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美國前總統奧巴馬任職期間,聯邦通信委員會(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FCC)去年10月曾通過「史上最嚴」隱私規定,要求網絡服務商需獲得用戶許可,才能收集用戶在線瀏覽歷史數據並將其售予廣告商。不過,這一規定卻於近日被由共和黨掌控的參眾兩院先後投票廢除。
為了抗議這一侵犯個人隱私、傾向大企業利益的議案,主張捍衞互聯網隱私的活動家麥克爾哈尼(Adam McElhaney)選擇了「以彼之矛攻彼之盾」。他於近日發起了「搜索網絡歷史」(Search Internet History)活動,計劃眾籌100萬美元,用於購買曾投票支持或以行動影響廢除隱私法規議案的議員、政府官員、決策層和他們家人的網絡瀏覽記錄。
醫療的、色情的、財務的、不忠的……任何他們在互聯網上瀏覽過、搜索過、訪問過的內容現在都會提供給每個人來梳理。
麥克爾哈尼在眾籌頁面上放置了投票池,讓人們選擇希望最先看到哪些人的網絡資料。目前已有超過6萬人參與投票,眾議院議長瑞安(Paul Ryan)得票最高,35%的投票者希望最先看到他的網絡瀏覽紀錄;排名其後的分別是眾議院 FCC 監管委員會主席布萊克伯恩(Marsha Blackburn)、參議院多數派領袖麥康奈爾(Mitch McConnell)、FCC 現任主席阿基特·帕伊(Ajit Pai)等。

麥克爾哈尼在眾籌說明中表示,「既然我們沒有機會投票決定我們的私人瀏覽記錄是否應該被買賣,那麼我希望向我們的立法者展示什麼是民主」。
除了麥克爾哈尼,美國著名演員米沙·克林斯(Misha Collins)也在眾籌網站 gofundme 發起項目,為「購買國會網絡數據」眾籌5億美元。根據項目說明,這些資金將用於購買美國總統特朗普和所有投票同意廢除隱私規定議案的國會議員的個人資料,並將它們公之於眾。不過介紹中也表示,不會公開影響家庭安全的資訊,比如個人住址。而如果不能完成眾籌目標,所有募集到的資金將捐給美國公民自由聯盟(ACLU)。
不過,科技媒體 Verge 也指出,《美國電信法》(Telecommunications Act)明確禁止分享「可辨識的」私人資訊的行為,這兩個眾籌項目都存在違法風險,「我們應該為此而戰,但購買個人網絡瀏覽歷史紀錄的做法有些過分了。」但 Verge 也承認,近期隱私權利的倒退是個問題。
事實上,在這場隱私戰役中,唯一的受益者恐怕只有互聯網服務商。去年隱私規定通過後,這些電信巨頭曾聘請多個遊說團體來影響這一政策。Verge 此前就曾透過美國州級政治獻金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n Money in State Politics)整合的公開數據,統計出265位投票支持廢除隱私規定的議員名錄、黨派和他們在選舉過程中接受相關企業獻金的數額。這265人全部是共和黨成員,獻金規模則由1000美元到數十萬美元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