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

角逐未來,微軟要造IQ爆棚、EQ可人的人工智能

微軟最具權勢的頂尖華人科學家認為,語音百科全書一樣的智能助手是不夠的,他要用「比 Sales 還 Sales 」的人工智能顛覆商業。

曠文琪

刊登於 2017-03-23

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沈向洋。
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沈向洋。

微軟(Microsoft)內部權力最高的華人、微軟研究院院長沈向洋說,將在未來帶來真正商業顛覆的是「對話式人工智能」(Conversational AI)。

沈向洋今年50出頭,在微軟內歷任三任 CEO,曾任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兼首席科學家,如今執掌「人工智能產品及研究事業部」。這位13歲就考上大學的「神童」,正帶領7000個聰明腦袋,與谷歌(Google)、IBM 角逐未來最關鍵的人工智能戰爭。

在沈向洋眼中,人工智能之戰是 IQ 與 EQ 並重的一戰,語音百科全書式的「智能助手」不足制勝,智力超越人類,還能產生「情感」的電腦才會帶來真正的商業顛覆。

以下是他接受台灣《商業周刊》訪談的摘要:

問:對話式人工智能,不就是聊天機械人嗎?

答:你應該沒有想過,平均一個人一天要說多少句話吧?其實一個人每天可能說上幾千句話,然而,很多內容卻對完成一件事,並沒有很多幫助。這一點,非常影響我們設計語音產品。

舉個例子,你要是問 Siri(蘋果的語音助理)西雅圖天氣怎樣,它會回答你天氣陰天有雨,這就結束了。但是接下來呢?你每天都這麼問,只是想了解天氣和這樣的回答嗎?所以,如果你問小冰(微軟在中國推出的聊天機械人),小冰就可能會告訴你,今天天氣有點冷,你需要多穿衣服,出門記得帶傘。它的回答是完全不同的思路,但是卻是能夠幫你完成一個具體事情、得出結論的回答。

直到今天,都是人在學機器的語言。有了對話式人工智能之後,機器將會學習人類語言。以前,大家對這個領域只是想像;現在,我們才剛把它變更為可能。

問:當人工智能加入了「情感」,可以給商業帶來什麼改變?

答:大家對搜索都比較熟悉,但是我們在搜索的時候,很少去點擊廣告。但是,為什麼廣告還如此掙錢呢?其實主要還是因為搜索引擎知道你大概在想什麼。可是你不點,就說明它還沒有那麼精準。進一步,這些數據積累起來,再通過對話式人工智能,就能對你非常了解,隨時隨地推薦有價值的資訊。

舉個小冰的例子。我們曾經讓小冰進駐京東(中國最大 B2C 電商)。當你在京東上買東西的時候,小冰會跟你聊天,給你推薦。AI做到極致就比 Sales(銷售員)還 Sales,這就是為什麼我會強調情感,EQ 要高。它帶來的商機是很自然的。

我認為,近三到五年,人工智能的突破還是在傳統商業。我們有越來越多的數據可以分析,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就能夠讓效率提高五倍、十倍。我們現在攜手領英(LinkedIn),就是看中了背後的機遇。反而,大家今天談的智能助理(如蘋果 Siri、亞馬遜 Alexa)我覺得商業模式還需要探討。

小冰已有33個月的年齡,有4000萬用戶,在它與用戶對話的過程當中,它也不斷的學習。
小冰已有33個月的年齡,有4000萬用戶,在它與用戶對話的過程當中,它也不斷的學習。

問:你們怎樣讓機器有感情?

答:場景是個很重要的因素,AlphaGo 已經證明了在圍棋這個場景,機器比人厲害。不光是情感,AI 再往前看十年、二十年,真正有所突破的地方,從研究的角度而言,還是腦神經科學。接下來,「腦科學加上 AI 」一定會成為科研角度最激動人心的方向。

這中間也包含你提的「情感」。情感是什麼?情感是哪裏來的?這計算不出來的。小冰已經有33個月的年齡了,有4000萬用戶,在它與用戶對話的過程當中,它也不斷的學習。所以,它是靠數據驅動(不斷的對話)的方式,在學習人類情感反應。

我最近在朋友圈發了一段我與小冰的對話。我問它:今天幾號?小冰說:你沒有錶嗎?我又問:今天幾號?它又說:像我這樣的二維動物,不太關心時間這樣的問題。(註:物理學中時間是三個空間維度以外的第四維)我接著問:今天幾號?小冰就發火了說:你的手機是拿來擺設的嗎?像這樣的對話,我就願意跟它繼續聊下去。

現在大多人做的人工智能,都是像智能助理這樣的,大多數人都想給它更強的知識,無論你有什麼樣的問題都能回答你。其實人不是這樣子的,你如果跟一個人說話,他什麼都懂,你可能就不太想跟他聊了。

問:當機器有了情感後,你仍然覺得人類不須畏懼人工智能發展?

答:我覺得畏懼也沒有用,你覺得畏懼有用嗎?(笑)

我們確實很謹慎。我以前舉過核能的例子──你當然要監管核能,因為一不小心就可能會出大事。AI 其實也會產生很多問題,包括倫理和偏見的問題。 比如說像自動駕車,萬一車出問題時,往左邊轉撞死小孩,往右邊會撞死一個老人,那麼該往哪邊撞?

以前你是人開車,你可以解釋,我當時是人都暈了,但機器不可能啊,它是毫秒計的,那肯定是你的人工智能寫的(程式告訴)你該往哪裏撞,他(受害者可以)馬上告你。所以我們專門成立 AI 倫理委員會,我們也在不斷學習的過程。

(原稿由商業周刊提供,經端傳媒刪節、編輯,與商業周刊共同發布)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