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運號」:中國信息壁壘催生的特殊媒體

他們騎在網絡管制和語言障礙的牆頭上,摘下海外多汁的果子做成營養液,拋給牆內渴求趣致資訊的大眾,有幾隻爛果子,並不妨礙投資人重金青睞。
大陸

于小姐說:「如果翻牆軟件掛了,我們就沒法工作了。」她在北京一家傳媒工作室以寫稿為生。這家工作室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上運營的賬號,是如今中國大陸無數「新媒體搬運工」之一。

每天上午10點,于小姐會坐在辦公桌前,打開電腦,翻過大陸圍閉網絡的「防火牆」,進入 Buzzfeed、Reddit、Tumblr 等國外新聞資訊整合網站,找出能引起大陸讀者興趣的內容,搬運下來,用中文重新組織編輯,配上生猛熱辣的標題,發表在自己工作室運營的社媒賬號上。

這樣的稿子,于小一姐每天給工作室做三篇,每一篇從採編到排版只需大約一小時到幾個小時不等,但發布後不消幾分鐘,就能得到數百個「讚」和留言回覆,而且由於多是海外的奇聞趣事,這些內容在大陸網絡資訊審查制度下,壽命往往更長。

越過從網絡到媒體的重重管制和語言障礙,于小姐把自己的工作形容為:信息的走私客。

騎在牆上把外面的果子摘進牆裏

于小姐認為,自己是一個特定社會結構在特定社會時代中創造出的特殊職業。

「我之前寫過一篇文章,關於古巴的『信息走私客』。因為古巴網絡審查太嚴格,經濟條件又不好,古巴人上網都要靠『走私』。有的人會每週去美國,把視頻、網頁、電影、雜誌、App 的更新包之類全部下載到一個上千 G 的硬盤裏,直接賣給古巴人。這叫『每週信息包』(el Paquete Semanal / the weekly package)。我所做的事情和他們一模一樣——騎在牆上把外面的果子摘進牆裏。唯一的區別可能就是我還得把果子按照國人口味打成營養液;中國人現在太忙了。」

在社交媒體爆炸式普及以前,負責將海外資訊帶入大陸的正規「信息貿易商」,主要是傳統中文媒體。他們會系統性地將海外新聞採編、翻譯,通過報紙雜誌、電視頻道、官方網站等自家平台進行發布,不過數量非常有限。移動社媒時代的到來,令傳統的「海外資訊貿易商」一下子多了無數對手——會翻牆、擅編寫的個人或小組,可以通過設立社媒賬號隨時向網絡大眾發布資訊。

這些「信息走私客」沒有傳統媒體的種種包袱,可以專挑吸引眼球和點擊的國外趣聞來譯介,什麼火就「走私」什麼,再用大陸網民熟悉的語言重新包裝;加上大陸長期存在的新聞審查制度,讓相對年輕的移動互聯網讀者對傳統媒體信任度降低,對非傳統資訊供應胃口大增,一個龐大的「搬運號」產業,就這樣在一個畸形的縫隙中蓬勃了起來。

于小姐總結道:「新聞管制壓住了傳統媒體,防火牆擋住了外媒,我就有工作了。」

數據來源:微信推廣平台「微小寶」。
數據來源:微信推廣平台「微小寶」。

英國報姐與北美留學生日報

「搬運號」中,比較典型的可數「英國報姐」。這個「自媒體」生於2013年底,專門做海外趣聞的譯介,內容有趣,語言輕快,連環球網、人民網等官方平台也大量轉載。截至2017年初,「英國報姐」在微博上坐擁1335萬粉絲,微信上也有58萬關注者。單篇內容常常達到上千萬閲讀量。

按「報姐」(化名)本人的說法,她所做的不是簡單的翻譯,而是對於海外資訊的「趣聞文摘」。「報姐」曾經在英國讀書,後來在香港攻讀博士期間創建了「英國報姐」賬號,起初希望能夠分享高校內的新聞和一些留學生攻略,但沒想到賬號越做越大,慢慢成為中文互聯網最有影響力的新媒體之一。現在她辭去了在大陸一家大學的教職,專門打理「英國報姐」賬號。

「我們每天會發布七到八篇不等的文章,選題都是選擇外網首頁比較好玩的帖子。我們和我們競爭者每天能搬運的資訊源其實差不多,因為大家都是從相似的網站中獲取靈感,只能努力在編輯採編上更有趣一點,腦洞更大一點。」

與「英國報姐」相比,另一個「搬運號」——「北美留學生日報」更敢於涉足「硬新聞」。

「北美留學生日報」主要立足微信公號,每天會推送五到六篇文章,除留學生相關資訊外,還有大量美國主流新聞的內容。其頭條文章平均閲讀量一度達到六萬左右,最高閲讀量可達十萬以上。由於緊跟熱點,內容淺顯,這個號迅速成為了許多來自大陸的留學生了解美國政治新聞的主要來源。

「北美留學生日報」的主編林國宇本科在美國俄亥俄州的邁阿密大學讀會計學,2012年畢業之後加入加州的羅兵咸永道會計師事務所,2014年大陸全民創業大潮席捲社媒平台,林國宇辭掉了「實在太無聊」的審計工作,全力投入創建「北美留學生日報」的賬號。

無論是平台的構想,還是採編的方式,北美留學生日報都更接近傳統媒體。林國宇稱:「我們會用『Google Alert』、『微博熱門』、『百度指數』等工具每天抓捕網絡上的熱點,掃一遍『大媒』(路透社、紐約時報、CNN 等),然後儘量在寫文章過程中把爭議的雙方都表現出來。」

「英國報姐」生於2013年底,專門做海外趣聞的譯介,內容有趣,語言輕快,連環球網、人民網等官方平台也大量轉載。
「英國報姐」生於2013年底,專門做海外趣聞的譯介,內容有趣,語言輕快,連環球網、人民網等官方平台也大量轉載。

「編輯的角色不是核實,而是提高爆點和可讀性」

然而,作為千萬人攝取海外資訊的主要窗口,「搬運號」的資訊質量引發了大量爭議。

一位中國籍美國新聞工作者稱:「在美國大選期間,英文世界內的許多低質量內容、甚至包括假新聞網站上的內容,都被營銷號不加篩選地包裝成新聞大量進口。像『Spirit Cooking』(『邪教門』)、『希拉里暗殺官員』等消息,在美國只被當做花邊新聞傳播,大媒體大多並沒有報導;而中文世界裏許多營銷號都添油加醋把它當做當天新聞頭條,給很多人留下了『希拉里那邊稀奇古怪的負面新聞很多,不可能全是假的吧』的印象。」

北美留學生日報也出過錯。2016年8月31日,該號刊登了一篇題為《面對愈演愈烈的政治正確,芝加哥大學校長站出來,反對言論控制》的文章,翻譯芝加哥大學校長 Robert Zimmer 的文章 「Free Speech is the Basis of a True Education」(言論自由是真正教育的基礎)。

然而,很快就有網民指出,這篇文章在翻譯過程中被添油加醋,原本克制的行文被改得更具煽動性,「探討言論自由對教育的正面影響」被翻譯成「反對政治正確」。勘誤者認為,這樣做可能是為了迎合一些留學生反對政治正確的情緒,博取更高的閲讀量。

曾經在北美留學生日報擔任編輯的天天(化名)稱,由於從業門檻低,許多沒有新聞經驗的人擔任了為大量中國人提供新聞的工作。「基本上這個工作誰都可以做,會英文就行,也確實什麼樣的人都在做。」

當缺乏專業訓練和經驗的寫手和編輯,遇上了迅疾巨量的新聞資訊流,就常常為了搶時機和博眼球而犧牲質量。「因為翻譯錯誤被要求重翻的可能性很小;編輯擔任的角色不是檢查事實,而是提高文章的『爆點』和可讀性。如果原文是某校學生受到『性侵』,編輯就會把題目改成『強姦』。」天天說。

除了對內容編輯的不嚴謹,「搬運號」對於搬運來源也常常掉以輕心。

傳統媒體一般會以可信度(credibility)和原創性(authenticity)等原則來選擇和查核信息源,而「搬運號」們更傾向於根據趣味和可讀性來選擇。這導致「參考鏈接」列表中常常出現豆瓣、文學城、知乎、Reddit等網絡論壇,或《每日郵報》(Daily Mail)等不嚴肅的「小報」(tabloid)。

2016年2月,《每日郵報》因為存在嚴重的資訊失實、誤導等問題,被維基百科列為不可信賴的消息源,然而這不妨礙坐擁千萬粉絲的「英國那些事兒」以《郵報》作為大量文章的信息來源。

2017年3月13日,「英國那些事兒」發布一篇關於蘇格蘭獨立公投的長微博,用戲說的口氣把政治鬥爭稱為「英劇」,並代入英國首相 Theresa May 的口氣揶揄蘇格蘭「熊孩子裝完逼就想跑」。然而在長微博下面只有三個草率的鏈接作為「參考資料」,其中兩個來自英國著名小報《鏡報》,另一個來自《每日郵報》。

對於「搬運號」提供資訊的可靠度問題,「北美留學生日報」的林國宇對端傳媒記者解釋說:「我們能做到的只是在防火牆上搭一個梯子,讓大家知道美國現在在討論什麼。我們會做到展現出每一個爭議的雙面性;但是我們時間能力都有限,不一定有能力辨別哪一面是正確的;只能說把兩面都展示給讀者,讓大陸民眾自己做出判斷。如果有人被誤導,我們只能說十分抱歉,但是人總是會看到自己想看的。」

而「英國報姐」對端傳媒記者表示,「在編輯過程中我們會努力在實事求是的基礎上主動去迎合主流的觀點、放大一些情感。但是我們不會扭曲事實,也不會去刻意站某一個觀點;群眾的眼睛還是雪亮的。」同時,她選擇對比較專業的題材敬而遠之:「不能通過現查資料來教育讀者,這個很不負責任。」

「北美留學生日報」主要立足微信公號,每天會推送五到六篇文章,除留學生相關資訊外,還有大量美國主流新聞的內容。
「北美留學生日報」主要立足微信公號,每天會推送五到六篇文章,除留學生相關資訊外,還有大量美國主流新聞的內容。

投資者的思路:更多的資訊本身總歸不是一件壞事

內容操作遠遠及不上嚴格新聞規範的「搬運號」,卻非常受投資者青睞。

2016年2月25日,「北美留學生日報」宣布,已於2015年12月份獲得 Pre-A 輪1000萬元投資,由留學服務公司「小站教育」領投,兼做時尚博主和海外導購的「北美省錢快報」等上輪參與投資的公司跟投。

一個「海外資訊的搬運工」,為什麼能值這麼多錢?因為流量。

這些「搬運號」能夠迅速量產吸引點擊率的內容,坐擁大量粉絲,而且這些粉絲會為了源源不斷的有趣內容存留在平台上,形成巨大的流量,而流量正是廣告主願花重金購買的。如此,通過這些「搬運號」,就能搭建「內容—讀者—廣告」的利益鏈。

林國宇稱:「內容當然耗費大量精力,但並不是目的;我們靠團隊化的生產機制生產出內容是為了把留學生這個指數型增長的群體留在我們平台上,這樣我們的商務團隊可以對接留學行業內的其他企業,甚至可以幫助本土公司出海。」

賓夕法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傳播學博士方可成認為,這種商業化模式下的內容生產,對資訊市場將產生大量負面影響。「資本推動的『內容創業』熱潮在很大程度上以流量為導向,流量意味着估值,而資訊的質量、價值、準確性則不是資本考慮的主要因素。而此前,推動譯介工作的多是媒體機構,它們對資訊的準確性和質量看得很重。」

方可成表示:「我最期待的是,新媒體領域的投資人能夠在做投資決策時既考慮經濟收益,也考慮社會責任。以流量為導向、無視資訊質量的風氣,就如同以 GDP 為導向、無視環境污染一樣,造成了嚴重的資訊污染,給『內容創業』的大潮抹上了一層灰暗的色彩。」

但在投資人的眼中,資訊質量未嘗不可以用金錢來衡量,就算「搬運號」帶來的資訊中有「次品」,只要整體有增值空間,就已是好事。

「資訊質量是一個非常主觀的概念;學界所認為符合新聞標準的資訊如果沒有傳播性,只能『酒香可惜巷子深』,也是沒有價值的,」一位內容產業風險投資者對端傳媒記者說,「資訊的價值在於有它和沒有它之前的差異;『搬運號』迅速把大量海外資訊以可以趣味、門檻低、可以病毒化傳播的方式搬運進大陸,開闊了很多人的眼界,激發了一些有價值的討論,我認為總體是好事。」

另一位投資者認為,「搬運號」歸根結底是特定階段市場的選擇,中國讀者要先吃飽,再來談吃好:「要相信市場機制,自由競爭自己會讓這件事改變。中國大多數人以前資訊攝取量不足,互聯網時代好歹先能看到一些東西了,然後其中一部分人的需求在升級,隨之會有供給端升級。我知道有投資人也在尋找內容消費升級的投資機會。中國讀者整體素質提升到美國日本的程度需要的不是幾年,而是一兩代人,急也沒用。」

編輯推薦

讀者評論 36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然后今天,吐槽君系列因为传播虚假消息造成恶劣社会影响被全网封禁。。

  2. 避免誤導是最基本的要求

  3. 大陆翻墙的不少。国外的新闻到国内很多都“失真”啦。

  4. 咋评论的都是大陆网友?一堆堆简体字。。本宝宝要看港台网友评论啊啊啊啊,看来得去看苹果了

  5. 能看端的,都不会看这些搬运号。北美留学快报这种有造谣嫌疑的已取关很久。

  6. 其實要了解外國消息,最好是讀原文,任何翻譯文章都難免失實

  7. “我知道有投资人也在寻找内容消费升级的投资机会。中国读者整体素质提升到美国日本的程度需要的不是几年,而是一两代人,急也没用”我看到这句话就觉得好笑,我好歹非死不可,优图碧,推特,都有账号,有事没事就看看,抱歉,我并没有看见多少高素质的,喷子,抖机灵,谩骂随处可见,尤其尤其,是浸润在兹油,敏猪下的台湾,香港网友,那对大陆人的恶毒的谩骂,我都觉得辣眼睛,so,are you fucking kidding me?

  8. “感谢端传媒的点名🐼,日报君已经收到并仔细阅读过啦,同时也感谢大家的关注和询问!其实日报自成立以来,一直秉承着为读者提供优质内容的宗旨。我们还在继续成长,也在不断摸索、回顾、修正和优化。在此期间,日报愿以开放的心态接受所有的意见、批评和质疑,谢谢你们给予的所有的爱,笔芯。”——via 北美留学生日报3月22日17:00的转发阑夕的关于3月21日15:51所发的相关微博之转发评论。

  9. 个人以为一方面是读者群显得浮躁,并没有多少人喜欢有深度的内容;另一方面媒体也推波助澜,尤其UC小编带起一股“震惊”系列标题党风格。这两个方面互相影响,然而遗憾的是结果是读者不根本用心看,编者为了博取眼球什么都能看。你能想象“司马光砸缸”变成“震惊!幼童使用巨硬物体拯救无法自拔的伙伴!”吗?这就是我们的时代。

  10. “大陆社交媒体平台上,新媒体来势汹汹”这个插图中,横轴是各个微信号,“图文转化率”之间并没有变化趋势,不宜使用折线图。

  11. 相信市場機制XDDDD
    自傳播成為一門學科,近百年的傳播史已經表明閱聽人大幅往速食方向走,源頭自己不提升是在講什麼屁話?

  12. 困在牆內的人看外面風景,站在外面的人看牆內風景。。。

  13. 有影响力的自然会被列为监管对象 不然早就被扼杀在萌芽 即使站在抄袭之上 搬运信息也是一个有风险的行业 除非你能达到类似参考消息的作用

  14. 靠墙发财者必然和党国合流,真恶,可死于万仞之夏

  15. 生活在墙内,我从来不信这种东西。。。

  16. 讽刺的是,一些反对信息搬运的人还活在墙内。而某国那些事儿的博主已经翻阅长城,在大陆和英国都拥有价值过百万的公司。

  17. 而且在新浪维稳之下还能存活的大v,当然是制造某党喜欢的舆论了。

  18. 微博上所有粉丝多的号都签了公司,它们的微博,评论,点赞背后都是金钱交易啦。至于可信度,你也看到了这些流氓的逻辑了:“被误导我们也没办法,反正我不误导你也是这么想的”。大陆互联网的环境真的非常糟糕。

  19. “但是我們時間能力都有限,不一定有能力辨別哪一面是正確的”,典型流氓做派。

  20. 向來不支持這種信息搬運。如果有對牆外信息的需求,應該自己親自翻牆去瀏覽。可以給鏈接,也可以教翻牆方法,但絕不能嬌慣伸手黨。如果自己沒有獲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就只能成爲信息的奴隸,而不是合格的信息消費者。在取得信息的成本極爲低下的當代,懶惰不能成爲無知的藉口。

  21. 北美留学生日报真的越来越低质,以前我还觉得有一些硬资讯,后来越来越多小报体各种不准确

  22. 剛剛訂了北美留學生日報
    大低質了
    還煽風點火

  23. 墙本身并不完全在于阻隔信息,也在于对某些话题形成不言自明的舆论导向。按照内地官媒的说法,叫做“站稳立场,选对角度”。
    搬运号本身的趋利性导致它同时在意话题的“安全性”和“煽动性”,前者让它可以长久生存,后者可以让它获取流量变现。而在大陆,没有什么比顺着官宣的步伐更加安全和煽动的了。美选期间,大大小小的相关公号都会直接间接收到通知,关于相关报道的引导方向,违背者轻则删文重则删号。面对这样并不明晰,又事关政治的要求,搬运号的选择不言自明。
    文中林国宇将自己的可靠性归咎于能力不行,并非如此。他自称是防火墙上的梯子,其实不过是墙上的一面滤光镜而已。被过滤的阳光温暖地照进鲁镇祝福的空气之中。

  24. 这种自媒体要是不偏不倚,不跟风主流,恐怕难以坐大吧,这就是现实啊

  25. 除了有墙以外,还有一个致命伤就是不懂英语。现在中国人年轻一代的英语程度在东亚都算差的,跟东南亚,欧洲,非洲等国更不能比。和中国英文程度类似的南美洲诸国则是不但无网络审查,而且各国国民之间往来无语言障碍也无需护照,仅凭身份证即可入境。
    不懂英文也无相同文化背景的后果就是大量中国网民翻墙后习惯性去fb给蔡英文洗版或者在youtube上跟港台人互骂,要不然就拉帮结伙打网游。这样的人要是读新闻则更不可能选择国外的了,因为只要“台湾”和“中国”两词分开出现在一个文章里,就慷慨激昂到想砸键盘。
    所以这样的自媒体存在还是很有必要性的。又想到王尼玛的那句名言:“墙的存在,不是防止我们,而是保护脆弱的你们啊!”

  26. 翻譯這個東西很少不帶私貨的,英文本身和翻譯出來的國語相信會有區別的。至於加什麼私貨,嘻嘻。
    至於北美吐槽之類的,我之前說這是小站教育的產業還有人不信,這總要相信了吧?

  27. 看到标题就想到了“译读”“译者说”这两个公众号,没想到讲的却是北美留学生日报这种……

  28. 看看人民日報多次轉載英國那些事兒和英國報姐,就知這些自媒體中立的限度了,感覺已成為微博共青團下屬的年輕娛樂版了。誠然,在國內創一番事業,「政治正確」會更順風順水。樂天就是一個反例。

  29. 有选择性地挑选信息,加以选择性的改动,要是在xx,早就高射炮处决了!

  30. 北美留学生日报整个美选期间,不断地造谣歪曲夸张信息。除了文中所述,记得还有一次把纽约时报白纸黑字的文章翻反一个意思堂而皇之地登出来。

  31. 看到方可成跟北美吐槽君出现在一篇文章里觉得挺讽刺的……后者对前者泼的污水让人印象深刻

  32. 生財有道 並不反對以這種方式盈利 但是這種現象也說明了中國人的問題所在 我們需要的是更多的梯子 而不是更多的經過處理後的果汁 更何況這些果汁有很多都是用爛橘子榨出來的

  33. 有時也真覺得好笑 還探討什麼譯介的“信息質量” 要沒有墻 這些問題的討論根本也就不會存在

  34. 大部分搬运号的主要问题不仅在于采用各种可信度较低的来源进行翻译,而且运营写手通过有意无意扭曲引用报道用词和事实去迎合内地网民大多数的口味,从而吸引更多转发吸收更多流量去做广告. 我并不认同文章中搬运号为自己采用不可信资料的辩解,他们并非对于引用资料掉以轻心,而是有意去寻找一些大部分人喜欢看的题材的可行性新闻去吸引流量. 现在微博自媒体,一个更加恶劣的行为是片面的有选择的采用一篇报道或报告的数据去支持自己的论点,让读者更难以察觉文章的真实性问题. 仅为吸引流量而通过造谣煽动网民的行为对市场的发展并无好处.

  35. 客观搬运号少,多为为博眼球在翻译时添油加醋甚至造谣,以至于墙内形成了“不会翻墙的靠会翻墙的翻译获取(不确定真伪的)信息,再通过会翻墙的翻译证实(或证伪)信息”的中国内地特色社会主义循环。

  36. 曾经一度在微博上关注“英国那些事儿”对里面讲述的东西信以为真,直到有人踢爆这种营销号所发布的“新闻”所引用的信息源不可信,并且将自己的价值观渗透在其中,很容易让人看了以后觉得“外国也不过如此,外国也是这么乱这么多社会不公”
    想要了解真正客观的新闻,营销号是行不通的,唯一的办法还是爬墙………