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

給 ADHD 的「聰明藥」,治病還是應急?

「那種感覺,很像你的腦袋被一股清醒感撞擊……擦身而過的車牌號碼我都記得清清楚楚,世界好像被拉近到眼前一樣。」

端傳媒記者 呂苡榕 發自台灣

刊登於 2017-04-28

ADHD 患者小威開始服藥後,對藥物作用感覺神奇,原來自己的身體能像機械一樣控制,藉此擺脫生理需求。

二十五歲的小威(化名)在服用利他能(Ritalin)。他的朋友說他總是不自覺的乾嘔,不過小威倒不覺得有那麼嚴重,頂多是抽菸時比較容易想吐。他自己感覺用藥後比較大的副作用是焦慮,有時為了緩解狂暴的焦慮感,只能猛灌酒。

這是高中時補習班的老師推薦過的藥,老師稱他「聰明藥」——吃了以後讀書可以很專心,老師還說:「美國很多名校的學生都有在服用。」回家後,小威找媽媽陪着他去看醫生,想要試試看拿到這種「聰明藥」,「我媽那時雖然擔心要吃了會有副作用,但還是陪我去了。」

吞幾顆藥,竟精神百倍

回想當時的診療過程,小威說醫生沒有給他做心理衡鑑的測驗,主要是聽他陳述自身狀況,最後診斷為「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症」(ADHD),「不過那時醫生還滿謹慎的,跟我說藥物通常是年紀比較小的孩子在吃的,但如果我有需要,就先開一天一顆的劑量給我,他也提醒會有副作用。」雖然藥拿到手了,但小威的母親擔心副作用,和小威討論後,還是決定不嘗試。

幾年後,小威上了研究所之後,有陣子因為家庭私事煩心,「那時我有點憂鬱,喝酒量很大,上課會帶酒去喝,睡覺前也要把自己灌到茫。」精神狀況極差,無法專注在工作與課業上。為了讓自己能夠專心,小威再度前往診所。

這次問診時間很短,前後五六分鐘。小威告訴醫生,自己有注意力不集中的狀況,但需要專心工作。「我也跟他說,我曾經有診斷證明,當時也有開藥。」 醫生聽完後,詢問小威要不要嘗試心理諮商等其他方式,小威表明不需要。醫生於是詢問小威之前的用藥量,並說一日一顆太少,直接開出一日四顆、兩星期份量的利他能給小威。

隔天小威在打工前吃了四顆利他能,大約四十分鐘後藥效發作,「那種感覺,很像你的腦袋被一股清醒感撞擊,騎車去上班的路上每個擦身而過的車牌號碼我都記得清清楚楚,世界好像被拉近到眼前一樣。」那天小威變得多話,急切地想要挑戰任何事,覺得什麼都難不倒他。

此後,要處理煩心的家務事、工作,小威都會吞幾顆藥,幫自己壯壯膽。

回診後醫生問起小威服藥的狀況,接着把劑量調高到一日六顆,並且一次給足一個月的藥量。「現在我手上一次就有一百多顆藥。」拉開放了利他能的抽屜,就能聽見嘩啦嘩啦的聲響。

規律吃藥後,小威發現自己不容易感覺飢餓,而且也不會想睡覺,「期末的時候我因為要趕報告,所以每六個小時吃一次藥、一次吃四顆,那次連續七、八十個小時沒吃東西也沒睡覺,但身體完全不累。」對於藥物起的作用,小威感覺神奇,原來自己的身體也能像機械一樣控制,藉此擺脫生理需求。

讓小威比較困擾的是服藥後的焦慮感,「吃了之後會很躁,想要一直做事、停不下來。有時我會掐自己大腿壓抑一下這種浮躁。」有時藥效還沒退去,但需要睡眠,小威要依靠喝酒。「常常睡覺時你的腦袋還一直在轉,所以感覺有點像鬼壓床那樣,人也會變得有點神經質。」

「我自己吃是覺得滿開心的,因為它能讓我把事情專心做完。不過因為吃了以後人會變得勇於接受挑戰,不小心就接了太多工作,變成要靠吃藥專心把這些工作做完。」

一名 ADHD 服藥患者

和小威一樣有在服用利他能的阿樂(化名)則是研究所時期才確診有 ADHD,「我是因為一直被說做事不專心、你這樣是過動症啦之類的,講久了心裏想說『該不會我真的有問題才這樣?』才去就醫。」

就醫前阿樂的心情很複雜,一方面想要找到個解釋來理解自己為何不專心;一方面聽說利他能是「聰明藥」,因此想知道這種藥物能不能幫助自己。看完醫生,阿樂被診斷 ADHD 之外,還有憂鬱症。當天看完醫生,阿樂就拿到利他能,以及其他抗憂鬱和幫助睡眠的藥物。並預約第二次回診做心理衡鑑。

「但我吃了利他能沒有變得很專心,只有乾嘔和吃不下東西,還有焦慮。」阿樂笑說利他能之於他副作用似乎顯著得多。後來醫生加開抗焦慮的藥物給阿樂,也把抗憂鬱改成長效型的,「現在我比較沒在吃利他能,主要吃改善睡眠和抗焦慮的藥。」

雖然沒有明顯感覺藥效作用,但阿樂注意力不集中的狀況的確有改善,「只是我不知道改善是因為工作狀況後來比較好,加上我自己生活作息有調整,還是真的是因為吃藥。」

小威身邊的朋友也曾向他索取藥物嘗試看看。「比較熟的朋友我會給,或是放在桌上讓他們自己拿。他們吃了也覺得很有用,會很專心。」小威坦言,「我自己吃是覺得滿開心的,因為它能讓我把事情專心做完。不過因為吃了以後人會變得勇於接受挑戰,不小心就接了太多工作,變成要靠吃藥專心把這些工作做完。」小威苦笑着說道。

想看更多關於孩子的報導嗎?我們誠邀您成為我們的端會員,一起走進孩子的世界,了解他們多一點。請按:這裏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