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深度

李立峯:數據再分析──姚松炎落選,能怪民協嗎?

為選舉結果尋找解釋,是傳媒在選舉報導中要做的事,但也是很困難和危險的事。它很容易變得以偏概全,影響一次選舉的因素非常多,從來沒有一個單一原因可以解釋選舉結果……

立法會補選九龍西候選人姚松炎落敗,選後的傍晚到美孚謝票,有支持者落淚,姚松炎相擁安慰。

立法會補選九龍西候選人姚松炎落敗,選後的傍晚到美孚謝票,有支持者落淚,姚松炎相擁安慰。攝:林振東/端傳媒

刊登於 2018-03-13

#李立峯#評論#媒體觀察

3月11日香港立法會進行補選,雖然選舉前不少民主派支持者已經隱約感到選舉結果或有暗湧,但姚松炎落選,相信仍然令不少人感到意外。

媒體及市民詮釋紛紜

消息一出,媒體及市民紛紛開始詮釋選舉結果。其中,由於民主派內部初選時,姚松炎的團隊和民協因所謂的 plan B 問題產生了一些嫌隙,不少媒體很快就嘗試指出姚松炎在民協「票倉」中的表現。《立場新聞》在12日早上的一篇報導,就在標題中說「非建制派票倉得票狂瀉,部分為民協深水埗選區」。《明報》在同日中午時分,也推出了一篇題為「姚松炎民協票倉10輸8,最高流失近半非建制票」的報導。同時,《蘋果日報》有報導題為「初選結怨,馮檢基hea撐」。在社交媒體上,是受到媒體論述影響也好,是完全自發的想法也好,也的確有些聲音指民協以至另外一些民主派的區議員沒有落力幫忙,倒是姚松炎本人的回應很得體,只指出自己的不足,亦肯定及感謝了其他非建制派人士及組織對自己的支持。

為選舉結果尋找解釋,是傳媒在選舉報導中要做的事,但也是很困難和危險的事。它很容易變得以偏概全,影響一次選舉的因素非常多,從來沒有一個單一原因可以解釋選舉結果,尤其在選舉緊湊、勝負差異不大的情況下,過分標榜其中一個原因,可以很具誤導性。例如,姚松炎只是輸了二千票左右,亦即是說,在整個選舉過程中,如果他在某方面表現再好一點,又或者出現多一個對他有利的因素,又或者對手表現差一點,他可能已經贏了。其他黨派有沒有落力幫他拉票,就算有影響,也只是眾多令他反敗為勝的可能因素之一。

如果在分析時涉及使用數據,那麼就有更多可能,出現方法學上的漏洞或偏差,例如《立場新聞》和《明報》都提供了數據,強調一些民協票倉成為了非建制失票最多的地區。但用10個細區的數據,真的就能建立一個說法嗎?這需要進一步的檢驗。另外,誤認因果關係也是可能出現的問題。例如《立場新聞》指出,九龍西非建制得票跌幅最大的頭五個區,有三個區的現任區議員為民協區議員。這也許是有報導價值的事實,但這代表「民協區議員」是「因」,姚松炎的得票率是「果」嗎?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