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所有元素中最美妙也最難測的部分。縱然我們會有喜悅、幸福、滿足等令人嚮往的體驗,在人世浮沉中,痛苦、焦慮、創傷也與心靈如影隨形。
在大時代,戰爭、災難、流放,生離和死別都是家常便飯,每一顆心靈都分享着大地的裂紋。而在和平年代,社會、工作、愛情、家庭也都會帶來焦慮與不安。午夜夢迴,無人可以逃脫孤獨的歷練,叩問存在的意義。
英倫才子 Alain de Botton 在《身份的焦慮》中說,「治療身份的焦慮並無靈丹妙藥。但我們可以儘量去了解它、討論它。」我們選出了這 10 本書,和大家一起掀開心靈層層疊疊的遮蔽,觸摸深處幽微的苦痛,為了和解和救贖:
凝視它。發掘它。超越它。
1.
《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
作者:貝塞爾‧范德寇 Bessel van der Kolk
大家出版社
2017
從家庭暴力到校園欺凌,從失戀到喪親,從童年時期的缺愛到天災人禍,人的一生中會經歷太多的創傷。在經歷過創傷之後,人們常常困在痛苦的深淵無法走出。這並不是因為軟弱,而是大腦和身體發生了一連串真實的生理變化,不受理性和意志的控制:身心俱裂的一刻,不斷在記憶和神經系統中不受控制地反覆播放,本能的防衛機制拖着身體回到那個傷痛的過去。嚴重的心理創傷,不但會剝奪人正常生活的能力,也會摧毀人對自身和外界的信任。作者提出,處理精神創傷的關鍵,是運用腦部本身的神經可塑性讓人們感受到自己活在當下,並最終重建對自己的掌控。
2.
《關鍵音--沒有巴哈,我不可能越過那樣的人生》
出版時間:2017/06/28
出版社:新經典文化
作者: 詹姆士‧羅茲(James Rhodes)
「沒有古典音樂,我當時早就死了!」對於詹姆士·羅茲而言,古典音樂不是用來裝飾教養與品味的藝術道具,而是人生的避風港。若不是巴哈,他將繼續活在兒時的陰影中,放棄愛與被愛的可能。音樂的出現彌合了他內心的破碎,安撫了他的瘋狂。這本書是詹姆士寫給古典音樂的情書,也是一段被音樂挽救的人生自白。
3.
《逃,生:從創傷中自我救贖》
作者:鮑赫斯•西呂尼克 Boris Cyrulnik
心靈工坊
2015
經歷過重大心理創傷的人,該如何走出深淵,找到生路?命運多舛的兒童,長大後是否能夠擺脫不幸的陰影?他們還能夠長成健全的大人嗎?心理醫師西呂尼克給出了肯定的答案。在本書中,他一面回顧二戰期間猶太屠殺帶來的集體創傷,及身為猶太後裔的成長歷程;另一方面以心理學角度看待受創的兒童如何展現驚人的心理韌性,指出人能夠在創傷後重建自身對於世界的信任和連結。
4.
《房間》
作者:李智良
香港kubrick
2008
本書是一名「精神病患」回溯其十二年服藥生活的「自我診斷」和生活筆記。作者從個人經驗出發,反思在「精神病」被醫療化的背後,問題的本質其實是個人的生命節奏被資本體系所掌控、所瓦解。當社會變成了一個運行瑣碎程序的大機器,人們被嚴格地裝進社會建構的模具裏,不再有自主性,無法體察生活的意義。為了尋求安寧,作者從一座都市逃到另一座都市,卻只是從一個牢籠到了另一個牢籠。他在不斷的逃離之中,對抗現代社會對人性的剝削,尋找屬於他的淨土。然而,在這個「全面戰爭」的社會裏,每個人都在現代性的洪流中被裹挾着向前漂流,無所不在的規訓力量壓迫着人性的存留空間——也許我們根本無處可逃。
5.
《哀悼乳房》
作者:西西
洪範
1992
在癌症病魔的籠罩之下,人常常會對自己的生命有全新的認知。本書講述了作者在罹患乳癌之後,對於身邊的人事物以及自己生命的體悟和思考。她用輕快詼諧的筆調,從不同的角度展現患病之後生活的情狀,寫自己治療的經歷、病後的種種反省、親朋好友的關懷,以及在打擊之下重建信心的過程。種種對生活細節的描繪,都能讓我們感受到作者面對乳癌的樂觀和勇氣:這個自認「並不比任何人勇敢」的女子,在乳癌的陰影之中,慢慢學會直面如真似幻的人生,決定好好活下去。在她對乳房的「哀悼」之中,蘊含着對生命的熱情和渴望。這是一本關於失去的故事,一本關於生命的書。
6.
《愚人學校》
作者:薩沙·索科洛夫
啟明出版
2017
這是一本奇妙的小說,一本顛覆俄國經典文學的後現代主義之作。這本書講述了一名年輕學生因精神疾病就讀特教學校時發生的故事。在書中,各種人物角色、故事情節皆隨主角和故事敘述者的意識流動,移轉的時空、跳躍的邏輯、豐富而狂亂的想像,使得自我意識的對話衝破語言的極限,詩意而瘋狂。精神分裂的主角有着豐沛的想像力,並以此抵抗世界的一切紛擾,他在自我的世界裏是自由的。在作者眼裏,那根本不是什麼需要治療的精神疾病,而只是這無處逃脫的世間給自己留下的一點喘息的空間。說到底,什麼是正常,什麼是不正常?何為聖,何為愚?對於人性和心靈的永恆思考,是這本書的主旋律。
7.
《心理韌性的力量:從創傷中自我超越》
作者:鮑赫斯‧西呂尼克 Boris Cyrulnik
心靈工坊
2016
在面對挫折和創傷時,人們會展現出截然不同的態度:有的人一蹶不振,有的人卻越挫越勇、重獲新生,這其中的奧秘就在於「心理韌性」。本書作者詳細地分析了「心理韌性」從何而來、如何作用,重新闡釋「創傷」對人的意義,並且提出了鍛鍊心理韌性的「矛盾整合法」:重新敘述自己的故事,創造新的意義,將痛苦的往事改寫為「美妙的不幸」,是我們承受苦難的方法。除此之外,作者還將目光投向了整個社會的心理復健,指出社會論述對於創傷恢復的影響。一個更加包容、更懂得傾聽的社會,才能給受創者心理上的支持。
8.
《救救正常人:失控的精神醫學》
作者:艾倫.法蘭西斯 Allen Frances
左岸文化
2015
拖延症、暴食症、抑鬱症、注意力缺失症⋯⋯你也有心理疾病嗎?在這個時代,心理學大熱,種種生活問題都被當作「病症」,人人都感到自己有必要接受治療。然而,在本書作者、法蘭西斯醫生眼中,許多「心理疾病」的產生是由於人們的過度診斷,將一些日常生活的問題貼上了疾病的標籤。他指出,情緒起伏和低潮狀態都是人類會有的正常狀況。,人們天生有恢復能力,能夠自我療癒,不應被當作是精神疾病。本書號召我們珍視人性的全貌,不要躲在所謂「診斷」的背後,一點一滴放棄人類的適應性與多樣性,把正常的人生變成黑白。
9.
《只要活著:長崎原爆倖存者的生命故事》
作者: 蘇珊.索瑟德 Susan Southard
馬可孛羅
2017
對大部分國家而言,原爆是世界大戰的終點,但對於長崎的原爆倖存者而言,他們的痛苦才剛剛開始。作者蘇珊.索瑟德耗費超過十年的時間,訪問了許多原爆倖存者、學者、醫師,試圖重建在原爆之後的幾天、幾個月、幾十年裏,受波及者如何生活、如何自處、如何看待傷痛的過往。作者寫就這本原爆倖存者的生命史,不但揭開了這段遭到忽視的慘痛歷史,使得世人能夠了解核戰帶給人類的傷害,也帶領我們在這場悲劇中,重新思考「人」的價值。
10.
《不要靜靜走入長夜:大藝術家如何面對死亡,在死亡之中度過日常》
作者:凱蒂‧洛芙 Katie Roiphe
木馬文化
2017
如何面對死亡?這彷彿是一道永恆的難題。本書作者爬梳了大量文獻,訪談了五位創作者的家人、朋友和看護,試圖向讀者呈現五位大藝術家面對死亡的方式。從他們最後的時光開始,作者將他們人生中的重要時刻、經歷的情感糾結和思想藝術創作一一回溯,探討他們對於死亡的認知、恐懼和執迷在日常生活中的體現和投射。在生命迫近終點之時,這些偉大創作者們既有超凡的勇氣和深刻的洞察,也有着無法避免的自我欺瞞和自我安慰。在這本書中,這些創作者們作為一個「人」的特質有了豐富而立體的塑造,使人們加深了對於他們思想和藝術的理解。
青鳥書店
地址:台灣台北市八德路一段 1 號玻璃屋 2 樓
電話號碼:+886 2 2341 8865
營業時間:週一至日,10:00 – 21:00
端傳媒會員優惠:店內飲料 9 折
水牛書店
地址:台灣台北市大安區瑞安街 222 巷 2 號 1 樓
電話號碼:+886 2 2707 7003
營業時間:週二至日,11:30 – 21:30
實驗廚房供餐時間:中餐 11:30 – 14:30,晚餐 17:45 – 21:30
我相信文中提到的英倫才子名稱是“Alain de Botton”。
再推薦一本書《低飛的自尊》
圖書照片顯示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