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傳媒獲2017人權新聞獎三項大獎

「2017年人權新聞獎」揭曉,端傳媒取得兩項「中文特寫新聞」優異獎,以及一項「中文評論文章」優異獎。
端傳媒記者周澄在2016年走訪菲律賓大選,寫下《我看到「菲版杜林普」以外的真實》,獲得「中文特寫新聞」優異獎。
端傳媒記者周澄在2016年走訪菲律賓大選,寫下《我看到「菲版杜林普」以外的真實》,獲得「中文特寫新聞」優異獎。攝:Stanley Leung/端傳媒

「2017年人權新聞獎」揭曉,端傳媒摘下三項大獎,包括兩項「中文特寫新聞」優異獎,以及一項「中文評論文章」優異獎。

周澄:《我看到「菲版杜林普」以外的真實》

端傳媒記者周澄在2016年走訪菲律賓大選,寫下《我看到「菲版杜林普」以外的真實》,獲得「中文特寫新聞」優異獎。

獲獎的周澄表示,感謝端傳媒同時刊出這篇菲律賓大選專題報導及採訪手記

周澄長期關注菲律賓在內的東南亞議題,「當時的出發點是有感於部份外媒筆下的『菲版特朗普』形象過於聳動及簡化,無助讀者理解菲律賓社會的真實面貌;因此希望透過大選現場報導,藉由敘述兩代人如何看待民眾求變的願景、歷史的斷裂與傳承、民主轉型的得失,還原『狂人』崛起的政治文化脈絡,追問強人政治與人權論述之間張力不斷的歷史緣由。菲律賓歷經兩度殖民、二戰侵略與民主解殖的動盪,其經驗都對其他轉型中的發展中國家起著觀照作用。」

杜特地上任半年後,周澄持續近距離觀察菲律賓局勢,寫下《現場:菲律賓反毒戰遺孀的平安夜》《不倒的杜特地:反對派彈劾、國際法、甚至大型抗議,都不可能推翻他⋯⋯》等一系列報導。

趙思樂:《「7.09」家屬:從受難者到行動者的一年跋涉》/《抗爭報導系列評論》

端傳媒特約撰稿人趙思樂共獲得兩個獎項。

《「7.09」家屬:從受難者到行動者的一年跋涉》獲得「中文特寫新聞」優異獎。

抗爭報導系列評論(《書寫抗爭,今夜無人致謝》《書寫抗爭並非客觀中立,而是誠實和清醒》《抗爭書寫者,需要站在運動的內外之間》)獲得「中文評論文章」優異獎。

趙思樂形容,「每一則人權新聞都是血淚凝成的珍珠,我無法為它們獲獎感到歡喜,唯有感激和敬畏願將它展示在讀者面前的每一個受訪者,希望他們的付出能有所意義」。

「對於《709家屬團》這篇報導,這種意義可能是:當時局難以阻擋地越來越惡化,必然會有越來越多人遭受政治壓迫,比如,在香港有越來越多的被檢控者,在台灣有李明哲和李淨瑜。我希望人們此時願意再看一看709妻子們的故事,看看她們是怎樣在走投無路時不再退讓,怎樣在孤苦無援時尋找彼此,用怎樣的勇氣和堅持團結起來,用怎樣的創意和樂觀對抗強權又自我拯救,怎樣成長為有廣泛關懷和深度思考的專業抗爭者。她們的故事,如果能給其他受難者一點勇氣和啟示,相信她們也會深懷安慰。」

報導發表近一年後,6位受訪妻子的丈夫有5位取保候審或緩刑獲釋,僅剩李文足的丈夫王全璋律師仍在獄中。「709妻子們的故事如果要提煉主題,那就是:面對肆虐的強權,要像709妻子們一樣抗爭,而且抗爭到底。」

趙思樂此後亦曾在端傳媒撰寫多篇人權報導,包括《艾曉明:困獸猶鬥(上)》《艾曉明:困獸猶鬥(下)》等。

「如果我的經歷也能給中國同齡人一點參考,我希望能有更多青年人相信,哪怕一天也不為體制工作,一天也不順從體制的價值觀,我們仍然能有一番令自己驕傲的事業。」

「人權新聞獎」由香港外國記者會、國際特赦組織香港分會及香港記者協會發起並聯合舉辦,是亞洲區域人權新聞報導的最高榮譽。

編輯推薦

評論區 17

評論為會員專屬功能。立即登入加入會員享受更多福利。
  1. 太棒了,端传媒!继续加油!

  2. 端传媒,加油!

  3. 端传媒是我手机里留下的唯一新闻客户端,觉得比较客观中立,评论里虽然也有一些看上去不太舒服的,不过大都是有内涵的讨论,希望端传媒越办越好。

  4. Awesome job

  5. Nice but pfftt...

  6. 真棒 加油

  7. 天荒地老蛤不老表示:

    congratulations ,duan media

  8. 你們真的很棒,希望以後能繼續看到這麼優質的報導

  9. 在大陆这边几乎没有人注意杜特尔特的时候,端传媒就走在了前面,提前向我介绍了这位菲版特朗普

  10. 很厉害哦!请继续努力,端传媒。

  11. Congratulations!

  12. 名至实归,加油!

  13. 「每一則人權新聞都是血淚凝成的珍珠,我無法為它們獲獎感到歡喜,唯有感激和敬畏願將它展示在讀者面前的每一個受訪者,希望他們的付出能有所意義」
    每次看到人权新闻都是胸中怒气直冲,然后趋于冷静之后,开始思考这个国家,这个世界到底问题出在哪里。进而思考我们能做些什么。

  14. 周澄姐好可愛的說

  15. 「如果我的經歷也能給中國同齡人一點參考,我希望能有更多青年人相信,哪怕一天也不為體制工作,一天也不順從體制的價值觀,我們仍然能有一番令自己驕傲的事業。」-- Well said.

  16. 名至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