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深度

傳教士在台:部落的父親、撿回孩子的老師與移工新家人

他們在台灣耕耘超過一甲子,服務對象從原鄉到市區,如今,更成為外籍勞工的「家外之家」。

星期日的北大堂的英語彌撒,移工們做彌撒。

星期日的北大堂的英語彌撒,移工們做彌撒。攝:張國耀/端傳媒

特約撰稿人 白宜君 發自新竹

刊登於 2017-09-28

曾經說過「謝謝台灣當我是一家人」的天主教神父丁松筠,今年5月底驟逝於台灣。享年75歲的他,在台灣服務整整50年。原訂於6月1日領取國籍歸化證書與中華民國身分證,卻在生命最後一個節點與歸化的最後程序擦身而過,由跟隨丁松筠的腳步來台服務的弟弟丁松青代領。

80年代,丁松筠最廣為人知的身份是「傑瑞叔叔」(Uncle Jerry),不但在電視上教英文,也受邀在台視演員訓練班教西洋歌曲、在民歌西餐廳手揮吉他,用聖歌傳教。他曾以郎士寧、利瑪竇的「西洋教士」形象活躍於電視劇螢光幕前,自稱「出洋相」;也製作紀錄片,親赴泰柬邊境難民營拍攝「殺戮戰場的邊緣」,是台灣第一支關心國際難民的記錄影像,募得500萬台幣。

在丁松筠追思會現場,他的弟弟、現年72歲的丁松青替哥哥說出最後對台灣的祝福:「我愛你們」。簡潔四個字,同時也是丁松青本人,及許多從青春走到年邁的外籍神職人員在台半世紀以來,最純粹的信念。

2016年12月,國籍法第6條修正通過後,外籍人士若「有殊勳於我國」,得免喪失原屬國籍,申請歸化中華民國並取得身分證。今年初,在台南伯利恆文教基金會服務的美國籍神父甘惠忠拿到身分證,成為首位受益於國籍法修正、歸化中華民國的「新台灣人」。此後,許多神父與修女申請歸化、取得身分證件。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