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場

當綠色和平製作了一幅「包含台灣」的中國地圖

可否有一張地圖,能夠讓北京政府與台灣人民都同時滿意?為了符合中國法規,綠色和平製作了一幅「包含台灣」的中國地圖,與台灣民意直接對撞,身陷地圖風暴。

在中國從事環境倡議運動,由於言論與政治空間有限,有時候甚至會有人身安全的風險,用「誤植」來解釋此次的地圖事件,恐怕是為了兼顧北京辦公室的運作,而取得的最大妥協。圖為綠色和平曾於北京永定門城樓前,聯同北京21名鼓手和十幾名志願者,擂響巨鼓,用鼓聲聲援哥本哈根氣候會議。

在中國從事環境倡議運動,由於言論與政治空間有限,有時候甚至會有人身安全的風險,用「誤植」來解釋此次的地圖事件,恐怕是為了兼顧北京辦公室的運作,而取得的最大妥協。圖為綠色和平曾於北京永定門城樓前,聯同北京21名鼓手和十幾名志願者,擂響巨鼓,用鼓聲聲援哥本哈根氣候會議。 攝:Imagine China

特約撰稿人 李映昕、端傳媒記者 何欣潔 發自台北

刊登於 2017-07-11

#Talking Point

2017年7月5日,綠色和平總部辦公室發佈了一篇 "Analysis: How cutting China’s coal overcapacity could help tackle its water woes"(中國煤電產能過剩與水資源壓力研究報告),報告中放了一張中國地圖,領土範圍包含台灣。

7月7日晚間,這份原該乏人問津的冷門報告,被前台灣人權促進會會長邱毓斌放上臉書,痛批綠色和平「來台灣海撈還踐踏台灣」,綠色和平瞬間成為輿論熱議焦點。

邱毓斌的臉書原文,是這樣說的:

「綠色和平(Greenpeace)每年在台灣募走一億多,但只在台灣聘了幾個專職,許多本土議題也鮮少看他們發聲。重點是,他們獲得台灣民眾那麼多捐款支持,結果竟然還把台灣納入中國的領土(請見留言欄第一則)。

請轉給身邊更多人知道,可以的話,把Greenpeace捐款轉給更多本地的環保團體,比如說: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地球公民基金會、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台灣環保聯盟、環境法律人協會等等。

來台灣海撈,然後還踐踏台灣,這樣完全在裝笑維,讓人看不下去。」

短小卻精準戳中台灣人痛處的文章,引起巨大迴響,效應迅速擴散。近年來當紅的「台灣國護照貼紙」臉書專頁隨即跟進,痛批綠色和平是「紅色暴力」,認為綠色和平從2005年開始就在地圖上將台灣納入中國領土,與邱毓斌觀點類似,同樣認為綠色和平是一邊跟台灣人募款,一邊「用這種方式公開羞辱台灣人。」主流媒體亦以類似視角跟進報導此則新聞,自由時報甚至將它作為7月9日的頭版頭條,下標「將台灣中國化 民嗆退捐款 綠色和平道歉」,一場風暴由線上延燒線下,再燒回綠色和平的臉書專頁。

綠色和平在一份研究中國的煤炭使用與水資源的報告中,將台灣標註為中國領土,引發許多台灣民眾不滿。
綠色和平在一份研究中國的煤炭使用與水資源的報告中,將台灣標註為中國領土,引發許多台灣民眾不滿。

引爆台灣人「一星退款」狙擊

隨著地圖事件越演越烈,開始有人到台灣綠色和平的粉絲專頁給予「一星」負面評價,短短24小時內,台灣綠色和平臉書專頁的「一星」數直線上升,要求「退款」、信用卡止付的民眾也所在多有,堪稱綠色和平台灣辦公室開張以來的最大公關危機。

在這些一星評價當中,不乏「滾出台灣」、「想騙錢去中國騙」、「吃裡扒外」等激烈言論,多半在乎的是「綠色和平是否尊重台灣主權」;也有一些使用者給予五星評價,試圖力挽狂瀾,認為不該全盤否定綠色和平在環境議題上付出的努力。但是,超過三千個「一星」評價,很快地蓋過粉絲專頁自2010年創立以來的兩千餘個「五星」評價,讓綠色和平的網絡聲量受到重挫。

綠色和平台灣辦公室隨後發出聲明,表示地圖乃是「誤植」,並且把原本的中國地圖,換成一張以中國為中心的亞洲地圖,包括台灣以及中國鄰近國家,都出現在地圖內。隨後又在留言串補充,表示這份報告是由北京辦公室出版,「受到中國《地圖管理條例》的約束,因而出版品的地圖中必須包括臺灣,這是綠色和平在許多方面必須面對的現實。」

事件發酵一天之後,開始有對兩岸問題具有敏感度的NGO工作者,點出地圖事件背後的癥結點,其實就是兩岸政治情勢。台灣環境運動者蔡中岳就指出,綠色和平北京辦公室必須遵守中國法規,而像地圖這樣的政治爭議,在目前的兩岸情勢下無解。

一位綠色和平前員工也在臉書為綠色和平打抱不平。表示她任職於綠色和平期間,「類似的地圖也看過很多遍,但是只能不斷的跟其他國家同事溝通,讓他們理解台灣與中國的不同。」許多工作者都不約而同指出,在中國從事環境倡議運動,由於言論與政治空間有限,有時候甚至會有人身安全的風險,用「誤植」來解釋此次的地圖事件,恐怕是為了兼顧北京辦公室的運作,而取得的最大妥協。

如果在中國從事環境倡議,有這麼高的風險,為什麼這些包括綠色和平在內的環境NGO,不撤掉中國的駐點?蔡中岳認為,因為中國現在是碳排放量最大的國家,中國的環境議題,對全世界都會產生影響。

地圖事件很快發酵。開始有人去點選綠色和平(台灣)的粉絲頁並給予一顆星的負面評價,短短24小時內,台灣綠色和平臉書專頁的「一星」數已經超過「五星」數,直接要求「退款」、信用卡止付的民眾更多,堪稱綠色和平台灣辦公室開張以來的最大公關危機。圖為2013年,綠色和平在台電大樓外抗議核四廠興建。
地圖事件很快發酵。開始有人去點選綠色和平(台灣)的粉絲頁並給予一顆星的負面評價,短短24小時內,台灣綠色和平臉書專頁的「一星」數已經超過「五星」數,直接要求「退款」、信用卡止付的民眾更多,堪稱綠色和平台灣辦公室開張以來的最大公關危機。圖為2013年,綠色和平在台電大樓外抗議核四廠興建。

中國NGO的處境:理想與現實的博弈

「有時候,你得被迫做出個取捨:你是否要完成眼前你覺得重要的工作?」一名綠色和平前員工表示,「對我來說,就是有人曾在某些時刻做出了不同選擇。」

除了《地圖管理條例》之外,與此次爭議最直接相關的法規,恐怕是2017年4月修改的中國《測繪法》,修法目的,開宗明義,即是為了避免「劃錯國界線」。媒體引述中國人大常委何曄暉的發言表示,「國界線的錯誤標註」包括未將台灣跟南海納入中國領土內,因此要加強對紙本跟網絡地圖的法律監管。

如果將焦距拉得更遠來看,在《測繪法》之外,2016年4月通過、2017年1月正式實施的《境外非政府組織(NGO)境內活動管理法》,對NGO來說也是巨大枷鎖。該法案中,規定境外NGO不得在中國當地募款。這條規定,幾乎等同於砍掉了境外NGO的手腳,從事倡議與行動的能力大幅縮減。

該法條又規定,如果要把資金從境外送入中國境內,亦是限制重重。在新法的限制之下,如果要維持綠色和平北京辦公室的運作,必定要從其他國家的捐款來支應。中國政府藉由《境外非政府組織(NGO)境內活動管理法》,表面上看起來正式將境外NGO納入監管制度,實則是希望削弱境外NGO的影響力。這恐怕是多數要求綠色和平「去中國募款」的台灣網友沒有意識到的。

2017年6月,《嚴肅八卦》、《全民星探》等至少25個娛樂公眾號被封停,境外NGO看在眼裡,想必是唇亡齒寒。在「封殺八卦」事件後,綠色和平北京辦公室的微信公眾號,「綠色和平行動派」,發佈了一條隱晦的帖子:

「如果哪天我們也消失了,希望能在這裡找到你: 每天這個時候,你可能在等待某些帳號的推送。 今天,綠色和平陪你過夜。 點擊閱讀原文,留下你的信息,成為綠色和平志願者。 也許在未來某天,我們可以再次找到你。」

在風聲鶴唳的當下,對於留在中國從事倡議行動的境外NGO來說,時常必須面對各種抉擇,「有時候,你得被迫做出個取捨:你是否要完成眼前你覺得重要的工作?」一名綠色和平前員工表示,「對我來說,就是有人曾在某些時刻做出了不同選擇。」

或許,應該從境外NGO在中國的處境,來理解地圖爭議真正的起因。對於留在中國從事倡議行動的境外NGO來說,如何面對每天都會遇到的法律管制與政治問題,可能才是最大的難題。但這一次,在各種艱困中迂迴前進的境外NGO,卻與台灣的「國家感情」直接對撞,幾乎沒有任何一張地圖,可以同時讓北京政府與台灣民心同時滿意。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