什麼差別,潛台詞都是以是否有過性經歷來區別對待女性。

婦女原本只是一個指代女性群體的中性詞,和你我他/她差不多;然而後來的部分使用者卻因為“婦”這個字產生了“婦人”、“少婦”等想象,從而“推導”出“婦女”是年長的、有性經歷的。到此為止,這僅僅是詞語產生的歧義。問題其實出在我們的社會如何差別對待不同年齡層、沒性經歷、有性經歷的女性。在我們的潛意識裏,對於年長有性經歷的女性想象,仍然是男權社會裏“人老珠黃”的想象,於是才會有了生豬手和熟豬手、女生節和婦女節的差別。

Bd:的確是大學裏面什麼節日都能過成「愛情節」,在商家的營銷下很多節日也變成「購物節」。

我以為這無可厚非,但是並不代表這與男權壓迫毫無關係。女權「政治正確」(插一句,我不認為中國目前有西方意義上的政治正確,即使有也不是在女權議題方面)和文革最大的區別就是:文革是有一系列意識形態宣傳(「紅太陽」「毛主席萬歲」之類)以及實際掌權且權力不受限制的國家機器作為後盾的,而正如其他朋友提到的女權微博帳號被封,以及山東春晚小品物化女性等一系列事,都說明女權在輿論上並沒有多佔上風,更不用說過分強勢以至於壓制了其他思想。

Fai:中國傳統的節日多標示節氣,背後是農業文明為基幹的思考系統,夠樸素也中性。

「婦女節」是舶來品,本源於某種社會思潮或覺醒,肯定女性價值,背後有明確的主張。但不管是傳統還是現代,政治的還是宗教的,凡節日都逃不掉被消費。商家以捕捉慾望為生,他們聞得到人們內心渴求。「三七」在一個校園裏是自娛自樂,一旦「擴散」,就是社會心理的顯像了。我們只管跟着商家走,總能找到切入社會的入口。

老實說,我也有點迷惘了:到底要怎麼做才叫不「男權」?我想這不是我一個人的問題。

Julia Roberts以前有套電影叫做《Mona Lisa Smile》,由她飾演的高校教師就是女權主義的踐行者,面對整個社會排山倒海的對女性角色的各種規訓和要求,她鼓勵學生勇敢做自己,不輕易走入家庭,不浪費自己的才華。其中一名學生表現優異,她為了讓她進入法學院,幫她拿報名表,追到她未婚夫家裏勸她即使結婚了也可以一邊進修。後來學生戳破了她的盲點:你不是說只要我們快樂,做什麼都可以嗎?這(嫁為人婦,相夫教子)就是我的選擇。

所以,在我看來,女權一直在談的是「選擇權」的問題。民主選票是選擇權,可不可以墮貽是選擇權,嫁不嫁人也是選擇權。如果貨架上只有一種商品,所謂「有得選」是什麼意思?(我差點錯覺以為自己在談香港普選)。

選擇來自想像,也來自對自我的認知、挖掘和發現,當選擇越多,自由的意義越充實,有權利難道指的不就是這個意思?

「三七」是否提升女性地位?我會看「三七」致力拓闊女性自我意識和選擇權了嗎?當然,誰說認同男性目光不是一種選擇?誰說享受被看不是一種選擇?它們都是選擇,但是,還有呢?你知道自己還有其他的選擇嗎?

作為商賈眼中待宰的經濟動物,你再整個三六、三五、三四……性質都一樣,有趣的是發明者把它緊排在了「三八」之前,除了對正經的、嚴肅的、廟堂的及政治的「三八」的一種隔離,潛意識裏不就是固化了由女孩到女人的女人生涯想像。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